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与《瓦尔登湖》中自然观的比较

2015-06-23 03:18钱怡文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旷达赤壁赋瓦尔登湖

苏轼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属“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对散文用力甚勤,作品宏富。在名篇《前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个体生命的适意和精神自由的思想。文中我们看到他努力摆脱名教纲纪的束缚,摆脱道德和政治重负的禁锢,走向解放和自由的“乐”的境界。[1]而远在另一个国度的美国作家、思想家梭罗更是以自然为友,与孤独为伴。在他的著作《瓦尔登湖》(其中“孤独”一章)中用他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向世人展示着自然的力量。两者的自然观有异也有同。自然观指人们对大自然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对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下面笔者就对二人的自然观做一番比较研究。

一、《前赤壁赋》与《瓦尔登湖》中自然观的相同之处

苏轼作为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一生宦海浮沉。反观之,也正是这些磨难丰富了他的阅历,让他成为毋庸置疑的全才。梭罗作为19世纪美国的代表人物,深受超验主义(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的影响,独自居住在瓦尔登湖湖畔,亲自探求如何实在而有意义地生活。作为相距一个世纪的两位作家,苏轼与梭罗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将自我的思想、情感融入自然,并且在自然中又重新读出了自我。下面笔者就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表达对美丽自然的喜爱

在自然的魅力面前,人类总是毫无抵抗力,苏轼与梭罗也不例外,他们尽情地沉醉于自然,享受自然给予的快乐,并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苏轼的《前赤壁赋》以诗一样的语言抒写江山风月的清奇,将自己身处自然中的舒适之情以及沉醉自然美景的愉悦化为笔下优美的文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作者身处清风与明月交织而成的江山美景中,与挚友把酒畅谈,吟诗作赋,惬意之情溢于言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更进了一步。作者全身心地怀抱自然,融情于景,文中“徘徊”二字极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月光似对游人依依不舍,这也正是作者对美好自然的不舍之情。在皎洁的月光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此时,大自然的安宁、开阔与作者内心的平静、豁达融为一体。

同样,在梭罗作品中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一股自然之气。与苏轼不同的是,梭罗表达他对于自然的喜爱更具有他本身的独特性。“这是一个美好的黄昏,每个毛孔都吸取着快乐。我和摇曳的桤木及白杨叶间的感应,几乎使我激动得透不过气来。”[3]作者将自己的感觉缩小到毛孔,去感受自然一丝一毫的悦动。在作者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有着自己的语言,牛蛙叫来了黑夜,微风送来了美妙的歌声,作者与白杨树之间有了感应。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是作者将对自然的喜爱融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中。

(二)自然画面中的人生思考

沉醉于自然乃一大赏心悦事,而苏轼与梭罗不仅享受自然,而且通过对日月山川变化无穷的感慨,表达自己对人生独特的思考。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认为世上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短暂和永恒的两面,只因人们思考和感知的角度不同罢了。人也是如此,人生从某种角度也是永恒的,何必去羡慕事物的长久而悲叹生命的短暂。[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超越得失的心灵,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和拥有天地之美。同样,对于人生,与其每天抱怨得失,不如抛开忘却,简单快乐地享受生活。而梭罗正是亲自体验了这种纯粹的自然生活。“我们都希望住得靠近生命的源泉。就像柳树站立在水边,它的根向水伸去。”他认为即使人的不同天性之间会有区别,然而对于生命源泉的渴望人人皆有,我们不要过度地去追求物质、金钱、权利的满足,而要时常走进自然,去接近生命的源泉,那才是明智的选择。

不仅仅是苏轼与梭罗,古今中外的诸多作家,也在对自然的感受中,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以王维的《辛夷坞》为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5]辛夷花在寂寞的山涧自开自落,虽无人问津,仍热烈地开,热烈地落,“纷纷”二字,强烈生动地传达出生命的超然和自在。王维正是借空谷红花这一独特意象向读者昭示着,人生一世,无论怎样,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太过在意得失荣辱,无论别人如何看待,首先葆有真我风采,这便是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所在,这也是苏轼与梭罗散文给予的启示。

(三)自然中旷达超脱与追求自由的投影

除了前两个方面,在苏轼与梭罗的自然观中还包含着他们旷然遗世的胸襟和对心灵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苏轼特别渴望身体和精神的自由翱翔,内心憧憬着无拘无束、遗世独立的生活。“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水波不兴”浩瀚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乘风飞行,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人与自然相互沉醉,物我合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样,梭罗的性格中也包含着那种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大自然的难以言表的纯洁和恩泽,太阳、风和雨,夏季和冬季,永远赐予我们这样多的健康,这样多的欢乐。”梭罗的文字无法用简单的趣味来形容,字里行间读起来都充满灵性,表现了梭罗游于物外的胸襟,和对简单自由生活的满足。

除了这两位作家,我们也曾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怀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日子,如“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没有忧愁,只剩下幸福与温暖。我们也曾在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幻想“笨拙的自由”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如“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也许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达到这般自由的境界。这些作者徜徉于自然之中,所表露出的旷达超脱的意识和苏轼与梭罗是相通的。

二、《前赤壁赋》与《瓦尔登湖》中自然观的不同点

由于身处的时代不同,环境背景不同,苏轼与梭罗自然观的内涵必定也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一)《前赤壁赋》的自然观

苏轼不满变法,时时托事以讽,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罢相后,那些属于新党的官僚急功近利(御史李定等官员),以苏轼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投入监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就开始了他的贬谪生活。

