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深刻更重要的……

2015-06-22 14:17范丙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议论文作文家长

范丙军

“低幼化”几乎成了学生议论文的最大问题。于是,教师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写出深刻来。其方法不少,真正能起到效果的不多。因为学生总是能以低幼化的方式来应用教师提供的方法。教师强调“不妨设想一下(假设论证)”,就有学生写道:假如司马迁没有被处以腐刑,他怎么能写出史学巨著《史记》呢?教师强调“换个角度看问题”,就有学生写道:其实司马迁受刑也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帮助他写出了《史记》这本巨著。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即使在立意时,那些所谓的深刻立意也有不少是套出来的,是典型的伪深刻。通过研究一些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教师和学生都明白,什么样的立意讨巧,什么样的立意显得深刻。因此,学生的作文立意总会往人生、文化、精神等方面去靠,其实,不少情况下都显得很牵强,属于贴标签。这样的所谓深刻并没经过学生的大脑,而只是投机取巧。正如有人所言,有些学生“脸上稚气尚未消失,却满口‘命运‘人生,努力将自己装扮成一位历经风雨的哲人……”

我想,先不要一味指望学生写的议论文有多深刻。大家都知道,议论文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应先看看文中有多少是他们心里说出来的话。我平常看到的不少同学的议论文,去掉几个事例,去掉几个固定句式(如反之……、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怎么样……等等),去掉几句装点门面的引用,真正自己说的话有多少?真是干瘪极了!因此,抛开作文的分数,抛开阅卷老师的印象,我们在训练学生写议论文时,还是先鼓励、引导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说自己的话

要让学生说自己的话,教师提供的议论文训练题目(包括话题等)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来自生活,贴近生活。这方面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微作文起了非常好的导向作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道题。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做答,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显然,第二小题是侧重议论的。我把这道题展示给学生时,不少同学都有点发懵,因为自己习惯于用素材说话,而现在忽然觉得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那些素材用不上了。关于评价“送考”现象,学生搜肠刮肚,翻遍“素材积累本”也没找到称心的、合适的素材。这种“素材依赖症”使学生失去了最起码的思考能力。

接下来,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则高分的微写作:

我认为,“家长送考”现象并无不妥,反而十分合适。在高考这个重要的日子,考生心中大都有些担忧与紧张,有家长在旁,反而可以缓解压力,给考生以支持,让考生知道父母就在身边。同时,让阅历明显多于我们的家长送考,可防止赶考途中发生意外,使考生安心备考。况且,考生高考,家长难道毫不担忧?前来送考也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放心。所以,我的父母今日也来送考。

看后,学生觉得这些理由自己也能想得到,并没有多深奥。让他们简单点评一下这段文字,几乎人人都能说出一些优点:

①文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②注意运用一些副词或连词,如“反而”“同时”“况且”“所以”等,使结构更清晰,语义更明确。

③注意句式的多样,如穿插否定句、反问句等。

④多角度说明理由,如从考生角度,从家长角度等。

……

接下来我请同学试着写一段文字,观点是不赞同家长送考。写完后,出示了例文,让他们和自己的文字进行比较。

今天父母并未送我来考场。我认为“家长送考”会平添考生的紧张心情。首先,送我们到考场的家长,哪个不是白发满头?我们看着家长的白发,心中便会想自己考不好怎么办,加大我们的紧张情绪。考场外面人员复杂,车流量大,人多,再加上家长来临会增加考场外人员,使得人群过大,不便考生出场。所以说,我认为“家长送考”是不对的。

有不少同学表示自己的家长(父母)还很年轻,不到40岁,并没如文段所说“白发满头”,我便引导他们从别的角度找理由,想办法说服人。结果学生大多能写出一段有理有据的文字。我又将第一题简单改了一下:请向学弟学妹推荐一条你认为最有效的语文学习经验,并说明理由,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尽管写作质量不是很高,学生也基本能完成。我想,学生写议论文都没说自己的话,没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只会反复要求他们写得深刻,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确实,平时学生一听到“深刻”,就顿生畏意,觉得离自己太过遥远。久而久之,形成了机械化的思维方式,“写”议论文变成了“填”议论文:根据作文材料,填一个好看的标题,填一个精彩的开头,填几个具体的分论点,填几个平时积累的素材,填一句“高大上”的名言,填一个简短的结尾……结果一篇文章只有局部,没有整体;只有骨架,没有生命。

要想让学生喜欢议论文写作,就要激发他们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而不是将写议论文变成找素材,背素材,填素材。这样既消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收不到预想的效果。不少同学有这样的感受,平时的一些考试,自己的素材好像还能用得上,一到高考,发现大多都失效了。于是乎,凭着感觉往下写,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平常的作文训练带来的恶果。题目陈旧迂腐,远离学生生活,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常见问题并有理有据地说话(有少数高考作文题也有这个问题)。常看到有些老师高三的议论文训练,纯粹是以题目带动训练,写完后教师围绕这个题目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然后要同学去背,去默写,确保“熟悉”,以期直接使用,方便快捷。老师一方面要求学生不要只靠几个古人、死人说事,一方面又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训练的平台,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只有老师提供的题目贴近生活,学生的写作才可能贴近生活。不然,一些“高大上”的作文题逼得学生写不出来却不得不硬写,只好东拼西凑,素材“一锅烩”,这势必会让学生越来越怕思考,越来越不思考,至于深刻,就更谈不上了。

