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2015-06-17 13:23任晓琳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控制策略领导

任晓琳

摘要:

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事业单位资产安全的关键。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尚待解决,这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为此,主要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及应采取的策略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1301

1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资产控制不到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上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一些事业单位攀比现象严重,在投入的一些工程项目上,只追求规模的庞大。在购置设备时,盲目选购,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此外,事业单位在资产的管理控制上非常混乱,一些事业单位清理资产时,存在估价不实的情况,对于一些报损回收的固定资产在回收时甚至将其丢失。不仅如此,一些事业单位还会随意处置或者变卖资产,对固定资产的盘查也仅仅是走个过程,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导致固定资产与实际账面不符。

1.2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尚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第一,一些事业单位缺少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没有工作标准,致使事业单位在管理财务工作时缺少管理依据;第二,一些事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差,达不到理想效果,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第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发挥离不开相关的配套措施,但一些事业单位的配套措施与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执行效果差,不利于会计控制工作的进行。

1.3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和内审制度都还非常的不完善,非常形式化。当前很多内审机制都并非独立的,其审计人员多是领导任命的,因此是一种从属关系,所以监督力度非常小,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加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审计与财务工作缺乏必要的联系,监督管理不到位。审计部分只对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但对于会计制度缺乏必要的审计,在出现问题时,碍于人情世故,只对事不对人,很难有效执法,降低了监督的力度,无法完成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管理的有效监督。

2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

2.1强化工作质量

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情况对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有直接影响。首先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可以优化财务资源的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资源的调配是财务工作的一部分,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提高财务工作的工作质量;其次会计内部控制的业务记录功能可以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源,可以对工作的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价,间接提高其工作质量。

2.2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财务资源配置的优化,可以避免因财务资源配置不当导致的工作不流畅现象,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减少会计审计工作的难度,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频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2.3完善监督机制

会计核算工作属于会计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如果事业单位利用得好,将会使会计内部人员形成牵制与约束,强化监督力度。此外,会计内部控制包括了对业务工作等方面的直接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减少违规操作等不良现象发生的频率。

3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3.1强化日常规范管理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保障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可以为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提供依据。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内部控制的日常管理工作,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岗位特点进行设置,制定不同岗位的制度要求,使工作人员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能范围,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或者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而促进会计岗位的合理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2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

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因此,加强领导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有助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效率的提高。首先,单位的领导要积极学习新思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明确会计内部控制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强化内部的管理工作;其次,单位领导对会计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掌握与了解,加深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为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做好准备工作;最后,单位负责人还应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把关,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与业务能力进行提升,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强化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3.3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健全的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健全的制度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工作高效率的基本保障。为此,应做到:第一,借鉴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明确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制定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第二,单位领导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鼓励单位的工作人员自觉遵守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三,对于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中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进行调整与修改。并且要随时注意市场动向,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及时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做出调整,不断的改进、完善。

(2)强化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的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强化监督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应将单位的审计部门独立出来,可通过招聘等方式选择审计人员,保证审计工作的严格有序进行。也可以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对定期检查或者抽查的方式进行审计,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廉洁、高效进行。

3.4建立信息沟通系统

建立信息沟通系统可以更好的促进单位内员工的工作质量,主要有:首先,通过单位内部的沟通、交流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还能方便单位领导掌握员工的工作状态及工作需求,对出现的状况及时做出调整;其次,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单位领导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好规划,进行补救;最后,在建立沟通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可以搜集到很多单位的信息,这有助于单位领导全面掌握信息,做好事业单位管理的全面规划。

参考文献

[1]卢宝燕.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简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J].经济视野,2014,(22).

[2]高东坤.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J].中国经贸,2014,(5).

[3]李淑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的探析[J].经济视野,2013,(21).

[4]叶延敏.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J].新财经(理论版),2012,(11).

[5]劉东娇.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6]栾雪松.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投资与合作,2014,(4).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控制策略领导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基于Z源逆变器的STATCOM/BESS控制策略研究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