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

  •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禅意
    。关键词:禅意;旷达;随缘;自适苏轼作为北宋文坛的一代宗师,他的思想丰富复杂,兼收儒释道三家。他的一生历经坎坷,饱尝忧患,却能泰然处之,随缘自适,这与他深受禅宗影响密不可分。北宋熙宁以来,随着学术文化的全面繁荣,禅悦之风大行其道,主要流行于士大夫阶层,王安石曾感叹:“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扪虱新话》上    集卷三)。司马光也曾说:“近来朝野客,无座不谈禅。”(《戏呈尧夫》)。在这种崇佛之风已被士大夫们广泛地移植到了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的时代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9期2022-06-21

  • 新教材群文阅读视阈下苏轼诗文教学拓展:
    立意上,都传递出旷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是学习苏轼诗文作品、了解苏轼其人过程中不可不做延伸拓展的作品,以便讓学生更好地感悟旷达的人生观。关键词:新教材;群文阅读;旷达部编版新教材打破了单篇教学以及纯文学史编排的格局,改用价值导向和能力素养来组织单元,并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能够在群文阅读的视阈下把单元内若干篇作品加以串联,从而共同指向单元教学任务的实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需要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同一单元涉及的若干篇文章在进行相互观照、比较阅读之前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2021-10-21

  • 从《题袁氏别业》一诗看贺知章
    章;狂放;天真;旷达;亲切贺知章是盛唐时期一位颇有声望的诗人,也是初盛唐时一位比較重要的政治历史人物,又是“吴中四士”和“饮中八仙”的成员。他的诗作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影响深远。可惜的是,他的诗作留传到现在的并不多,在现存的诗作中只有较少的几首五、七言诗,而这其中广为人之的是《咏柳》和《回乡偶书》,他的其他诗作例如《题袁氏别业》也别具特色。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或多或少解读其人,了解其人生。贺知章一生为人狂放、真挚,生性旷达,谈吐诙谐,饮酒,爱聊天,爱开玩笑,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5期2021-08-28

  • 《记承天寺夜游》的三重境界品读
    、再读悲凉、三读旷达,这一审美情感体验的转换过程也是作者当时心路历程的映射。关键词: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三重境界 欣喜 悲凉 旷达文言文诵读,就像一扇别有洞天的窗,推开它,满世繁花,心中尽是璀璨暖日,令人久久回味。正如国学泰斗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礼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a而苏轼作于黄州的《记承天寺夜游》本身居于不可小觑的地位,全文虽没有一个“月”字,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二十四诗品》之“旷达”浅析
    理论专著。其中《旷达》一品传达了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选择,作为一种人的精神境界和一种诗的审美风范而出现。本文试从其含义、历史背景、语境、价值角度入手进行浅析,通过其与不同风格之“旷达”的比较,进一步理解其独特美学意义。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旷达》 司空图 比较研究引言《二十四诗品》是晚唐文论家司空图的著作,是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全书分为二十四品,每一品皆为一首诗歌构成,表明了诗歌创作的二十四中不同风格。其中《旷达》一品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2021-02-23

  • 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思想
    散文,其中蕴含的旷达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针对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思想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种思想的成因。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被后世称为“苏东坡”,其诗词在北宋文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家。苏轼一生忧国忧民,为官清廉,希望能够为国家、人民做贡献,但仕途却不尽如人意。他的一生充满悲情,但是纵观他的作品,却满是乐观与豁达。一、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思想(一)山水中的旷达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5期2021-01-17

  • 升格:将“狼狈”凝结为“诗意”
    词:赏读;狼狈;旷达;降格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虽然是名篇佳作,但是其所叙述的“故事”却是很寻常的。要读懂这首词,首先要把握词作的“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元丰五年(1082)年旧历三月初七,大约就是清明前后,苏轼和“同行”者走在“沙湖道中”,突然,下起了暴雨,因为雨具已经被前面的人带走,“同行”者都觉得很“狼狈”,唯有苏轼不觉得“狼狈”。过了一阵子,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苏轼竟诗兴大发,写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8期2020-08-12

