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转了一圈

2015-06-19 14:59
山花 2015年10期
关键词:垦丁阿里山台北

顾 里

在台湾转了一圈

顾 里

初识台湾

早就有到台湾走一趟的念头,但又不愿随旅行团进行那种走马观花似的探访。终于,贵阳成为第三批开放台湾自由行的城市。立即着手申办赴台自由行的手续。到台湾的手续比较麻烦,除了到公安部门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外,还要找有资质的旅行社办理入台证。台湾方面每天只限大陆5000名自由行人员到台湾。因此到台湾自由行还得有一个排队的过程。

从贵阳到台湾每天都有一班直飞往返的航班。上午十点多,飞机准时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很顺利地就办妥了入关手续。除开繁体中文字,到台湾的第一印象根本就没有到了异域的感觉,就像到的是大陆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语言上也没有障碍,台湾通行的国语,其实就是我们叫的普通话。打听到了我们预定的酒店应该乘坐的机场大巴线路,很快就上了高速公路向台北市区驶去。在高架桥上,台北的市容市貌一览无余:普普通通的楼房,略显陈旧,高楼大厦很少,也没有突出的建筑特色。只有圆山饭店,台湾的地标之一,中式风格,通体的红色,背依翠绿的山岗,给人一种巍峨,大气磅礴之感。

大巴下了高速,开始在市区街道穿行。台北的街道并不比贵阳的宽阔,但很少堵车。大巴车在预定的停车点停下后,司机说:你们酒店的车在前面接你们。我感到很疑惑,我们是在网上预订的酒店,并没有告诉酒店我们哪天,哪个航班到台湾呀,再说车上都是到台湾自由行的旅客,预订的酒店都不一样,前面只有一辆车,怎么个接法?接我们的车比机场大巴要小一些。司机的年纪看来比我们还要大一些,我们都退休四年了,这个老司机怎么还在工作?对我们的疑惑,司机说,台湾要六十五岁才能退休,司机要到六十七岁才能退休。想想在大陆天天跳广场舞的大妈,有的还不到五十岁,就成天歌舞升平的了,真悠闲。司机问清了大家要去的酒店后,开始一个一个地把客人送到酒店。下车时,我问司机:需要再付费吗?司机说:不用,你们购买了大巴票,就应该把你们送到酒店。看来,台湾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是真正落到了实处。之后,在台湾的旅行时时都享受到了这样的服务。比如,你入住的酒店,一定会向你提供一张标明了酒店位置的地图以及公交,捷运(就是大陆所说的轨道交通)的换乘图。在机场,捷运站,你都可以要到免费提供的当地地图。我想,起码在服务理念上,大陆真应该好好向台湾学习。

士林官邸和士林夜市

在酒店住下后,查看地图,发现士林官邸离酒店并不太远。士林官邸原为台湾日据时代的园艺所。蒋介石来台后由陈诚选定为蒋介石的住所。士林官邸民国三十八年动工兴建,于三十九年初完工落成。蒋介石来台后,先居于草山行馆,士林官邸落成后的1950年5月,蒋介石正式迁居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病逝,在官邸度过了整整26年的时光。因此,这里是蒋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蒋曾在此接待各国政要。由于总统居住在此,士林官邸、园艺管理所及附近地区,很早就被“国防部”划入大直要塞的军事管制区内,并严禁各种新建或改建,就连改变地形、地貌的各项工程亦在管制之列。

官邸正馆,为二层楼水泥构造,局部采瓦顶,外墙为深绿色,楼下为大会客室,二楼卧室则为蒋先生夫妇起居空间,建筑虽属西式,但内部陈设呈现的气氛仍保有中国传统风格。

现在的士林官邸已是一个免费供市民休憩游乐的公园。蒋介石的别墅也可进入参观,遗憾的是当天恰好是别墅闭馆之日,在别墅栅栏外观望了一下,照了一张相,算是到此一游。别墅外的街心花园里有一棵很奇特的树,叫夫妻树。两株不同树种,不同颜色的树从根部开始长在了一起,枝干相互缠绕。准备照相留念。但树旁有法轮功的宣传展板,在我们一再交涉下,法轮功人士才不情愿地挪开了展板让我们照相。

台湾的夜市在大陆的网民中名声赫赫,似乎到台湾一游若不去逛逛夜市等于没有到过台湾一样。士林夜市离士林官邸不远。华灯初上,夜市里开始人群熙攘。台湾的小吃品种确实丰富,逛来逛去不知吃什么好。看见一个卖胡椒饼的摊点前有人等候胡椒饼出炉。凑热闹买了一只。寻到一个古庙的台阶坐下,50块一只(在这里说明一下,本文所说的货币单位均为新台币,一元人民币略等于五元台币)的胡椒饼足足有半斤重,烤得焦黄的薄薄的壳里面是一大坨调了胡椒、葱花等的肉馅。一只饼吃下去,肚子的空间已所剩无几。只好只逛不吃了。台湾的小吃我在上海、贵阳等地台湾人开的小吃店或台湾小吃展销会上也吃过,像大肠包小肠、蚵仔煎等。我最喜欢的还是台湾的牛肉面。在一个面摊前驻足,老板娘叽里咕噜地揽客,听不懂,但知道是日语,见我没有反应,老板娘又用韩语讲了起来。我说,我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我是大陆人,老板娘笑了起来:都是中国人。后来知道,以前到台湾的游客以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主。因此,台湾与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都会几句日语、韩语。现在满台湾都是大陆的游客。可能见我穿了一件有宝马车标识的夹克衫把我当成了日本人吧?确实,整个夜市里充耳所闻的都是大陆各地方言,东北话、四川话、河南话、上海话不一而足。好像大陆各地的人来台湾开方言交流会一样。在接下来的旅程中,遇见的游客基本也都是大陆客。在高雄汽车站。我们还遇见了一家老老小小七八口人的贵阳老乡。在夜市吃了一碗牛肉面。口味不敢恭维。不是台湾的牛肉面名不副实,实是夜市上的东西都是大众化的,难有正宗口味。像我们在花莲,出租车司机带我们去吃的牛肉面就非常地道。接下来的旅程,我们就再也没有去夜市上吃东西了。

步行台北

从夜市返酒店,我们决定步行。从地图上看,若步行,从中山路一直南行,跨过淡水河,经新生路,民族路、民权路,就可以到达我们酒店所在的林森路。从士林夜市到酒店坐公交或捷运也就五六站。但我们却走了三个多小时。主要是路径不熟。台北的夜晚实在冷清,街上少有行人,开门的店铺也不多,真是没有什么逛头。更主要的是,台北的街道基本没有标识,一走到岔路口,就不知道方向了,拿地图出来看,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所处的街道名称,也就很难决定该前行,还是拐弯。后来和台湾朋友管总谈起此事,他说台北的道路标识很完备,都是与红绿灯安放在一起。也就是说你要抬头才可能找到街道名称。我觉得台北的道路标识起码不方便行人辨识。在大陆城市,包括国外的一些城市,如吉隆坡,就是台湾的高雄也一样,道路标识都在岔路口的人行道上,且标有东南西北方向,让人一目了然。

好在台湾人非常热情,对我们的问路都非常耐心地详细指点。有的年轻人还掏出手机在网上搜索地图为我们选择最合适的行走线路。我们的这次步行虽然没有观光的乐趣,却对我们了解台湾大有裨益。一是台湾人都非常热心,对人彬彬有礼;二是对我们的步行,台湾人有误解,台北的交通非常方便,你们为什么不选择坐车呢?是你们土,还是认为台湾交通不发达?再就是,我们发现,每次问路都以年轻女孩为多,很少有年轻男孩。在之后的旅程中,无论在公交车、捷运,还是在商店以及街上的行人所见都是年轻女孩多,年轻男孩少。管总告诉我,台湾现在经济不太景气,台湾人在海外,尤其是到大陆去就业的非常多,男孩出去当然比女孩出去方便得多。管总这么一说我就释然了。当年我在上海台湾人开的公司打工时就知道,在上海虹桥一带就是台湾人集聚区,有好几条街台湾人开的公司、店铺、饭馆比比皆是。在昆山,据说就有几十万台湾人。