1.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感慨

赤壁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曹操当年与孙刘联军对抗,在军事力量占优势的情况下,却损失惨重,使得赤壁之战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一代枭雄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赤壁之战却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滑铁卢。

苏轼在文中表达了他对曹操的无限敬仰,“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曹操一生功勋赫赫,苏轼十分佩服,并且也想像他一样建树功名、名垂青史。从这几句气势磅礴的话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曹操独立船头、谈笑生风的画面。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即使像曹操那样的人,现在又归向何处?相比于天地、自然,任何生命都是十分渺小而短暂的,一切终将逝去。苏轼在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曹操显赫一时、生命逝去的感慨。他写曹操即是写自己,此时的作者年岁已高,又经历了“乌台诗案”,前途堪忧,满腹忧思,最终都化为笔下饱含无奈的文字。苏轼描绘自然的重要原因就是寻找解脱痛苦的方式。

2.释放仕途坎坷的苦闷心情

苏轼游赤壁之时,正是他经历了仕途重大打击之后,即使苏轼个性放达,忧伤的情感还是时常流露于字里行间。

《前赤壁赋》中“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悲凉的箫声中,苏轼似乎又想到自己坎坷的命运,莫名忧愁。然而在自然的感染下,在友人的深切开导下,作者最终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释放了压力,“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个友人也可能是他虚构的,苏轼用理性说服了感性的自己,可见其开阔的胸襟,其中,可爱的月色,浩瀚的长江,美丽伟岸的大自然扮演了慰藉作家心灵的重要角色。

3.阐释其坚定旷达的人生观

“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6]卢梭认为人类的最高理想是自然人的生活。人性本善,然而在社会的干涉下,人生开始因得不到满足而痛苦,如果能够在这喧嚣中仍保持一份恬淡,人生也就圆满了。

苏轼虽身处逆境,仍以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从山水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在旷达乐观中得到摆脱。“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为了解除痛苦,选择了超越痛苦本身,让悲伤随风而去,尽情享受自然的无尽宝藏,更加坚定了自己旷达的人生观。

(二)《瓦尔登湖》的自然观

梭罗的一生,简单而馥郁,孤独而芬芳。我们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妙绝伦的。此外,在典型西方文化的熏陶下,他的生活方式也显得更加独立和自我。

1.沉醉自然程度之深

一位朋友曾称梭罗为“诗人和博物学家”,并非过誉,他的生活知识是丰富的而且是渊博的,当他孤独时,整个大自然成了他的伴侣。[7]

《瓦尔登湖》中写道:“我身边并没有一个人,但我却随时感受到与我血统最接近的同类无处不在,驱散了我的孤独,温暖了我的灵魂。”在与自然对话时,梭罗心无杂念,惬意地躺在自然的怀抱中用每一寸肌肤每一个张开的细微毛孔去感受,他将自己的一切甚至灵魂都给予了自然。

2.对人生“形而上”的感悟

梭罗把体验自然看作实现独立、有意义的生活的必然方式。然而他注重的是生活的自由,而不是执着于某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

在梭罗的分类中,没有“金钱”这一资本主义的因素,他觉得人应该活得简单,故应该亲近自然,人实际上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中,人才能完成自我文化。因此,梭罗重视人和自然的必要接触,他认为最适应自然的人才是完美的人。也许并不是只有通过自然才能获得所需的精神力量,但是只有在自然,这个生命源泉的地方,人类才能找到真正的精神力量。

三、研究两位作家散文中自然观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构建丰富精神世界,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因此研究自然观的意义也越发凸显。

(一)发现自然之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通过对作品中自然观的研究得知,作者再现了祖国山河的美好,展示了自然生活的朴实、恬静。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使人们更加向往山林的清新空气。这也有助于唤醒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之生态性认识,使人们认识到其生存环境的严峻程度和关爱地球的必要性。

(二)培养独立人格,丰富自我精神世界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书中呼吁世人“慢慢走,欣赏啊”!的确,现代社会生活的频率很快,我们总是过于匆忙,我们很少停下来,停下来听听那风,看看那树,注视地上一个爬动的虫子。[8]生命短暂,让我们停下脚步,边走边欣赏。无论是小说还是现实都有许多反面例子。吝啬鬼葛朗台,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亲情、爱情、友情在他看来都一钱不值。《红与黑》中的于连一心向上爬,不惜杀人。现实社会中,一些贪官污吏盲目地追逐着金钱,无限满足自己对金钱、权利的欲望,最终纷纷落马。阅读这些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抗击浮躁,抵制金钱美色甚至毒品的诱惑,不迷失自我,激发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独立人格。

综上所述,苏轼与梭罗自然观形成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自身原因,但在许多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我们可以从他们散文比较中发现,虽然国度不同,时代相距甚远,但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以及对精神世界重视的思想永远不会消逝,它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当代人寻找生命的本真意义,无论何时,人都应葆有真我,这才不失为人的本色,才能驻守美丽的精神家园。

注释:

[1]游国恩,王起.中国文学史(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56.

[2][4]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8-109,112.

[3][8]梭罗著,王家湘译.瓦尔登湖[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10-11,130-140.

[5]张晓慧.王维诗歌的审美与人生境界[J].文学教育,2006,(22):18.

[6]卢梭.爱弥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6.

[7]洪言.梭罗,最美的文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13.

(钱怡文 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215500)

猜你喜欢
旷达赤壁赋瓦尔登湖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旷达者
苏东坡《前赤壁赋》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