  • 也无风雨也无晴
    尽致的体现了苏轼旷达的心境。【关键词】苏轼;思想;旷达在宋代众多文学词家大咖中,苏轼无疑是响彻文坛的文学家之一,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名篇。作为开创宋代豪放派先河的词,他也挥洒的独具风格,同时诗歌方面他也很出彩,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另外苏轼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尤其他画的枯木、怪石、水墨竹更堪称一绝。苏轼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在他20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带他离开四川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当赫赫有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到苏

    商情 2020年29期2020-07-23

  • 从《江城子·密州出猎》看苏轼的AB面
    品看其人的豪放与旷达,自我排解与人生空漠,探讨苏轼精神世界的变化与多重性,以及困境中坚守高洁人格的信仰的力量。【关键词】苏轼;旷达;信仰【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8-0141-02【本文著录格式】吴凡.从《江城子·密州出猎》看苏轼的AB面[J].课外语文,2020,19(18):141-142.《江城子·密州出猎》被选入部编初中语文九

    课外语文·下 2020年6期2020-07-04

  • 从黄州走出的旷达人生
    娇·赤壁怀古》;旷达“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如是写道。这其中不乏自嘲的意味,但也正说明了贬谪生活对苏轼的影响巨大。黄州是苏轼贬官之地,也是他重获新生之地。“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1],“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名篇相继问世,意味着苏轼完成了从狂到旷的转变,向世人宣告东坡居士的诞生。一、风流豪情,尽付周郎赤壁面对滚滚东流的浩荡江水,苏轼眼前闪现着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在一片壮丽江山的描绘中,三国周郎登场了。苏轼的神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2020-01-27

  • 旷达
    武中国人一向把“旷达者”推举得很高。就字面上看:旷是器宇宽大,是通晓事理,好像只要有学识、有器量的人就是旷达者,那就太浮泛。我想,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起看。一般人见花开了就开心,见花谢了就皱眉,分成二景看。而旷达者是见到花开就想到花谢,合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见起高楼就来祝贺,见楼塌了就来慰吊,分成得失看。而旷达者是在廢墟瓦砾上,就想到当年楼台的华丽热闹。合成一幕看,就不生羡恶

    领导文萃 2019年22期2019-12-12

  • 语录
    否。——心中有尺旷达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方式,是一种内在涵养,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有了旷达的生活态度,生活才会少了很多烦恼。——做一个旷达的人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路线,而这条路线也只能够跑一次。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各自分配了适当特质:童年的软弱,青春期的鲁莽,中年的严肃,老人的阅历,都各结出自然的果实,须在它当令的时候予以储存。每个阶段都有值得人们享受爱好的事物。——西塞罗

    妇女 2019年10期2019-11-21

  • 旷达
    黄永武什么是旷达呢?它的真涵义,一直不甚了了。就字面上看:旷是器宇宽大,达是通晓事理,好像只要有学识、有器量的人就是旷达者啦,那就太浮泛。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和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和在一起看。一般人见花开了就开心,见花谢了就皱眉,分成二景看。而旷达者是见到花开就想到花谢,和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见起高楼就来祝贺,见楼塌了就来慰吊,分成得失看。而旷达者是在废墟瓦砾上就想到当年楼台的华丽热闹,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7期2019-09-12

  • 旷达
    中国人一向把“旷达者”推举得很高。什么是旷达呢?它的真正含义,人们一直不甚了了。 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起看。一般人见花开了就开心,见花谢了就皱眉,将其分成二景看;而旷达者见到花开就想到花谢,合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见起高楼就来祝贺,见楼塌了就来慰吊,将其分成得失看;而旷达者在废墟瓦砾上就能想到当年楼台的华丽热闹,合成一幕看,就不生羡恶。所谓“才下手便想到究竟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29期2019-09-10

  • 旷达与悲慨
    激情。总之,东坡旷达,稼轩悲慨。关键词:豪放词;旷达;悲慨何为“豪放”?《诗品浅解》中指出:“豪者我有可盖乎世,放者物无可羁乎我”。纵观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不难看出前者侧重于“放”,后者偏重于“豪”。苏轼是天生的乐观派,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其词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辛弃疾因国仇家恨的长期压抑,其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决定了辛词不可能有苏词空旷洒脱的风致。正如王国维所说:“东坡之词旷,稼