淡水老街及国父纪念馆的大陆老兵

与我相交十余年的台湾朋友游总,要在我们到台后的第二天晚上才能从吉隆坡赶来与我见面,因此建议我们先去淡水老街看一看。

淡水是流经台北的一条河,在台湾西北角入海注入台湾海峡。淡水河入海口的淡水镇在台湾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殖民者就是从淡水开始入侵台湾并控制和统治台湾岛的。16世纪,西方海权强国,开始逐鹿亚洲,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起它们的注意。西班牙人为了确保菲律宾的经营,并为了和荷、英、萄对抗,最先占领北台湾;西班牙人于1629年的秋天,筑圣多明哥城、建教堂,以作为殖民和宣教的基地,及赴中国、日本贸易及宣教的跳板。他们由淡水溯河入台北平原,降服诸部落,并扩张势力到新竹和宜兰一带。

我们买了一张台北的一日通卡,从台北坐捷运线到了淡水。一个台湾老兵很热情地将我们引领到了老街。尽管新式楼房林立,但位于淡水捷运站西侧的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老街一代,犹可见许多的古式砖造店铺。而坐落其间的数座老庙宇,更反映出本地的开发史:最古老的福佑宫相传始建于18世纪清雍正年间;文昌祠、龙山寺、兴建宫等于19世纪落成;祖师庙亦于20世纪初落成。今漫步在坡道间,造访淡水老街,台湾先民的生活点滴犹跃然眼前。

沿着淡水河漫步,河对岸是一座蜿蜒似卧佛的青山,山叫观音山。是淡水八景之一,也是淡水人崇敬的圣山。右边极目远眺,可见淡水河与海相交的苍茫。河边有木质栈道,小广场,还有很多的小店铺。可能是时间还早的原因,整个景区冷冷清清的,只有我和老何二人。在一处出租电动车的店铺前,看见有淡水旅游景点示意图上标有红毛城。决定前往一观。

红毛城建在紧扼淡水入海口的山岗上,通体由红砖建成,古称“圣多明哥城”、“安东尼堡”,该城最早是在1628年由当时占领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所兴建,后来又由荷兰人在1644年予以重建,1867年以后曾经被英国政府长期租用,被当成是英国领事馆的办公地点,一直到1980年,该城的产权才转到台湾当局的手中。红毛城不但是台湾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台湾当局所颁定的一级古迹。

参观红毛城对了解台湾的历史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线条,台湾原住民—西班牙人入侵—荷兰人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满清统治—满清在马关条约中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二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收复台湾—蒋介石退守台湾。在红毛城陈列的文物及文字介绍中,上述历史线索都留有印迹。其间,红毛城或为军营、或为要塞,或为官邸、或为领事馆,等等。我对历史的东西有一点兴趣,看得很仔细,还混迹于学生队伍中,听他们的老师向学生讲解历史。看来红毛城也是台湾的教育基地。时间已到午后,同行的老何却不见了踪影。原来他溜到附近的真理大学去参观校园去了。拍了若干的照片,也算是别有收获吧!

在淡水老街吃了很有特色的台湾鸡腿便当,又乘捷运参观了国父纪念馆。国父纪念馆大厅正面,高高的大理石台座上孙中山的塑像栩栩如生地凝视着远方。正在进行着卫兵换岗仪式。身着蓝色戎装、头戴金色头盔、脚穿马靴的士兵,缓缓地从大厅一侧走正步与伫立在塑像两侧的士兵进行换岗。士兵的马靴跺得地面啪啪地响,手中缀满金属饰物和闪闪发光的银色枪刺的长枪一会儿高高地举起,一会儿平端在胸前,一会儿又着突刺状态,令人眼花缭乱。整个换岗仪式倒是庄严肃穆,但太冗长,表演的成分也太重。

到纪念广场边一座小亭抽烟。一个胖胖的老人很和蔼地和我们打招呼。老人问我们是大陆什么地方的人,我们说是贵州的。老人说他是安徽的。恰好老何的祖籍也是安徽的。大家一下子显得亲热起来。经攀谈得知,老人是国民党老兵,1948年到的台湾,是跟随陈诚的部队先期到台湾为蒋介石撤退台湾打前站的。这样的资历在大陆要算离休老干部了。老人说他每月有2万台币的退休俸。在台湾有三种人的退休金要高于其他行业的退休金。这三种人,在台湾叫军公教人员,也就是军人、公务员、教师。

安徽老兵每天都会到国父纪念馆来与大陆来的游客聊天。老人说,现在大陆到台湾来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国父纪念馆这地方,几乎都是大陆游客。我们问老人,回大陆去过吗?老人说,刚开放老兵可以回大陆省亲那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回大陆一趟。那时大陆太穷了,我姐姐看见我说,老弟,我没有米吃,我说老弟给你买米。现在回去得少了,不要说比我老辈的人,就是和我同辈的人也没有几个了。偶尔回去一次,侄儿侄女辈会开车到机场来接我。现在大陆人有钱了,你看这个地方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大陆游客来,没有点经济实力怎么来得了?我每天到这个地方来,看见你们就像是看见自家人一样,台湾大陆本来就是一家人嘛!游客一批又一批地来,又一批又一批地离开。老人不断地重复着上述话语,不断地讲着他的故事。我们是自由行游客,没有旅行团时间的羁绊,一直陪着老人聊天,直到天色黯淡,老人也要回家了,才和老人分别。

坐火车到花莲

一般到台湾随团的游客都是从台北南下,走台中,阿里山、高雄,再从东海岸到花莲再回台北。我们决定与常规旅行线路反其道而行之。从台北到花莲可以坐汽车,也可以坐台铁。台湾铁路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刘铭传任台湾总督时,台湾就开始修筑铁路。因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因此南北向交通较为繁忙。目前台湾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并未形成网络,也没有环岛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因此台铁仍然是台湾城市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台北火车站就在市区,我们多次经过。台北车站从外观来看,实在太过简陋,我们起初认为就是一个临时的长途汽车站。在车站服务台询问了到花莲的车次,买好第二天上午的车票后,我又回到服务台。台湾的普通火车叫台铁,还有从台北南下到高雄的高铁。我问,如果我们坐高铁在什么地方乘车?服务员回答,也是在这里。第二天坐出租车到台北车站,我又问司机,台北有几个火车站?司机回答,就这一个火车站呀!我始终认为,火车站这样的地方代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像台北车站这样的档次,连我们贵州的任何一个二等站都比它要豪华得多。再后来发现,台湾的火车站像花莲、高雄、嘉义以及我们沿途经过的宜兰、台南、台中等所有的火车站都毫无例外地简陋、陈旧。规模不大。但火车站不行并不代表服务水准低下。在台湾环岛转了一圈,除了从花莲到垦丁是坐大巴旅行外其余都是坐台铁。台湾的火车都是全程对号入座,很少有超员,而且非常准时,就是晚点五分钟以上都算是异常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台湾是人等车,大陆是车等人。由于台湾的火车站都小,站台不多,像台北火车站就四五个站台,每隔几分钟就有火车,包括高铁进出站,运营是非常繁忙的。候车的旅客都是先进入站台,在自己所乘的车厢位置等候。火车一进站,也就几分钟就上下完毕。这种候车方式显得井然有序,又极有效率,难怪台湾的火车站都不大。

在花莲下火车后,有出租车司机上来揽客。我起初并没有理会。车站旁有旅游集散中心。墙上挂有花莲的旅游景点示意图。打听下来,旅游大巴要第二天才有,票价为每人799元。出租车司机是一个中年汉子,戴眼镜,很斯文的样子。他对我们说,包我的车,1800元,保证图上的景点都可以走到,事后付费。你算算看,坐我的车你们二人只多花两百元,但旅游车是为一车人服务且每个景点还有时间限制,我只为你们二人服务,你们喜欢的景点可以多停留,不喜欢的景点可以少停留,多方便。我说,待我们吃完饭后再决定。司机又说,我可以带你们去吃饭呀!在我们与司机交谈中,又有一个女司机上来希望我们晚上住她家的民宿。在大陆,很怕和出租车司机打交道,因为被宰,被吃回扣司空见惯。我们到花莲的时间才中午,也不愿浪费半天的时间,想想还是决定包车。司机叫彭志雄,花莲的出租车上都印有司机的名字和投诉电话。在后来的行程中我们认识到包彭师傅的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彭师傅为我们接下来的旅游计划提出了非常正确的建议,使我们领略了台湾最值得看的风景。

在一个路边店吃了非常正宗、味道可口、价格公道的台湾牛肉面后,彭师傅带我们来到花莲的第一个景点——清水断崖。海洋是什么颜色?所有的歌谣和文学作品描述的都是蓝色的海洋。我从渤海湾到南海,中国的海岸线基本都走过,但无一例外的,我看见的海洋都是绿色的。当然照片上海洋也是蓝色的。我认为自己的视觉有问题,不能分辨蓝色与绿色。但在清水断崖看到的的的确确是蓝色的海洋,我的视觉没有问题,或者说我的视觉还是能分辨蓝色与绿色。在之后的台湾东海岸行,我看到的都是蓝色的海洋,而台湾海峡这边的海也是绿色的。