贴近生活,当然也包括贴近学生的“阅读生活”。读和写本就是一体的,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读时多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写时多想想自己该怎么写,读过的哪些文章可以给自己以借鉴。而语文课堂上(语文课大多是阅读文本的课)就是要围绕文本,贴近生活,扎扎实实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有老师教某一篇课文,拓展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外练习:

以下内容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为该学生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要有利于该学生的发展,不超过60字。

①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②某月某日,上课迟到20分钟,扰乱了课堂秩序。

③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不法分子抢劫同学财物,我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④某月某日,在“校园文化节”上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荣誉。

⑤某月某日,上课迟到5分钟。

这样的写作训练,源自于课文,又直接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考查学生怎么想问题,怎么看待问题,怎么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这样的训练,学生怎么还会冥思苦想是该用司马迁还是苏东坡呢?再比如我在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有一位男同学开玩笑:“李白胆子挺大啊,敢直接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顺势鼓励他查阅一些资料,比较苏轼的“乌台诗案”,写一篇探究式的议论性文章。字数不限,注意用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就行。他对此很有兴趣,也果然写出了一篇还不错的文章。我还把王栋生老师的一段话给他看:

我们都讴歌唐诗的伟大,“唐朝的诗,诗的唐朝”……中国有文字狱的时代,都不是文学艺术的盛世,也不会出杰出的思想家。在唐代,我们没有听说有“反动诗人”,也没有听谁说过“利用诗歌谋反是一大发明”,所以唐诗的辉煌不是偶然的。经典的出现也和自由思想有关。

有时我想,教师看惯了学生作文中的假话套话空话,对此只会责备,毫无作为,却老想着学生能写出真正深刻的文章来,是不是有点“南辕北辙”的感觉呢?当然,除了通过设置生活化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欲望,鼓励他们大胆说自己的话,还要训练学生如何表达。

二、把话尽可能说准确一点

先看一个故事。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有一次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张三是李四的粉丝”然后问学生:这句话对不对?大家面面相觑,没人看出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俞教授解释道:在英语中有个单词fan,解释“迷”,它的复数是 fans,而汉语中的“粉丝”正是fans的谐音,而张三在人称上却是单数。因此,不能说“张三是李四的粉丝”,而应该说“张三是李四的‘粉(fan)”,或者“张三是李四的粉丝之一(one of fans)”。在细致地分析了这个案例后,俞老师从哲学上发挥道,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熟知非真知。也就是说,你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你真正知道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哲学思维应该从我们想当然的,即从不怀疑的东西开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话说得不正确或不准确,有时是因为对所说词语的含义不够清楚。比如上文中的“粉丝”,《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

指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的人。(英fans)

例句:这位歌星拥有大批粉丝。

通过查词典,细心的同学都可看出它是复数的形式。但他们又常常说错:我是周杰伦的粉丝。学生的表达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成语“曾几何时”,学生用错的时候就太多了。议论文是讲究逻辑的文体,能否先引导学生把常见的句子说准确一些呢?

再看著名特级教师张悦群老师的一个课堂教学片段。导入。

师:请大家齐背《蜀道难》。

生:(齐背诵。)

师: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生:李白。

师:能这么称呼吗?这么称呼准确吗?

生:(迟疑,不知错在哪里。)

师:我们是文化人,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李白这样受我们尊敬仰慕的古代先贤,能直呼其名吗?就像我们在家里能直呼我们父母的名字吗?

生:不能。

师:我们可以怎么称呼?

生:“李太白”“青莲居士”“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

师:我们平时讲话一定要注意我们用语的准确性,要知道该怎么表达更为合理,其实写作也一样,怎样表达尤为重要。

这个并不花哨的导入,却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把话说准确(从用语得体的角度)。事实上,学生说话、写作时很不注意准确性。我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经常发现有的段落竟然没有一句话经得起推敲。这样,你再怎么喊要深刻想必也是徒劳。

既然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学生提高说话和写文章的水平,那么,教师就是要时时地去引导、去要求学生把话说得尽可能准确一点。不管是课堂上的口头回答,课下的师生聊天,还是日常的写作训练……慢慢地,学生说话越来越准确,越来越严谨,那些绝对化的、片面化的句子越来越少,我相信在向着深刻的道路上也必定前进了。至于学生说话、写作不够准确的表现、原因以及改进策略,本文限于篇幅就不再多谈了。

参考资料:

1.漆永祥《微写作漫议——以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为例》,《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1期。

2.童庄莉《语文味,魂兮归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11期。

3.王栋生《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议论文作文家长
议论文阅读专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我心中的好家长
简谈“议论文”写作
家长请吃药Ⅱ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