    锦绣·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9-10

  • 浅谈《定风波》中苏轼的旷达之风
    坛巨匠,为人正直旷达,不随波逐流,趋名逐利,虽富有政治才能但仕途坎坷,一生历尽艰辛。苏轼融合儒释道的思想,既执着于政治理想又能超然物外,这种人生态度使他刚毅、超然、乐观、旷达,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巨大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关键词:苏轼;旷达;自在;人生际遇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了北宋最高的文学水平。《定风波》:公旧序云:三月七日,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4期2019-09-10

  • 从“美人”看《赤壁赋》的悲欢
    词:美人;悲欢;旷达《赤壁赋》是人教版必修2的重点篇目,单元目标要求学生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赤壁赋》的教学重点是虚设的主客问答。其中,作者为何会借客人之口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自其变者而观之”“不变者而观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诗人笔下的赤壁景色在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而言尤其难以掌握。课文所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悲喜转换,跌宕起伏,其中还涉及佛

    考试周刊 2019年64期2019-08-29

  • 旷达
    武中国人一向把“旷达者”推举得很高。什么是旷达呢?它的真正含义,人们一直不甚了了。就字面上看:旷是器宇宽大,达是通晓事理,好像只要有学识、有器量的人就是旷达者,那就太浮泛。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起看。一般人见花开了就开心,见花谢了就皱眉,将其分成二景看;而旷达者见到花开就想到花谢,合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见起高楼就来祝贺,见楼塌了就来慰吊,将其分成得失看;而旷达

    读者 2019年14期2019-07-03

  • 诗意的旷达:苏轼元丰五年黄州词探析
    超越苦难的诗意的旷达。关键词: 苏轼    黄州词    元丰五年    旷达一词是一种音乐性文体,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在苏轼以前,词被视为一种娱乐性、消遣性的“游戏”文字,而不是功利性、意识形态性的独立的文学体裁。嘉祐元年三月,21岁的苏轼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一时间风光无限、名满天下:“当年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少年时期的苏轼自信自负,自以诗文作为绝对唯一的抒怀途径。嘉祐四年,苏轼

    文教资料 2019年10期2019-06-18

  • 寄满腔的悲愤于旷达的诗风下
    他满腔的悲愤寄于旷达的诗风下。单是学校老师介绍的背景资料,是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的,我将对此进行一次探索。关键词:旷达;悲愤;苏轼;诗歌作者简介:母子尧,男,辽宁锦州义县高级中学三年二十三班。[中图分类号]:I206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1苏轼是个诗人,更是一个集儒释道大成的哲学家。他一生的仕途生涯起起落落,从年少得志“一夜看尽长安花”,到后来的“乌台诗案”一路往南被贬往边穷地区,但他内心恬适,乐观豁达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2019-06-11

  • 另一个苏轼
    近他时,才发现那旷达背后还有着另一个苏轼。这另一个苏轼,是关心民生疾苦,有着杜甫般沉郁顿挫的苏轼。“眼枯泪尽雨不尽,忍看黄穗卧青泥”(《吴中田妇叹》是他对严重水患灾害带来颗粒无收的农妇的真实描绘;“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是他对无视自然灾害,毫不关心民生民济的统治者的深刻揭露;“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襟。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是他对不顾民众死活,强迫人民雨中服役的凶酷官吏的猛烈抨击……面对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2019-05-09

  • 浅析苏轼的儒释道思想
    ,苏轼始终保持着旷达积极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与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息息相关。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三种思想对苏轼形成旷达和顺处世哲学的作用。关键词:苏轼;儒道释精神;旷达1 前言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精通诗、文、词、绘画、书法,可谓是全才、奇才。然而他的一生却坎坷不平,仕途不顺,连遭贬谪。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使他在历经苦难的洗礼之后愈加坚韧、淡然。他少年时期深受儒家正统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历经宦海浮沉之后开始接受佛道两家思想。正如林

    神州·中旬刊 2019年2期2019-03-15

  •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赏析
    悲凉,似无奈,似旷达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关键词】洒脱不羁;豪放;悲凉;无奈;旷达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246-01每當看到夜光杯,每当品评葡萄酒时,我们就不得不想到王翰,作为唐代有名的边塞诗人,年少时期就聪慧异常,举止洒脱不羁,爱与文人志士结交。也许正是因为他为人洒脱不羁,无拘无束,才有了后来的“坐贬道州司马”,也才有了他的千古绝唱《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2019-03-08