台湾的东海岸基本都是陡峭的地形。清水断崖是一座壁立如斧劈般的悬崖,蓝色的海水在断崖处形成一个小小的海湾,在高大的悬崖前,海水也似乎显得温柔了许多,只是在阳光的照耀下掀起近乎透明的衣裙,轻歌曼舞着。我们在清水断崖处停留了很长的时间。比我们晚来的旅游车都已经离去,我们还在盘桓。

太鲁阁是花莲最著名的景区。离开清水断崖,我们向太鲁阁山中进发。我们首先来到太鲁阁的著名景点长春祠。长春祠供奉着台湾东西向纵贯公路施工过程因公殉职的212位员工的灵位。这些员工主要是撤退到台后的国民党老兵。

长春祠位于太鲁阁山中一处峡谷中的悬崖边的山腰。有一条小溪从峡谷中穿过,有泉水从山上淌下形成多级瀑布。长春祠建筑以红色为主,横跨溪流之上的公路钢架桥也通体为鲜艳的红色。在翠绿的山谷中,这些红色给人一种气贯长虹的感觉。我发现眼前的景色似曾相识。从手机相册里翻出在贵州织金大峡谷的照片,一样的有巍峨的山峰,峡谷中穿行的溪流,挂在山壁上的瀑布。彭师傅看了我的照片说,大陆太大了,什么景色都有。这山上其他景色也差不多,干脆我带你们多到海边走走。

我们从太鲁阁山中驶出,来到七星潭海边。台湾的东海岸基本都是悬崖地形,能够与海亲密接触的海滩不多。而七星潭却有绵延的海滩。海湾呈新月形铺满砾石。这里以前曾是花莲定置渔业最兴盛之地,现在沉静下来,剩下永恒的沙滩与浪花。七星潭海滩宽度在100公尺左右,大多都属于砾石滩。许多玩石的专家都会来这里。而远道来的人,都会忍不住带上让行李超重的石头。

下车后立即向海滩奔去。还是令人陶醉的蓝色。有海浪从远处涌来,一会儿就形成了一堵透明的水墙,像要阻挡人们窥视大海的目光。还没反应过来,海浪呼啸着跃上海滩,躲闪不及,双脚被海水冲击,踉跄着差点倒地。有游客索性脱掉鞋袜挽起裤腿,与海浪玩起了“躲猫猫”游戏。海浪声中,有浑沉的歌声传来。有艺人在弹着吉它歌唱。都是自己年轻时熟悉的歌曲,像印尼民歌《星星索》《梭罗河》,还有台湾校园民歌《外婆的澎湖湾》等。远处,是海天一色的景象,而歌声又给人天人合一的意境。站在远处聆听艺人的演唱。艺人的身旁放着一只木箱,箱上有大大的打赏二字。心里纠结着,没有上前,一来怕打扰艺人投入的演唱,二来也不知投多少币才算得体。

天色已晚,彭师傅开始催促我们。又回到海滩,捡了两块石头放进包里,算是留下一点对蓝色大海的念想吧!

回程中,彭师傅询问我们下一步的行程打算。我们请彭师傅给我们建议,彭师傅问,你们喜欢泡温泉吗?我们说温泉贵州也很多,兴趣不大。彭师傅说,我看你们只是对海感兴趣,那我推荐一个把海看个够的线路。花莲有坐观光大巴从花莲沿东海岸一路南下,直到台湾最南端垦丁的旅游线路。在来台湾之前,我们只是计划做台湾环岛游,具体的线路并没有计划,在旅游攻略上也没有看到从花莲到垦丁的大巴观光线路。彭师傅的建议让我们兴奋异常,一来我们的旅游计划要到垦丁,二来我们认为台湾最精彩最经典的风光就在台湾东海岸。彭师傅辗转打听了好几个地方,找到了承揽观光大巴的旅行社。报名后,我们打算就近在明天上车的地方找一个民宿住下。彭师傅说,你们已经预订了晚上的住宿,不好爽约的。预订的民宿在花莲城里,明天清晨上车怎么办?旅行社的余先生说我明天接你们就好了。到达预订的民宿,将包车费付给了彭师傅。但一看房间,我们提出当初我们预订的是两张床的标准间,现在却是一个大床。民宿老板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操着生硬的国语与我们说,他与他妻子联系了,我们订的就是大床房,如果换成两张床的标间要加价400元钱。我们说,要加价我们就不住了,本来我们就打算在火车站附近住的。老板说,那我开车送你们去。老板走后,我们考虑了一下,对服务员说,你叫老板不要去开车了,我们就在这里住算了。可服务员看着我们只是一脸茫然。很快老板开了一辆面包车过来,要帮我们把行李放上车。这是我们在台湾唯一的一次因价格问题发生的龃龉。

来台湾前,听说台湾实行不二价,看来真的如此。晚上老板娘回来后,向我们表达了歉意,看来我们当初沟通时,一个没有讲清,一个没有听清。台湾很少有讲价的习惯。后来我们得知,这是一个国际家庭,丈夫是日本人,老板娘是台湾人,请的服务员是菲律宾人。丈夫的汉语不熟练,而菲律宾服务员根本就不会汉语,难怪与他们沟通时觉得他们生硬,死板,态度不好。

蓝色海岸之旅

第二天,余先生准时来接我们。余先生很健谈。我问他姓干钩于还是多余多剩的余。余先生说每次大陆游客问他姓的时候,他都不知道怎样简洁地回答,这次知道了,多余多剩的余。余先生说,他们旅行社开这条线的时间不长,主要做大陆自由行散客的生意。从花莲到垦丁大约二百公里,旅游车在经过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的著名景点时,会停下让大家观赏,这是一条既赏了景又赶了路的线路,越来越受大陆游客的喜爱。

旅游车坐了有七成的游客,全是大陆客。除了我和老何两个老年人外,全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们选择了靠司机一侧的座位。因为旅游车一直向南行驶,而靠司机这一侧应该是东面,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海景。天气阴沉,有雨,风也很大。昨天我们看到的是宁静的蓝色海湾,今天看到的却是怒涛汹涌的海浪。来台湾前,老何特意升级了他的摄影装备,长枪短炮,三角架一应俱全。这下他的装备大大地派上了用场。风狂雨猛,一下车人险些站立不稳,伞是无法打开的,戴的一顶遮阳帽,如果不抓紧帽带,很快就会被风刮跑。观景台上只见绵延几十里的砾石海滩上白浪翻滚,浪花欢跳着与海岸嬉戏,对比远处蓝色的大海,浪花像是给海岸镶上的银色花边。有礁石的地方,海浪就不知疲倦地向礁石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海浪撞击着礁石,发出巨大的轰鸣,浪花拍打礁石后,冲到空中,又缓缓地落回海面,然后再一次地向礁石发起进攻。在三仙台海边,老何抓拍到了一组绝美的浪花镜头:海浪在撞击礁石后,升腾起的浪花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回到旅游车上后,我立即将照片用微信发到朋友圈,很快引来无数的点赞:太壮观了,太不可思议了,这么神奇的花朵居然是海浪绘制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海浪的传世杰作……一路上,只要旅游车一停下,满车的游客都会不惧风吹雨打,不厌其烦地向海边奔去,深恐与海浪的精彩表演失之交臂。

在北回归线标志碑,导游胡女士告诉我们台湾共有三处北回归线纪念碑。我们到的是花莲丰滨乡北回归线纪念碑,它位于东部海岸旁,濒临太平洋,在省道,台11线27公里处,纪念碑建在环岛公路边一片空旷的田野上,高约20米,为一塔型石碑建筑。碑顶有南北和水平相交叉的圆球,圆柱形的标志,上标示有“北回归线”,碑体四面从上到下都有一道狭长细缝,石碑上有“北回归线”4个大字,标志碑石台上刻有北纬23°27′4.51〃等字样。热、北温两带以北回归线为界,由此以南为热带。游客常在此拍照留念。我们按照胡女士所示的标准姿势,人夹在纪念碑的狭缝里,双腿、双手展开呈大字形拍照留念,以示身跨热温两带。而对于女士,胡女士戏谑地说,你们可不能把两腿打开,当心海风掀起你的裙子走光。胡女士说话很幽默,见大陆游客对台湾的蓝天碧海十分钟情,调侃地说你们北京的APEC蓝也十分迷人。意思是说APEC会议期间,北京放假,车辆限行,天空也放蓝了。

