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015-06-03 07:02闫石
新课程·中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高中生物

闫石

摘 要: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也成了广大生物教师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和措施,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生物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素质;设疑激趣;动手参与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感悟和经历,试从设疑激趣、鼓励动手参与这两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进行阐述。

一、设疑激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促使创造性得到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兴趣和热情,即若想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提出疑问,以此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诱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比如,在学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对学生说:“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有着神奇的功能,比如有一种名为见血封喉的植物,若有动物不小心吸取了它的汁液,在五分鐘之内就会毙命;还有众所周知的眼镜蛇,人们被它咬到的话,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也会迅速丧命。那么,为什么这种叫做见血封喉的植物和眼镜蛇的毒液作用这么大,它的机理是什么?”如此令人新奇不解和引人入胜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以饱满的热情和情绪投入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索中,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学生连实质性的生物知识都掌握不了,更别提创新素质的培养了。所以,我们就得始终奉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此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

比如,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在教会学生基本的科学试验方法之后,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并进行独立操作。这样,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如,头、脑、手等协同作用,创造性思维会得到极大增强,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充足保障。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开展创造性教学,以此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苏峰.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高中生物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