  • 苏轼诗词的还乡情结探讨
    ,品味东坡执着与旷达的内心世界,学习其积极豁达、随性洒脱的处世态度,深入了解这一文学巨匠的思想感情。关键词:苏轼;诗词;还乡情结;执着;旷达引言:纵观历史长河,以思乡为诗词基调的文人数不胜数,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王安石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唯独苏东坡的还乡之情诠释了执着与旷达两个字,执着的是对家乡的眷恋,对还乡的渴望;旷达是对生活的乐观,对事物的豁达,最后思想上升到了生为宅而死为墟的超脱境界,令人敬佩。一、夜来幽梦忽还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02-06

  • 浅谈苏东坡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始终以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关键词:苏东坡;率真;爱民;旷达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苏东坡是一个巨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照亮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星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潇洒的个性和无人能及的艺术成就,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文人。他是政治家、工程师、作家、仁慈的法官、人道主义者、伟大的诗人。他的性格单纯、善良,他的经历幸运而坎坷的。他就是苏东坡,一个率真的文人。他的美食中蕴藏着生活智慧,他的人生态度凝练生活的秘诀;他的词传遍大江南北;提起他人们不自觉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2018-12-18

  • 苏东坡真的旷达
    出现的,那就是“旷达”。这几乎成了东坡的一大标签。这种说法,大抵是受了“大江东去”、“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句的影响,这些作品里面的作者,确实有一种站立在高远之处的气象。然而,这跟旷达好像不是一回事。所谓旷达,是指人对生命中的重大难题,都真切地不放在心上。旷达到了极致的人,是对死亡都不在意。这一方面的典型人物,是庄子。如果说死亡一事至重至大,不宜拿来作旷达的例子,那么起码也要做到:从容应对年华或才能的虚耗,方能算得上旷达。对于一个才士来说,若

    幸福·悦读 2018年9期2018-11-26

  • 苏轼的旷达情怀
    出安然处之、乐观旷达的情怀,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当今的我们应汲取苏轼的洒脱,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难。绽放自己顽强乐观的生命力。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词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按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宏大,意境雄浑。抒發豪情壮志。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词人苏轼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不一样的苏轼,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下面通过

    科技风 2018年17期2018-10-21

  • 苏东坡真的旷达
    出现的,那就是“旷达”。这几乎成了东坡的一大标签。这种说法,大抵是受了“大江东去”、“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句的影响,这些作品里面的作者,确实有一种站立在高远之处的气象。然而,这跟旷达好像不是一回事。所谓旷达,是指人对生命中的重大难题,都真切地不放在心上。旷达到了极致的人,是对死亡都不在意。这一方面的典型人物,是庄子。如果说死亡一事至重至大,不宜拿来作旷达的例子,那么起码也要做到:从容应对年华或才能的虚耗,方能算得上旷达。对于一个才士来说,若

    幸福 2018年26期2018-10-13

  • 苏东坡的旷达人生管窥
    的开阔心胸,他的旷达人生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儋耳夜书》是短篇游记,此篇创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也就是公元1099年。被贬源于绍圣初年苏轼作文讥讽先钥,先贬至惠州,而后又流放到儋州。惠州位于现在的广东省境内,而儋州现在属于海南省。随着年龄的增大,苏轼并没有飞黄腾达,反而官越做越小。那个年代的海南,还是蛮荒之地,甚至比之前因乌台诗案贬至的黄州还要偏远很多。我想无论换了谁,此时都难免会滋生苦闷不得志之感。可恰恰相反,此时苏轼已经接受现实并且心境平静,他开始同另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8期2018-08-24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而这些都基于苏轼旷达的天性和对人生的清醒认识。关键词:苏轼诗词;旷达风格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在经历挫折后会变得悲观消沉、逃避逝世,甚至抑郁而终。可是苏轼一生坎坷,几经沉浮,却从未消沉,而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超然的态度坦然面对一切,并将这种旷达精神融入自己的诗歌之中,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旷达风格在苏轼诗词中的具体体现纵观苏轼的诗词,其旷达风格的体现主要的体现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从精神上得以解脱并充实自己人生的大起大落使得苏轼有着独特的感受,体现在其