从北回归线往南,在号称出产台湾最好的大米的池上,胡女士给大家订了非常有名的池上便当。价格有60、70、80三种,我们吃的是70的猪肉便当,味道还可以,量也足,价格也还公道。再往南就是台东的地界了,胡女士将与我们告别,再随北上的旅游车返回花莲。为了表达游客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胡女士给每人送了一份台湾全岛观光地图,非常实用。在台湾几天的旅游,感觉台湾的导游人员服务细致入微,非常敬业,专业知识也很丰富,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见到的台湾导游,都不向游客推销商品,也不带游客光顾旅游商店。碰见游客在旅游商店购物,台湾导游也是躲得远远的,从不介入。

从台东到垦丁的游程,给我们导游的是垦丁的导游罗先生。罗先生四十多岁年纪,穿一件蓝花的衬衣,身体强壮。他曾是台军空军飞行员。一路上频繁地向我们介绍哪里是台湾的空军基地,哪里是炮兵阵地。但满车的游客对这些似乎都不感兴趣。在台湾海峡边,罗先生又说,对面就是大陆的福建。我说,能看到福建吗?罗先生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你给我开这样的玩笑。要是能看见,你们不早冲过来了?!大家都笑了起来。罗先生又自我解嘲地说,当年我驾机在台湾海峡上空飞行,倒是能看见福建的厦门、泉州、漳州。我说,欢迎你到大陆去实地看一下,罗先生说那是一定要去的。

过了北回归线,天空开始放晴。与花莲段东海岸的惊涛骇浪相比,又见到了东海岸湛蓝的海水,宁静的海湾。台东以南,东海岸最著名也是最南端的景点就是小野柳公园了。小野柳因为地形和岩石在种类上与北部东北角的野柳外貌相似,因此被称为“小野柳”。此地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离,岩上长有海榕,景观十分特殊。罗先生带我们在海边的热带丛林中穿行,向我们介绍各种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台湾特有的热带植物,这些植物长得都葳蕤茂盛,盘根错节。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我记性不好,除开椰子树和榕树外,其他名称都记不得了。小野柳最著名的还有珊瑚礁丛,各种奇形怪状的珊瑚礁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站在珊瑚礁上向无垠的太平洋眺望。罗先生说,你们的对面就是台湾著名的绿岛。罗先生这么一说,我耳边仿佛立即响起了《绿岛小夜曲》的优美旋律。我们车上两个身材袅娜的上海小姐此时正站在礁丛上向大海远望。老何拍下了她们的背影。亭亭玉立的美女,飘飞的衣裙,蔚蓝的海水,碧蓝的天空,精怪的珊瑚礁丛,轻溅的浪花,我想,这样的画面再配以《绿岛小夜曲》的旋律,该是多么地诗情画意。

过了小野柳,旅游车很快转变方向向西行驶。不一会,我们就离开了台湾东海岸的太平洋,到了台湾西海岸的台湾海峡。公路由此向北就是高雄及台南、屏东、嘉义、台中等台湾西海岸人烟稠密之处。向南则是台湾最南端的垦丁了。得知我们尚未预订垦丁的住宿,罗先生用电话给我们预订了恒春镇上的民宿。并建议我们第二天参加垦丁半日游的旅行团。

旅游胜地——垦丁

花莲的旅游知名度在台湾之外的游客中很高,而垦丁在台湾人中的旅游知名度要高于花莲。垦丁是台湾人最喜欢度假的地方。我们原来的旅游计划中,没有垦丁游的打算。原以为因电影《海角七号》更加出名的垦丁只是适合年轻人发呆的地方,其实不然。垦丁的精华之处主要是她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当得知我们在垦丁时,台湾朋友说,你们选对了地方,垦丁即便在夏天也是游人如织。

垦丁位于台湾屏东县,东临太平洋,西靠台湾海峡,南望巴士海峡。垦丁的名字据说是清朝时期,从大陆来了一批壮丁到现在这个台湾最南部的地方开垦,这里便被后人称为“垦丁”。垦丁地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地质以珊瑚礁为主,在三面环海北依山峦的地形下,加上长达半年的落山风吹拂,造就了垦丁特殊的地形风貌。这里的景观具有多样性,有沙滩贝壳,崩崖、沙瀑、钟乳石洞,有热带雨林稀有植物、种类繁多的昆虫蝴蝶,长达半年的候鸟迁徙落脚地。

上午八点,旅游车准时到我们下榻的民宿接我们。垦丁的沿海景点分东西两部分。而东部景点最为集中,西部除了猫鼻头外还可一看的是海洋博物馆。由于只打算在垦丁待半天,因此我们只选择了游东部的景点。

出了恒春东门的古城墙,来到的第一个景点叫“出火”,车上一个香港来的先生问导游肖小姐,出火这个名字怪怪的,是什么意思?肖小姐说,出火就是有火出来的地方。从旅游车上下来,穿过一个小树林,看到一片用低矮的铁链围起来的沙滩。有火苗在燃烧、跳跃。经肖小姐讲解才明白,这片沙滩原来是沼泽地,由于海潮的变化,沼泽地变成了沙滩,而掩埋在沙滩中的植物腐烂发酵后,产生了沼气。早先,恒春的居民常到出火来野炊,垦丁国家公园建立后,出火成为景点之一。除了供游客参观之外,出火还是学生的科普基地。细细想来,出火这个名称看似直白,其实也耐人回味。

垦丁最奇特的景观可能要算风吹沙了。风吹沙是风成地形。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沙粒受到冬季东北季风的吹拂,被风向西南方陆地搬运;而被河川及沿岸的潮流携带出来的沙粒,则向东北的海滩搬运。如此日积月累进行风蚀和风积作用,山谷里的沙子被风和水来回地搬运,形成了“沙丘”、“沙河”与“沙瀑”的特殊景观。在满目皆是的绿色中,唯有风吹沙像是沙漠的景观。

高高的海岸上,有着好几个金色的沙丘,在山谷的凹槽中,流淌着细碎的沙粒,像一条小河向海岸涌去,我想,如果站在海岸向上观看,金色的沙瀑一定会非常壮观。在风吹沙的崖顶上,海风非常地猛烈,使人有点站立不稳,走路也踉踉跄跄。同车的一个美女是从四川宜宾来台湾的交流生。她用自拍杆举着手机,在崖顶上来回穿梭地录像,有时竟走到悬崖的边缘,让我们担心美女会被大风刮到崖下。想起以前听过的一首歌,不知是否与眼前的风吹沙有关,还记得几句歌词:

风吹来的沙落在悲伤的眼里

谁都看出我在等你

风吹来的沙堆积在心里

是谁也擦不去的痕迹

……

龙磐公园应该是最适合观望的海岸了。龙磐公园位于鹅銮鼻与风吹沙之间。此区域是属于上升的石灰岩台地,由于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蚀,因此区内有石灰岩洞、渗穴、崩崖、红土等地形景观。公园内有大草原,可从陡峭的崩崖远眺曲折有致的海岸。此区灾害较少,适合观赏日出以及夜晚的星空。站在龙磐公园的崖顶上观看大海,由于地势高的原因,大海显得十分地壮阔和辽远。天地之间,无垠的大海和绵延的山脉面前,人显得十分地渺小,就像海边的一粒细沙。据说在晴朗的夜晚到龙磐公园的崖顶上看星空,漫天的繁星会比大海里的浪花还要多。由于旅程的关系,我们只有留待以后再找机会来龙磐公园看星空和观日出了。

垦丁最主要和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自然就是鹅銮鼻了。

鹅銮鼻位于台湾岛的最南端,地处中央山脉尽头的台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的分界处,南部海上轮船来往必经这里,其重要性有如非洲的好望角。这里原来住着高山族的排湾人,鹅銮乃排湾语的“帆船”之意。因为附近香蕉湾的海中有一石,高50米,周围约40米,极似船帆,取名“帆船石”。又因这里北接恒春丘陵,衔山环海,突出如鼻,故得名“鹅銮鼻”。

