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5-06-09 12:33程宏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胃炎例数显著性

程宏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渠河卫生院 湖北襄阳 441121)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程宏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渠河卫生院 湖北襄阳 441121)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表现适当加减,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全部患者用药期间忌腌卤食品,忌生冷食物及酒类;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加重或复发。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中药;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其发病率位居各类胃病的首位。西药多采用PPI联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治疗,但多因治疗周期长,病程反复而引起患者诸多痛苦[1]。近几年,采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5.1±8.7)岁;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多痛有定处,拒按,且伴痞闷或胀满、食少、恶心、呕吐等症状,HP诊断无为阳性。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为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诊断。根据中西医结合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病例标准[2]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不能按时用药,完成本组治疗的患者。

1.4 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表现适当加减,方剂包含煅瓦楞子30g,党参、白术各15g,赤芍、白芍各12g,黄芩、茯苓、佛手各10g,麦芽、谷芽、甘草各9g,桔壳6g。其中舌苔薄白,面色苍白,脉弦细者,加用15g柴胡、12g香附、9g乌药;胸腹痞满,伴克服气不畅者加用15g川芎、9g苏梗、6g川楝子。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28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好转或消失患者,可继续服用,巩固疗效。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给予多潘立酮+胃复胶囊+西米替西治疗。多潘立酮10mg,3次/d,餐前30min服用,胃复胶囊0.75g,3次/d;西咪替丁0.2g,3次/d。

全部患者用药期间忌腌卤食品,忌冰冷食物及酒类;饮食定时、定量,可少食多餐,不宜暴饮暴;平时注意休息,多饮水;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加重或复发。

用药三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患者胃镜检查可见病变胃黏膜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显效:病变胃黏膜基本恢复,病症明显改善;有效:病变胃黏膜范围缩小,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以上改善皆无。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情况表

3.讨论

慢性胃炎指属临床较为常见且多发的胃肠道疾病,主要病理学特征为炎症、萎缩及肠化生。慢性胃炎一般病程长,多提示有幽门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过程为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炎症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胃炎呈发病率上升趋势,加之患者多不重视,常拖延为慢性疾病,其病程一般较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近几年,中医与现代药理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临床多表现为饮食不节、胃络失养、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症状,为标实本虚之症,其病理改变为"浊"与"虚"。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为肝胆气郁化热、横逆犯胃,至伤脾运所引起,为久病多虚。在治疗上,治标当和胃清热,而治本则以健脾助运为其基本原则[4]。

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自制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方剂中,白术与党参可健脾益气,培中焦之虚,党参还可补中益气;麦芽、谷芽助中焦之运,乌药味辛,性温,可和胃理气,茯苓健脾理气化浊,甘草甘平,归脾胃经,白芍味酸微寒,可调节免疫功能,镇痛解痉,佛手味辛、苦,性温,可疏肝理气,和中化痰;另外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适当加减,同时用药过程中,叮嘱患者进行饮食调节与自我保养,避免情志失调,多重方法合用,以健脾助运,提高疗效。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单纯应用西药的患者有明显提高。由此可见,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1]蒋文化.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63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4):66.

[2]赵景富.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08):1151-1152.

[3]王佃军.自拟方胃炎汤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19):3079-3080.

[4]王永茂.胃胆宁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09):1331-1332.

R573.3

B

1009-6019(2015)11-0020-02

猜你喜欢
胃炎例数显著性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更正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