    魅力中国 2018年1期2018-07-24

  • 千古中的一人,苦难中的洒脱
    体会苏轼在失意中旷达、苦难中洒脱的文人情怀;(3)养成独立阅读赏析诗词的能力。教学重点:(1)揣摩字词,感受苏轼笔下赤壁的豪迈壮阔的意境;(2)通过联想和想象,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感受人物形象及作者情怀;教学难点:(1)体会苏轼在失意中旷达、苦难中洒脱的文人情怀;(2)养成独立阅读赏析诗词的能力。教学方式与策略1.朗读法:通过朗读,形成学生的原初体验,并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情感;2.赏析法:通过赏析,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感受词境的宏大与词人旷达的情怀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2018-05-14

  • 隐于旷达下的悲戚
    的诗词一向以豪放旷达著称,但是在旷达背后隐藏着的更多是志向得不到实现的苦闷与悲戚。这种悲戚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思考生命真谛,寻求更好人生的探求。他既出世又入世,在达观超然与幽怨无奈中时刻存在的人生中最真实的矛盾。这就构成了苏轼诗词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关键词:宋词;苏轼;旷达;悲戚[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0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期2018-01-31

  • 从苏轼词创作看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词:道家 苏轼 旷达 自适苏轼自少就深受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影响,具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他曾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现实中他却是徒有济世壮志而不能为世所用。他一生漂泊不定、多灾多难,多次因与执政掌权者发生争执而遭受贬斥,甚至被发配至偏远的南荒之地,始终未能施展自身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尤其在乌台诗案后,苏轼侥幸逃脱重罚,被贬至外地担任团练副使,这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经历,发出这样的感慨:“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这也充分反映了他当时报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8期2018-01-24

  • 多替他人想想
    。效法他,不也很旷达吗?(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运用点拨: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就是凶马;见到头和尾长得极像的蛇,就一定会死。这些都是迷信。古时人们迷信,这不奇怪。但是他们能为后来的人着想,这就非常善良了。我们今天也有很多这样善良的人。他们买到了假货,就马上投诉,紧追不舍,为的是不要让其他人再上当;路边下水道的井盖丢失了,他们就守在旁边,为的是提醒后面路过的人不摔跤,直到修理工人来到才离开;他们收到了假币,从来不想再用出去骗人,而是协助抓获犯罪分子……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8期2017-07-13

  • 苏轼与他的旷达精神
    便是面对苦难时“旷达精神”所产生的无边威力。音符谈到苏轼的“旷达”精神,我们先来认识“旷达”:旷达,是人生的一种生命意识、人生态度和人的胸襟格调,即人在面对人生诸多困境时,以旷达通放的胸襟态度超越之,进入一种审美化的人生。旷达是苏轼内心世界中“道、佛、儒”三种哲学思想的融合。我虽然对这三家思想没有很深的研究,但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即修身。而旷达,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生理基础上不断修身,以至心理状态反射到社会行为中的积极反映。“旷达”并非一种

    黄金时代 2017年1期2017-06-30

  • 从苏轼黄州词看他的超旷之路
    无常的感叹,更有旷达人生的体悟,黄州词充分展现了苏轼逐步走出人生底谷,以通达的态度面对现实人生的思想历程。关键词:黄州;惊悸;旷达;闲淡;自然作者简介:刘夕源(1990-),男,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文。[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3前言:乌台诗案以前的东坡个性鲜明,他以激进的态度参与现实政治。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他在《湖州谢上表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2017-05-18

  • 浅析苏轼豪放词的风格
    不仅“豪气”,“旷达”也是并存于苏轼豪放词中的另一风格,除此之外还会常常让人想到“悲壮”二字。关键词:苏轼;豪放词;风格;旷达;豪放一代文豪苏轼,才情奔放,涉猎广泛,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纵观苏轼的一生,共作词三百四十余首,他的词就同他的诗文一样,往往以意为主,任意流泻,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在传统古典文学评论中,苏轼作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山鼻祖和领军人物被广泛认可,古今许多学者也以“豪放”来论定苏词的风格,然而在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2016-11-23

  • 孤云出岫 去留无意
    自然,乐忧两忘的旷达人生态度。关键词:苏轼;旷达;去留无意;超脱中图分类号: I222.8 文献标识码:A 苏东坡被贬黄州之时的词作除了经典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得最广也最受人推崇的便是《定风波》了。苏轼通过沙湖道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平凡处生奇警,表现出超然物外的胸襟,寄寓着顺随自然的人生理想,身处逆境依旧淡定洒脱从容豁达的胸怀气度。一、品读词境———三重词境探东坡优秀的作品往往有多重结构多维内涵,宗白华先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6-02-25