来到鹅銮鼻公园,首先见到的就是著名的鹅銮鼻灯塔。台湾南部海域夜航船只测定方位以鹅銮鼻灯塔为重要坐标点。查阅资料得知,灯塔塔身全体白色圆形,内分四层,每层各有铁梯15级,塔高18米,塔底周长110米,像巨人般巍然屹立在海岸。塔内灯光每隔10秒钟自动闪亮一次,光力可达20海里,是远东最大的海上灯塔,有“东亚之光”的美称。白天登上灯塔顶端,极目远眺,太平洋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碧波万顷,海天一色。天气晴朗时,台湾省最南端,孤悬于波涛中的七星岩隐约可见,偶尔还可看到鲸鱼群在海中戏水。因不知灯塔是否允许进入,我们只是在灯塔周围的围墙外流连了一番。

到鹅銮鼻自然要到海边走一走。沿着海岸有木质栈道。附近的海域为珊瑚礁石灰岩地形,巨礁林立,怪石嶙峋。面向大海,左手面是太平洋,右手面是台湾海峡,正对面是巴士海峡及菲律宾。当然,对这些地理界线,人的目力是难以分清的。但自己身处的左右及前方都是苍茫的海水,意味着自己确确实实是来到了台湾岛的最南端。在海岸边还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岸边低矮的灌木丛的树叶都卷缩成笔筒状,看来这也是植物应对常年肆虐的海风的一种生存状态。在鹅銮鼻的最后一站就是观看鹅銮鼻的地标,船帆石。我们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没有看出这块巨石像一只船帆,倒像是一个前额突出,鼻梁高耸的人头像。导游肖小姐说,有美国游客说,这块石头像他们原来的美国总统尼克森。因此这块石头也叫尼克森石(尼克森是台湾对尼克松的译法)。台湾人对垦丁喜爱有加,因这里四季如春,旖旎多彩,素有蕉风椰雨、碧海白浪的热带海滨情调,因此将垦丁称为“台湾的夏威夷”。

离开垦丁海边,旅游车将我们送到垦丁大街上,我们要在这里乘过路的长途车到高雄,继续下一站的旅程。

高雄佛光山

在路边的小店买了去高雄的长途车票。时间在中午的一点左右。在旅游热点的垦丁大街上居然买不到吃食。询问得知,中饭已开过,晚饭还不到时间。因此所有的饭店酒吧都处于休息状态。这情形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过了饭点所有的餐馆都歇业。

长途车准点到达。坐的这车有点类似大陆的农村公共汽车,沿途经过的大小村镇都会停车,一会上来三五个人,一会又下去三五个人。有学生也是坐这个车上学,我想,如果没有严格、准确的运行时间岂不要耽误学生的上学?到高雄的时候,司机把车停在捷运站路边并告诉我们从这里坐两站就可以到我们要去的文化中心捷运站。把行李拿下车,却发生了一点小状况,司机问我们要车票。我说我们上车时已出示过车票,为什么下车还要票呢?司机说台湾都是下车收票。后来在台北等地坐车才发现的确是这样。车票是电脑打印的,只有火柴盒大小。把浑身的兜搜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车票,我对司机说,是不是我们上车的时候你已经把票收了去?司机说我没有收票,不信我们可以调车上的监控看。又开始在随身背的挎包里搜寻,在一大堆旅游景点的交通图,宣传册里终于找到了一张车票,司机说还差一张,不着急,慢慢找。司机和一车的乘客都耐心地等我们找车票,一点抱怨声都没有。等找到第二张车票时,时间已差不多耽误了二十分钟。由于自己的粗心,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虽然没有人跟你使脸色,反而更让人产生愧疚之情。

在高雄的酒店是我们在台湾期间住宿条件最好的酒店。价格也比台北、花莲和垦丁的住宿要便宜。我们决定在高雄多住一天,好好地休整一下。从观光的角度来看,高雄没有什么可去之处。有一个号称“爱河”的景点,去了一看,令人大失所望。一条并不比贵阳南明河宽的小河,两岸灯光黯淡,还有旅游船在河中游弋,我真不知这样的夜景有什么好看的。

在大陆,一些信仰佛教的朋友说,到高雄你们一定要去看看佛光山。

佛光山是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创办人星云法师为提倡“人间佛教”,一砖一瓦建立起佛光山,成为台湾信众最多、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星云法师多次随台湾代表团访问大陆,在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等会见台湾客人时,星云法师均在座,可见其在台湾定是声名赫赫的了。

佛光山在高雄远郊。我们去到高雄长途车站坐车。长途车在高雄老城区穿行,狭窄的道路两旁有小商铺、菜市场、学校,等等。人群熙熙攘攘,高雄人的市井生活历历在目。我想,到任何一个地方观光,如果能亲见、亲历当地百姓的生活是一种最大的旅游收获了。又一次庆幸我们选择普通台湾人的出行方式是正确的。

佛光山果然气度不凡。自己也到过大陆许多有名的佛教寺院,但没有看见过比佛光山更庞大的寺院了。佛光山经过长期修葺,寺院建筑规模宏伟,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及大愿殿是四幢主要建筑,疏落有致地坐落在园区内。大雄宝殿占地1800坪(坪,台湾面积计量单位,一坪约等于3.3平方米),是园中最大的殿宇,内供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皆高二丈余,崇伟肃穆,大殿四面墙壁有14800个小佛龛,在万灯照耀下,使大雄宝殿更显庄严神圣。

除了主要寺院建筑外,佛光山最具特色的便是大佛城,其中接引大佛高120英尺,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万道金光,为佛光山的地标,四周有480尊小型金身阿弥陀佛塑像围绕,景象庄严。但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佛光山的斋堂。有数个篮球场大的斋堂可同时供数千人同时用膳,真令人咋舌。

我们从佛光山的山门开始参观。进门就是一个空阔的大院,院墙两侧的墙边是500罗汉雕像群。与其他寺院500罗汉均整齐排列不同,佛光山的500罗汉呈散状分布,或坐、或卧、或立,或行,或慈眉善目、或怒目圆睁、或闭目凝思。总之,佛光山的500罗汉是以一种生活中的状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我想,这是不是昭示佛教就在人们的生活中?

离开前院,顺着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第二道山门前,有一丛怒放的三角梅,人站在花丛边留影,就像被花丛淹没了。进到院里,见许多身穿黄色袈裟的僧人和穿海青的居士在忙碌。原来我们来晚了一步,“佛光山2014年万缘水陆法会”刚结束。人们正在为参加法会人员分装斋饭。斋饭的菜品看起来令人垂涎欲滴,问师傅,能不能卖一份饭给我们?师傅说,来参加法会的都按团队来领取盒饭。我说,我们没有团队,是自己来的。师傅说,很抱歉,今天人太多。你们可以等团队的饭发完后,如果还有,也可以给你们供斋。

我们当然不可能为一顿斋饭再等下去。继续向上走。台阶两侧有许多白底黑字的名言警句。署名是佛光山菜根谭。认真地浏览了一下,很有意思。摘录几句如下:伟大艰巨的工作,皆由坚持忍耐而完成,光明灿烂的前途,皆由精进不懈而圆满;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宁静更为享受;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怨己一过,则万过必由之而生,从人一善,则万善必由之而起;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佛光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宏大的寺院,传播佛教文化可能才是它的根本所在。佛光山由星云大师创办。查阅资料得知: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957年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后改为佛光出版社。1967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碑。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二百余所道场,如西来、南天、南华等寺,分别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并创办九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1970年起,相继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设立云水医院、佛光诊所,协助高雄县政府开办老人公寓,并与福慧基金会于大陆设立佛光中、小学和佛光医院数十所,育幼养老,扶弱济贫。我不是佛教徒,但我认为。任何一种宗教,或者任何一个社团,如果以文化为传播手段,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大众利益为自身的利益,必将会长存于世。

阿里山神木

在我们的旅行计划中,原来没有阿里山、日月潭的计划。固然,上述两个景点在大陆游客中有极高的知名度,在大陆传唱的台湾歌曲中,阿里山、日月潭也是耳熟能详。正因为如此,我们反而不想去热门的景点。但在垦丁时,宜宾美女告诉我们,阿里山非常值得一去。

从高雄到嘉义我们仍然坐台铁火车。本来打算从嘉义到阿里山坐小火车,但在火车站售票处见告示:到阿里山的小火车有一段线路损坏,不能全程通车。只好坐客车到阿里山。好在客车站紧挨火车站,也很方便。等车间隙,顺便到街上去逛了逛,街道很陈旧,也不繁华、热闹。在一个比较清爽的饭馆吃了饭又回到车站。客车站也很狭小,站前的停车位每次只能停放一辆车。一个戴着口罩的哑巴工作人员很勤勉地工作着。车辆进站时,他吹着哨子指挥车辆停放到位,然后又检查上车旅客的车票。车辆从进站、下客,上客、再开走,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台湾在工作效率和时间观念上,确实比大陆要强得多。

