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2015-06-09 12:33蔡荣敏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尿常规尿液合格

蔡荣敏

(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贵州六盘水 553000)

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蔡荣敏

(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贵州六盘水 553000)

目的:分析影响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探讨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集的6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有采集时间不合理、样本污染及采集量不正确等。6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率为1.3%。结论:尿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分析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有效的放映患者机体疾病情况,医护工作者们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操作,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合格率和有效率,是尿常规检验可以发挥更大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验;心源性脑梗死;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中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中,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其过程是取病人的尿液标本(一般取中段尿),在实验室进行一般性质检验、化学性质检验及显微镜检验后,得出检验结果,分析需要检验的项目[1]。检验的内容包括尿液的透明度、颜色、酸碱度、比重、镜检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以及尿糖的定性测定[2]。尿常规检验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及迅速高效,它不但可以准确测定患者的泌尿系统疾病,还可以测定出患者机体其他系统出现的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现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检测的600例尿常规检验的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测的项目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现描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测的600例尿常规检验样本为研究对象。包括女性尿液样本260例,男性尿液样本340例;年龄在21岁至76岁之间,平均48.2±3.4岁。600例尿液样本中,285例来自门诊患者,315例来自住院患者。

1.2 具体过程与操作方法

我院目前采用的是尿十项分析仪检验的方法对所有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尿常规检验,包括尿糖和尿蛋白含量的测定、尿液pH的检测等。特别注意要在进行尿常规检验分析之前,先对所有采集的尿液样本检测是否符合检测标准,一般包括以下3点:(1)测定样本是否有污染。在进行尿液标本采集时,常常会混入一些杂物,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2)采集时间不合理。在患者剧烈运动或大量饮水后采集的尿液标本也会对尿常规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此外,采集前患者不可以服用影响尿常规检测的药物;(3)样本采集量不正确。一般情况下,采集的尿液量最少要有12毫升。尿常规检验中还需要注意:尿液样本采集后,常温下的送检时间要在2小时内完成,冷冻保存的条件下也不可使样本储存超过6小时。

1.3 判定指标

对600例尿常规检验样本中的合格样本进行尿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判定尿液标本是否合格的标准为:样品是否污染;采集时间是否合理;采集量是否足够;送检是否及时。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 600例尿常规检验样本的合格率

6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样本中,合格的尿液样本592例,合格率为98.7%;不合格的尿液样本8例,不合格率为1.3%。

尿常规检验样本的合格情况比较

例数合格例数不合格例数合格率

600 592 8 98.7%

2.2 影响尿常规检验样本不合格的因素

对影响尿常规检验样本不合格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后,结果见表1:

表1 导致尿常规检验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

3.讨论

尿常规的检验项目繁多,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尿常规检验尿液成分是判断人体泌尿系统生理功能的主要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反映出肾脏疾病,还可以检测出机体内与代谢相关的疾病,对医生判断患者机体是否有疾病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过由于样本尿液在采集、贮存及送检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尿液样本性质的因素,用不合格的尿液样本进行尿常规检验就会造成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出现判定失误[3]。

影响尿常规检验的重要因素是样本的污染,本研究中样本污染比率占不合格样品比率最多。因此在采集样本时,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维持尿道的清洁,一般清晨进行尿液采集,采集时需采用一次性无污染的尿杯保存。本次研究中采集时间错误造成的尿液样品不合格的有1例,尤其要注意不能在患者服用会影响尿液性质的药物期间采集尿液样本,比如服用青霉素药物的患者尿液中尿蛋白的含量会与正常是不同,导致尿常规检验会出现假阴性现象;又比如服用季铵盐类药物会导致患者尿液呈碱性,出现假阳性[4]。尿液采集量不足2例,均发生在门诊患者中,具体说来,尿液采集量过少会使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而若采集的尿液量过多又会由于尿液中的维生素含量过高形成了亚硝酸盐,导致假阴性现象[5]。

为此,我们要提高尿常规检验样本的合格率,是尿常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首先要加强与进行尿常规检验患者的沟通,详细告知他们尿液采集的时间及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清洁尿道口,防止尿液样本中混入不必要的分泌杂物。此外,还要求尿常规检验操作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作为具体操作尿常规检验的专业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对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操作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重点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他们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使他们可以在尿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保证采集的尿液标本合格,及时送检。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验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且对患者病情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分析的重要工具,它能准确、迅速的检测出患者机体内各系统的疾病情况。为此,我们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精确的操作,确保所采集的尿常规检验样本的合格率及有效率,使尿常规检验可以发挥更大的临床意义。

[1]阿依恒.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因素[J].大家健康,2012,12 (1):91-92.

[2]张湘琦,兰爱纯,唐和,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31(16):1757.

[3]李汴霞.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50-152.

[4]于波.尿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8(02):15-18.

[5]孙玉杰.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及注意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7(09):24-26.

R318.16

B

1009-6019(2015)11-0053-02

猜你喜欢
尿常规尿液合格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跟踪导练(三)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做合格党员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