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为谁怒放和凋零(上)

2015-06-03 18:25陈静
新课程·中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悲剧命运女性形象分类

陈静

摘 要:人们常把女性比作鲜花,比作流水。古往今来,我国许多的文学作品对女性的形象和品质都有着高度的评价,但这些美丽的女子往往以悲剧结束她们的一生。品评她们的人生轨迹,大体说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七种类型。

关键词:女性形象;悲剧命运;分类

人们常把女性比作鲜花,比作流水,花儿会因有心人的呵护而明艳怒放,也会因欺凌而枯萎凋谢;流水会因雨露的滋润奔向大海的怀抱,也会因流经沙漠而中道干涸。

古往今来,我国许多的文学作品对于女性的形象和品质有着高度的评价,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也有才华横溢的蔡文姬、苏小妹、李清照,还有志向高远的花木兰、穆桂英,更有忠于爱情、誓死不屈的刘兰芝、杜十娘……但这些冰清玉洁、钟灵毓秀的美丽女子往往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或者成为男子玩弄的对象,更有不幸者成为大丈夫英雄好汉们的刀下祭品。

她们的悲剧命运与她们所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女性苦难深重,约束她们的是所谓的“三从四德”“七出之条”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都是封建礼教的产物,可以说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是导致她们悲剧性命运的罪魁祸首。

大体说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以下七类:

第一种类型是所谓的贞妇烈女。如,《红楼梦》中自刎明志的尤三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携宝沉江的杜十娘。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只“可怜一片无瑕玉,误入风尘花柳中”。套用现代词汇,杜十娘绝对称得上“风云人物”。她为了摆脱被人侮辱玩弄的生活,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见李布政公子李甲“忠厚老诚”,决计以身相许。在得知自己被出卖后,悲愤之余也从爱情的旋涡中觉醒,看清了李甲“见利忘义,惑于浮议”的本性。抱着自己数年来所积累的万金珠宝一并投江自尽。尤三姐、杜十娘她们以死来谴责背叛爱情者,以死来捍卫人的尊严。虽然值得同情,但也只能敬而远之,不可效仿。

第二种类型当属善良勤劳但又遭受压抑迫害的女子。她们安分守己,与人为善,但最终遭到来自丈夫、公婆乃至封建迷信的欺压迫害而致死。

从《诗经·卫风·氓》一文的女主人公讲起。这个女子有点像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她年轻貌美时为情所迷,下嫁于氓。她在日夜操劳中容颜凋谢,这时,她得到的却是“氓”的负心、虐待以至休弃。当她静下心来,独自伤心反省之时,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告诫后人不可过分地为情所迷。

再说《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这是一个美丽、贤惠、多情的女子,更难得的是她和丈夫焦仲卿还“二情同依依”。这样的夫妻本应幸福地生活,可是婆婆却故意刁难,逼迫儿子休妻。在双方家长的逼迫下,这对有情人最终只能以死殉情,但也难以掩盖刘兰芝以死做无声反抗的悲剧性。

即使是贵为洞庭龙王的爱女,《柳毅传》中的小龙女也品尝到父母包办婚姻的苦果。她比刘兰芝更不幸,刘兰芝好歹还有个丈夫能诉诉苦,得到一点体贴关心。小龙女丈夫是个花心大萝卜,喜新厌旧,公婆责罚小龙女荒郊牧羊。多亏遇上柳毅这位吉人,光明磊落的护花使者仗义传书,最终在叔父钱塘君的救援下,脱离苦海。

还有两个被称为“扫帚星”“白虎星”的女子,一个是唱着“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这般顺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的窦娥。这一曲唱词不仅是对神权的大胆谴责,更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否定。纵观全剧,作者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展现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另一个是念叨着“我真傻,真的……”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在两个丈夫都死了、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情况下来到鲁镇,讨生活,求生存。然而,祥林嫂还是没有摆脱死亡的命运。当然,她死亡的主要原因缘于封建礼教的迫害,另外与封建迷信思想的狠命一击也分不开。

第三种类型是女英雄形象,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樊梨花、冯婉贞等,她们都是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成为文学作品讴歌的巾帼英雄的。《木兰诗》的结尾只是讲木兰恢复女妆后“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只有在动画片中,善良的人们给木兰安排了与军营伙伴接为连理的美好结局。《水浒》中的一些女英雄,如扈三娘的形象,她们在书中与其说是受到赞美,还不如说成了作者有意制造的噱头,平添了几分笑料。

参考文献:

贺义廉.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情感教育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2(12).

编辑 李 姣endprint

猜你喜欢
悲剧命运女性形象分类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