在候车室久坐无味,又到车站广场去抽烟。一个“台独青年”骑着一辆摩托车呼啸着停在我们不远处。车上的高音喇叭播放着建立台湾共和国的主张,高音喇叭的音箱上插着一面所谓的台湾共和国的国旗。摩托车在广场上停留了十来分钟,既没有人围观,也没有人与之攀谈,更没有人向他索要资料。我们回到候车室,听到高音喇叭声渐行渐远。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位于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2000公尺以上。

客车从嘉义驶出,很快就进入了山区。连绵的群山,青翠的山岗,层层叠叠的茶园,所有的景色都似曾相识。是的,这样的景色像极了贵州的黔东南山区。查阅资料得知,贵州黔东南苗岭主峰雷公山海拔为2170米,而阿里山主峰塔山海拔达2600多米。也就是说,阿里山高过苗岭,当然比贵州海拔2900多米的韭菜坪要低一些。但在被海洋围绕的台湾岛,2600多米的高山的确应是高耸入云了。

在阿里山山门前,所有游客均被要求下车购买门票。在台湾的旅程中,这是我们第一次购买门票。后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购买过一次门票。票价均为150元(相当于人民币30元),价格也还合理。客车到达阿里山景区主停车场,刚下车,就有人递上阿里山旅游的相关宣传资料。停车场上,一群游客围住一个导游听她讲解阿里山旅游的注意事项。我上前问:我们到什么地方住宿?导游说,如果你们没有预订,要赶快去找地方,阿里山的住宿有点紧张的。在停车场徘徊,一个胖胖的姑娘上前问我们:要住宿吗?想到在大陆的经验,在车站附近主动揽客的,一般都有陷阱。我详细询问了酒店的位置、设施、价格并还价说,2200元一晚的价格可否优惠?胖姑娘说,价格我做不了主。这时一个像是主管的姑娘走了过来,对我们说,可以优惠到2000元一晚。这是我们十天台湾之行的唯一一次讲价。跟胖姑娘到了停车场坡下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环境清幽的民宿酒店。此处也正如胖姑娘所说,阿里山的酒店都集中在这里。看了房间,办妥了入住手续。很快,陆续有客人入住,不到半小时,酒店就客满了。而且我看客人们的房价都是2200元一晚。

在酒店安顿下来之后,看看时间才下午2点不到。阿里山的宣传资料介绍,阿里山有五大景观:神木群、云海、小火车、日出、晚霞。上述五大景观,除日出之外,我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决定立即开始阿里山的游览。

到阿里山当然要乘小火车的了。从嘉义到阿里山的小火车铁道是日本人修的。但日本人修这条铁道可不是为了阿里山的旅游,而是运输砍伐的阿里山木材。曾听从日本回来的人说,日本人是如何如何地有环保意识,从不随便砍伐一棵树木。但砍别人的树木,日本人就毫不吝惜了。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台湾被割给日本后,日本人就开始大肆砍伐阿里山的木材。著名的阿里山神木一带就是日本人早期的砍伐区。除了阿里山神木等少数红桧因被视为神木得以保存外,其余大型红桧被砍伐殆尽。由于日本人自知砍伐阿里山珍贵树木,罪孽深重,假惺惺地在阿里山建了一座石塔以奉祀阿里山山神。

我们乘坐的小火车是从阿里山中心区到神木景区的一小段。火车在森林中穿行,浓浓的白雾弥漫在林间。在咣当咣当的车轮声中,心头莫名其妙地想起电影《林海雪原》中的一句话: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在神木车站下车,铁道边就躺着已倒下的神木。

阿里山神木,原本指的是台湾阿里山上一棵树龄达到3000余年的红桧。该树木为日本人小笠原富二郎于1906年11月发现,被日本人尊称为“神木”。据统计该树高53米,树龄达3000年以上,树干在距地面一米半高处的直径是4米66厘米,树干接着地面处的周围达23米,材积达500立方米,阿里山森林铁路通车后,成为闻名中外的台湾地标之一。由于神木附近为早期的伐木区,神木犹如鹤立鸡群而易遭雷击。1956年6月 7日清晨,神木遭到雷击,被焚毁,虽然后来树顶曾经生出嫩枝,却也在不久后即告枯萎,被林业专家宣布复育无望。在雷击后,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在神木残躯上种植红桧幼苗,以保持其绿意盎然的样子。此举曾遭致部分人士批评欺骗游客。

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连日大雨,根部腐朽严重,一半的树身迸裂倾倒在森林铁路上,压坏了铁轨。在经过专家评估后,认为有安全之虞,于是于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历史,倾倒的树身就此横置于原地,成为遗迹,供人瞻仰。从倒塌的神木前经过,敬畏感油然而生,想想看,倒卧在地上的神木,其躯干仍有几人高,而它23米的周长,要十几个成年人展开手臂才能将它围合。这样集聚了大自然几千年日月精华的神物,之所以毁于一旦,始作俑者及罪魁祸首自然是源于日本人对阿里山森林的盗伐。从倒卧的神木巨大身躯旁,有木制栈道向山上蜿蜒。这条栈道是专为观赏阿里山巨型红桧而设。据资料显示,在日本人占领台湾初期,据日本人自己的统计,阿里山有30万株红桧。而阿里山风景管理处目前发现的红桧仅37株。30万比37,这是多大的落差,而消失的几十万株红桧,都是被日本人盗伐。阿里山风景管理处将目前仅存的37株红桧做了编号,严格加以管理、维护。栈道在山间起起伏伏,几人、十几人才能围抱的巨型红桧不时在身边出现。想与这些神木合影,发现无论采取什么角度,无论用什么样的高级镜头,都难以将神木的全貌完全装进画面。眼前又出现了一条直直向上的陡直的栈道,有点想打退堂鼓了。有游客从山上下来,问:上面还有什么景色?答:和下边一样,都是大树。有两个年轻人从我们身边经过时鼓励我们,再坚持一下,上了这个坡可以看到第二代神木。而且到了山上不用再走回头路,有观光车回阿里山服务中心,走路回去也不远而且都是下坡不累人。咬了咬牙,坚持上到了山顶。山顶的林木稍显稀疏,视野也开阔了一些。在山顶的慈云寺旁,看见了阿里山的第二代神木——阿里山香林神木(原光武桧):

阿里山第一代神木倒伏后,嘉义县政府、阿里山风景区管理处筹划,选出风景区内其他巨型神木,以作为新旅游地标。网络票选活动在2006年9月到11月间进行,有25000人参加投票,光武桧得到最高票,成为阿里山第二代神木。2007年1月1日由县长陈明义加冕,这株生长于汉代光武年间,原名“光武桧”的神木成为“阿里山香林神木”。在香林神木前合影,画面中仍只有香林神木的介绍牌匾和神木的一段躯干。

从山顶回酒店的途中,也有几处景点:一是成片的樱花林,到阿里山观赏樱花也是阿里山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但我们不是在观樱季节来到阿里山,自然无缘此美景了。还路过沼平公园,据说是观赏阿里山日出的一个最佳地点。没有进去。还有一个奇景值得一提,那就是树中树。在一株弯曲倒伏的巨树躯干上,又生长出一株冠盖如云的巨木,其奇妙之处叫人叹为观止。

下山后,先吃了晚饭才回到了酒店。爬了半天的山,很是疲乏。感觉有点寒冷,询问服务台得知,酒店空调可以开暖风。我想,可能阿里山也是台湾唯一需要使用暖空调的地方吧!也没有洗漱,倒在床上,一觉睡到了天亮。早上起床,酒店里空空荡荡的,其他客人天未亮就上山看日出去了。不想凑这个热闹,再说也错过了时间。早餐后,坐客车返回嘉义。

从嘉义到台北

由于在高雄比原计划多待了一天,又增添了阿里山之行,因此原计划到台中的行程只有取消。直接买了台铁火车票回台北。从嘉义到台北,穿行的都是台湾西部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沿途要经过彰化、台中、苗栗、新竹、桃园、新北等台湾的主要城市。我们坐的火车是莒光号台湾快速列车,类似于大陆的普快,虽不是站站停靠,但从嘉义到台北260多公里的路程也停靠了十几个车站。

