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财政学》课程中应用思考

2015-06-17 09:15董亮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财政学多媒体教学财政

董亮

摘要:

财政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知识点较多,同时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导致整个《财政学》课程体系比较庞杂,知识点多且散,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感到非常不便,而且教学效果较差。然而,通过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改善。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财政学;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4001

1引言

《财政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以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内容为基础,知识体系涉及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分为财政篇和税收篇。财政部分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债原理与制度、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等。税收部分包括税收原理、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与行为税、国际税收等。课程要注重反映财政与税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读最新税收法律规章制度,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财政与税收知识体系,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技能。

然而,由于财政学涉及的领域较广,知识点较多,同时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为了能够顺利展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等课程为知识准备,尤其与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的知识有许多相关和交叉的部分。以陈共的《财政学(第七版)》为例,其内容就包含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社会福利以及定价原理等等,同时还包含了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金融学中的国际金融和金融政策以及我国的财政发展史等内容。这些原因导致整个《财政学》课程体系比较庞杂,知识点多且散,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感到非常不便,而且教学效果较差。但是,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善。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方法,已广泛应用到高校的教学中,从而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讲”的传统教法,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通过长期的《财政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多媒体应用方面的心得,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进行研究探讨,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2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

2.1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

多媒体素材主要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影像和动画,这些素材的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声形并茂的表现出来,非常直观形象,明显提高信息传授的效率和品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容易理解。例如,在讲授“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时,笔者在介绍完基本的知识点之后,播放了一段我国某省年度财政总结的新闻,新闻中详细介绍了该省分某年度的各项财政支出,给学生留下了较深刻的影响。再如,在介绍“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时,如果仅仅是对理论进行介绍,学生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教学效果一般,但是通过选择一些案例,再配上一些相关图片,就能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相关原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突出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加工和处理,在过媒体文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在介绍“财政投资性支出”时,教材上用大量的篇幅介绍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以及现状,如果详细介绍以上内容,教学过程会非常枯燥,教学效果较差。此时,对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用红字进行标注,再重点讲解,然后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印象,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扩展知识面,加大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由于多媒体教学往往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因此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介绍“中国分税制改革”时,课本上内容主要是中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对当时政策文件的解读,如果仅仅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过程非常枯燥,教学效果较差,但是,笔者在简要介绍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播放一段反映当时历史的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现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基础理论的展示方面差强人意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以上诸多优点,在案例教学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在基础理论的演示方面,多媒体教学显得差强人意。原因是对基础理论的理解需要大量的思考以及思辨过程,多媒体教学由于包含的大量的信息,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多媒体本身,往往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例如,在介绍“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里面涉及大量的数学推演和逻辑思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此时,较好的选择是板书教学,通过在黑板上进行一步步地推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2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學生不愿做笔记

一般而言,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是传统教学的5倍,虽然较大的信息含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其负面作用是使教学节奏加快,导致某些情况下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做笔记的速度跟不上,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做了,就等着下课来拷贝教师的课件。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虽然接收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印象都不深刻,教学效果一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掌控教学节奏,将重点和难点突出,上课时可适当停顿一会,让学生有时间做简要的笔记,从而加深印象。

3.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其他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多优点,因此是年轻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往往也导致教师忽视其他的教学手段。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板书教学和课堂讨论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板书教学在基础理论的推演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而课堂讨论有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国债和国债市场”内容时,笔者就以“欧债危机”为例,让学生们首先在课下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加深了他们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并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4结语

笔者通过切身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心得。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把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与传统教学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秦福利.谈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5,(10).

[3]杨州.多媒体在生态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

[4]马立勇.常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五个环节[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32(5).

猜你喜欢
财政学多媒体教学财政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3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近代财政学教育和学术交流与财政理论体系的构建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培养财政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