台湾的铁路在清代就开始修建运营了,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台湾已有了时速达300公里以上的高速火车,但由于票价较高且大部分高铁车站远离市区,因此选择台铁的旅客仍然不少。台铁的火车座位都是向一个方向设置,不像大陆的火车座位相向设置,乘客可以聊天交流。在座位旁也没有茶几使用,列车也没有像大陆一样挂有餐车,甚至也没有列车员推送小车叫卖食品等,因此坐台湾的火车是有一点枯燥。好在台湾的火车线路都不长,所谓的西部纵贯铁路也只有300多公里。记得在上海时,台湾朋友问我:从上海坐火车到你们贵州要多少时间?我说40个小时左右。台湾朋友惊讶地说,40几个小时?那火车不得开到海里去了吗?台湾火车的轨距只有1067毫米,比大陆的准轨轨距要窄几十公分,比当年法国人在云南修建的米轨铁路又要宽一点。因此台湾的火车每一排只有四个座位。

时值周末,火车上有不少乘客没有座位,沿途旅客上上下下也比较频繁。不知是在彰化还是台中,上来一个小伙子,随身带了七八个包,上车后就开始将包往行李架和座位下的空隙塞。累得满头大汗。我想,这小伙子真像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在列车上屡见不鲜的“倒爷”。这个台湾“倒爷”个子矮矮的,戴副眼镜,一脸的憨厚样。没有座位,他默默地靠着别人的椅背,有时也到隔壁车厢去查看一下那边的行李。火车到站,有乘客下车,他眼睛四处扫描,看见有空座,马上去坐了下来。台湾的火车都是全程对号入座,“倒爷”又得给新上车的人让座。从嘉义到台北,“倒爷”就这样坐下、起来、坐下、起来的搞了十来次。到我们在台北下车后,小伙子又坐上了我们的座位。但火车还得向基隆开,台北站还有人上车,不知他是否还得起来?在台湾从北向东,再向南,再向北,转了一个圈,坐了火车,长途汽车,除了从花莲到垦丁是与大陆同胞随行外,其余都是和台湾普通老百姓一起在出行,我认为我们这才真正的是“台湾自由行”。这种深度的自由行感受是参加旅行团所不能得到的。

台湾的经济起飞时间比大陆早。当大陆还在争论“姓社还是姓资”问题的时候,台湾经济已经迅速发展。当时亚洲的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号称“亚洲四小龙”,而台湾居于四小龙之首。台湾经济的起飞主要形式也是建立了若干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但我们此次环岛行却没有看到一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踪影。估计台湾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原因,使开发区及工业园区都集中在西部沿海吧。在我们的行程中,眼前皆是田园风光,稻田、甘蔗林、热带果园。所经过的西部所有主要城市,我们看到的都是陈旧的城市风貌,很少看见崭新的现代建筑。只是在台中看见城市外围有一片新建的楼群,类似于大陆哪怕在西部县城都可以看到的住宅楼盘。大陆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广阔,台商纷纷到大陆投资建厂。比如当初在台湾只是一个小厂的“康师傅”,目前在大陆已是一个庞大的企业。“康师傅”的方便面,红绿茶饮料在大陆的每一个店铺都能见到。可以说,目前在大陆的台商数量和投资规模不会比在台湾本土的少。据说台商郭台铭的富士康企业在大陆就号称有400万员工。与大陆经济一直在往上走相反,台湾的经济一直在向下走。翻看台湾的报纸,打开台湾的电视,满眼皆是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不满言论,如百业凋敝、民生艰难、薪资下降、就业困难,等等。目前在亚洲四小龙的地位,台湾已恭陪末位,甚至有被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赶超的迹象。台湾社会还有一个奇怪现象,关注政治的热度大于关注经济的热度,抱怨声大于积极谏言声。“民主”选举出来的政治家都以高票当选,然后以低票落败。到台湾的时候正好是台湾仅次于“总统选举”的“县市长”选举结束,国民党由于政绩不佳,在选举中遭到溃败。有趣的是,国民党长期执政的台北市长一职,反对党民进党也未谋得,而是由一个非两党的柯姓职业医生就职台北市长一职。不知柯市长有何执政的灵丹妙药了。

故宫博物院

我们提前一天回到台北,就是要到台北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湾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文化瑰宝不胜枚举。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盘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台北故宫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

我们坐捷运到士林站下车后换乘公交车到“故宫博物院”。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到殿前广场已是人潮汹涌。大陆来的旅游团一个接着一个排队入场。我们买了门票,也排队等待入场。有工作人员喊道,个人游客可以从专门通道进入。我们验了票没有排队,很快就进了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除了可以观赏文物藏品外,还可以游览宏伟的宫殿建筑。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就是看藏品了。人实在太多,每一个展室前都有工作人员把守。每一个展室参观人员达到规定数量,就停止入场。光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翠玉白菜,我们就排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队。只看了几分钟,就有工作人员催促我们离场。后来我们有了经验,凡是有旅游团队刚离开的展室,我们就立即进入,待旅游团队到来之前立即离开。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较为从容地观看,但插花式的观看也影响了观赏的品质。尤其是文字说明基本就没有仔细地阅读。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最多只看了三分之一的展室。博物院里没有任何售卖食品,甚至饮料也没有。肚子饿了总得吃饭。问工作人员,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吃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可以出去到街上吃饭。按大陆的经验,任何一个旅游点只要出了门就不能再进入。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规矩是,凭当天的门票可以多次进出。由衷地佩服台湾的人性化管理。

在街上吃了饭,喝了水,养精蓄锐之后又再次进入博物院参观。总算把所有的展室都参观完毕,但实在是潦草,只记得所有的门类都看了,如金银玉器、青铜器、陶瓷、铜器、绘画、历代档案、印玺,等等。印象较为深刻的有翠玉白菜、毛公鼎、散氏盘、袁世凯的国书等。

对于我们寻常百姓而言,对于两岸的故宫博物院值得赞叹的就是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叹为观止。我想,就凭两岸都同时存在的故宫博物院就充分表明两岸的同根同源,不可分割。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参观故宫博物院自然要带一点纪念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地下一层是纪念品商店。来台湾前,就听说大陆的游客提着篮子像在菜场买白菜一样买“翠玉白菜”,果真如此。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所有藏品几乎都有仿制品出售。这些纪念品上都标明:台湾设计、中国制造,也就是说都是在大陆生产的。来台湾前,就有朋友托我买“翠玉白菜”。我提着篮子,装了有半蓝的“白菜”。回贵阳后,结果还是不够分。

从博物院出来后,在殿前广场拍照留念。有一对中年人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请我们帮照合影。我听口音他们是湖南人。得知我们是贵州人时,连忙和我们认老乡。大家聊天后得知,女士是十几年前嫁到台湾来的大陆新娘,男人是到台湾来看她的哥哥。女士说,这几年到台湾的大陆人越来越多,自己也真想回大陆去,但孩子这么大了,根已经在台湾,想回也回不去了。

与台湾朋友的聊天

在上海开始和台湾朋友打交道,至今算来已有十来年了。与台湾朋友在台湾见面,是我与台湾朋友多年的约定。得知我们到了台湾,与我相交最深的游先生特地从马来西亚坐了四个多小时的飞机到台北与我相见。大家一起聊到深夜,第二天我们离开台北到花莲。游先生又启程返回马来西亚。为了表达歉意,游先生委托高雄和台北的朋友请我们吃了饭,使我们得以品尝到在大陆难得一见的台湾海鲜和台湾代表菜。不仅如此,还近距离地与台湾朋友接触交流,实在是快莫大焉。

来台湾前,微信圈有一篇文章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台湾》文章描绘的台湾如天堂一般。诸如什么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工资收入是大陆的27倍,最离谱的是,只要有正当职业,政府就发别墅免费居住,直至离世才交回,等等。因此,与台湾朋友交谈时,我有心对微信圈的文章进行求证。与游先生聊天时,有他一个朋友简先生在座。简先生是一个工厂业主,有二十几个员工。我着重与简先生了解台湾的退休金问题。台湾的社会保障与大陆的名称不同,大陆叫社保,台湾叫劳保;大陆叫医保,台湾叫健保。简先生五十多岁,离65岁退休还有十来年的时间。简先生说他按最高额度缴纳劳保金。交纳比例和大陆相仿,个人缴纳8%,企业缴纳20%。我问,到退休时,简先生能拿到多少退休金?简先生在心中默算了一下说:可以拿到3万元。同时声明,他的员工只能拿到一万多退休金。我又问简先生,3万多一月,在台湾算什么水平?简先生说,要算中上水平了。我算了一下,3万多台币合人民币约6000元。我当即调侃老何,你的退休金已超过这个水平,你改名叫何中上好了。

林先生夫妇也是与我在上海、苏州共事多年的同事。这次到台湾自然也要与他们见面。但我们到台北的时间与林先生夫妇的家事安排有冲突,因此到我们离开台湾的前一天我们才见面。林先生的母亲重病卧床,兄妹几人分工轮流到南投老家照料。林先生从周一到周三去南投,周四回台北。我们是周一到的台北,周三开始环岛旅行。再回台北又是周一。林先生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一直与我保持电话联系并告诫我,千万不要在旅游点买茶叶,还问我,喜欢吃西餐还是台菜,或是日本料理、海鲜?我说,吃什么无所谓,大家见面就好。因我在周三就要离开台湾,林先生特地与哥哥换了班,在周二赶回台北与我见面。见面之前,林先生又给我电话,说他的几个同学得知他回台北,同学要在一起见面吃饭(台湾也喜欢搞同学会),问我介不介意与他的同学一起吃饭?并说有几个同学我在上海时也见过。我说人多热闹,最好。

林先生与我的年龄差不多,我戏称他们是台湾的老三届。“台湾老三届”的黄金时代正逢台湾经济起飞时机,在事业上小有所成的人不少。因此“台湾老三届”常常感慨,我们赶上了台湾的好时机,现在的年轻人就惨了。这种感慨与大陆的老三届正好相反,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了。林先生是台湾本省人。(台湾将蒋介石来台前的台湾人称为本省人,将随蒋介石来台的称外省人)外省人以拥护国民党为主,本省人多拥护民进党。林先生的同学既有外省人,也有本省人。林先生是民进党的铁杆拥趸,他对国民党最不满的是,蒋介石执政期间,不准本省人讲闽南话,只准讲“国语”,大选的时候,林先生投民进党的票,他的国民党同学问他,你投民进党的理由是什么?他说,民进党起码比国民党少贪一点。结果陈水扁上台贪腐触目惊心,因此林先生的同学常常以此取笑林先生。在座的林先生的同学以国民党居多,有一个黄姓同学家里边有两个国民党的将军。同学在一起,聊学生时代的趣事居多,很少涉及政治上的不同见解。但对台湾的现状,无一例外都表示不满。对大陆的崛起,黄姓同学说,看来发展经济还是要独裁才行。林先生也说,我不喜欢大陆的社会制度,但不得不承认,共产党就凭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一点,就足以载入史册了。在席上,我问起了台湾发别墅的传言,林夫人说,哪有这事,还是你们大陆好,有工作就发住房。台湾都是靠自己买房。林夫人在大陆时,得知所接触的大陆员工基本都有单位安排的住房,很是羡慕。

在座的除开林夫人都是男士,而且都是“烟民”。台湾是不允许在不见天的场合吸烟的。突然,黄先生发现在备餐台上有一个烟灰缸,叫来服务员问,摆一个烟灰缸在这里是不是就可以抽烟?服务员说,烟灰缸是以前放在这里的,忘记收走了,烟是肯定不可以抽的,不然除了你们挨罚,我们也要挨罚。台湾在室内抽烟最高可以罚一万元。无奈,大家只好起身到马路边去过烟瘾。

在大陆时,林先生说他有一个愿望是带父母亲到大陆看一看,他父母亲对大陆即向往之,又害怕,因蒋介石执政时,将大陆描绘得像地狱一样。至今,说大陆人民连茶叶蛋都吃不起的言论在台湾还有人相信。林先生父亲已过世,母亲也病重,看来带父母亲到大陆的愿望会成为林先生永久的遗憾。我顺便问了一下林先生台湾治病的开销问题。林先生说,他父亲从病重到离世,花了大约一百万,个人承担了大约十万。也就是说,个人承担部分大约在百分之十。在上海时,我记得林先生的女儿在澳洲工作。林夫人告诉我,女儿已经回台湾工作,并已结婚生小孩。女儿要求回家和父母一起住,林先生知道女儿是想回家吃“红大院”,不同意,但女儿说,回家住外孙今后可以就近读好一点的学校(看来台湾也有择校的问题)。林夫人说,这种理由无法拒绝。和林先生及他们同学的聚会使我深深感到,两岸的中国人在人文观念上如同学情、孝敬父母、关爱儿女,隔代亲等方面完全没有区别。社会制度的不同不能根本改变中国人的伦理观念。

在台湾除了与朋友一起聊天外,还有几次与台湾普通老百姓印象深刻的往来。我们在台北住的宾馆大门边的一个通道旁,有一张茶几和几张椅子。我和老何烟瘾来的时候就到那里抽烟。每次去,经常会遇见一个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先生也在那里抽烟。一来二去,大家也熟了,开始互相发烟。这位先生已退休,经熟人介绍又在这个宾馆当电工,下午下班后,还要到一个夜总会上班,也是当电工。我说,退休了怎么不好好地休息,好好地玩一玩?电工先生说,一万多的退休金怎么够?儿子还在读大学。我说台湾不是免费教育吗?他说,免费教育不等于读书不花钱。台湾也是实行九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期间,学费不交,但学校搞活动、校服、买参考书还不是要掏钱,尤其是补课费用就是一大笔。我说台湾学生怎么也补课?他说,竞争太激烈,不补怎么行?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了。他的儿子,要不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补英语,怎么能考进公立大学?要是进私立大学,学费加起来远远超过补课费用。电工先生的儿子读公立大学,每学期的学费是2万元。由儿子假期打工自己解决,其他生活费等由父亲承担。

电工先生是一个军事迷,对世界的先进军事了如指掌。尤其对大陆的最新军备的迅速提升说得头头是道。我们来之前,他正和宾馆的前台经理在聊大陆的军备。电工先生说的,我们都答不上话,他说,你们不看大陆的军事节目吗?我们摇摇头。他说,他每天至少要看大陆的电视节目三小时以上,尤其是军事频道是每天必看。说话间,从地下室的通道上来一个雍容华贵的女士。女士身穿呢子大衣,戴一双红手套,头上是一顶红色的扁圆帽,肩挎一个小巧精致的坤包,接近一米七的个子,玉树临风一般。我想,这是不是宾馆经理的夫人?电工先生说,你们的老乡来了。仔细一看,我们认识。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照料我们自助早餐,九点早餐结束以后开始打扫客房卫生,一身绿色工装的服务员。女士是“大陆新娘”,河南人,已嫁到台湾十几年了。那时能嫁到台湾可以说是极其风光的了。记得当时大陆有一个段子:一等美女嫁美军,二等美女嫁皇军,三等美女嫁国军,四等美女嫁共军。在台湾,好几次遇见“大陆新娘”,无一例外,都很漂亮。我们对美女很客气,她对我们也很关照,知道我们喜欢喝咖啡,每次都会给我们多放上几包。

在台湾,印象中只打过两次出租车,还有就是在花莲包过一次出租车。台湾的出租车司机和大陆的一样,爱发牢骚,对现实多有抱怨。到台湾的当天,我们打车到士林官邸。出租车司机一路都在发牢骚。我问他,台湾的出租车生意怎么样?他说,能维持生计就不错了。我说,台北的新市长上任了,可能会有所改观吧!司机愤愤地说,谁上来都一样,搞不好的,除非让对面来管。我说,对面是哪里?司机斜了我一眼,意思是说我明知故问:对面就是对面。再一次打车是赶去与游先生见面。有一辆豪车一下子超到了我们前面。司机又开始发牢骚:狂什么狂?对面过来会收拾你的。在花莲太鲁阁,恰逢刚当选的国民党花莲县长披红挂彩,锣鼓喧天的宣传车经过,我问彭师傅:这是在干啥?彭师傅说,当选的县长在向选民谢票,没有用的,我投的是废票,谁都不选。

告别台湾

在台湾十天,除了饱览了台湾的风光外,和台湾民众多有接触,对台湾的众相有一点粗浅的印象。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民生谈不上深入的了解,也就是管窥之见。但我认为,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习俗相通,实在没有长期分裂的理由。期待两岸统一的一天。

在桃园机场进海关后,身上还剩有一些台币。把所剩的台币,包括硬币都掏出来放到柜台上对营业员说:你看看够买多少牛轧糖和凤梨酥。你给我算一下,不够的我用人民币补。

十天的台湾自由行,临到离开时,才感到没有玩够,没有看够,期待再次到台湾一游。

猜你喜欢
垦丁阿里山台北
台湾垦丁猫鼻头猜想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台北
教学游记散文不妨增添一些趣味——以《阿里山纪行》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