  • 自行车变奏曲
    时候,班里只有李旷达不会骑自行车了,就连弱不禁风的佟小雨也宣布自己用一个下午学会了。就连平衡感有些失调的焦娣娣也表示自己很早就会骑自行车了,“我喜欢风从耳边呼呼吹过的声音。”她像个诗人那样发出感慨。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李旷达,“嗨,你是唯一喽!”同学们总喜欢拿这些说事,比如家里有车的,就好像一心要把班里都普及为有车族,听说谁家新买了车就赶紧拉进组织。他们那劲头,恨不得去解放全世界,眼里揉不得沙子,非把你同化不可。尽管如此,当时的李旷达也不觉得什么。不就是骑自行

    少年文艺 2015年9期2015-09-10

  • 旷达与愁思的天然调和
    。關键词:李白 旷达 愁思 调和引言李白乐观豪迈、青云自致的谪仙形象深入人心,但李诗集中贯穿着一条愁思线索。在《李太白全集》[1]中检索,“愁”字使用了141次,“忧”字41次。此类语汇高频率出现,反映着诗人情绪宣泄的倾向性,折射其真实的生命状态。一、愁思百结的诗歌意蕴李诗愁思首先表现为不遇之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诗仙以“帝师”为职场目标,向往谢安、管仲“天开青云器”(《赠清漳明府侄》),体现了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9期2015-06-10

  • 旷达者得不足慕,失不必哀
    名中国人一向对“旷达者”推举得很高,什么是旷达呢?它的真正含义,一直不明白。就字面上看,旷是器宇宽大,是通晓事理,好像只要有学识、有器量的人就是旷达者啦,那就太浮泛。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起看的人。从前有一位宰相,刚接下相印,便贺客盈门,然而他却在馆壁间题了两句诗:“霜松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刚刚上台就想着归隐。近年来也有一位“部长”,上任时不肯搬进豪华的“部长”公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0期2014-12-01

  • 旷达者得不足慕,失不必哀
    中国人一向对“旷达者”推举得很高,什么是旷达呢?它的真正含义,一直不明白。就字面上看,旷是器宇宽大,这是通晓事理,好像只要有学识、有器量的人就是旷达者啦,那就太浮泛。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起看。一般人见花开了就开心,见花谢了就皱眉,分成二景看。而旷达者是见到花开就想到花谢,合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见起高楼就来祝贺,见楼塌了就来慰吊,分成得失看。而旷达者是在废墟瓦砾

    意林 2014年10期2014-07-28

  • 论苏轼词中的旷达闲适风格的成因分析
    ,展现出了一种“旷达、闲适”的风格情怀。(一)苏轼词旷达闲适情怀的具体表现首先,苏轼词中意境的选取具有旷达高远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其中,“卧看翠壁红楼起”一句,取境大胆奇特

    群文天地 2011年10期2011-08-15

  • 苏词风格漫议
    格:诗化、清雄、旷达。关键词:苏词;诗化;清雄;旷达有关苏轼的词作风格,自宋迄今,评说者难以数计。或宏篇伟制,或片言只语,林林总总可谓尽矣。本文无力再创什么新意,只是泛谈而已。梳理一下前贤的论述,汲取其中的精华,若能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对当前的教学与文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也许不无裨益。谈到苏词的风格,但凡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都会脱口说出“豪放”二字。知道他是豪放派的代表,甚至知道他是豪放派的开派者。词之分“婉约”与“豪放”两大基本流派,起于明张綖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2009-11-04

  • 从赤壁看苏东坡人生
    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为此,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其实他的一生是不平静的一生,但他仍然有李太白那样的超脱,把放迁之地赤壁当作远遁山林,把酒吟诗,修身养性之所,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乐观活着是苏东坡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他并没有因为怀才不遇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当然他对人生困惑过、烦恼过,他不是不懂官场,而是在那个只许说假话的封建官场上,屡屡在关键时刻吐露真言,痛恨那无益的党争,故而频繁遭到贬谪,这正是苏轼的

    当代教育 2009年3期2009-11-02

  • 从秦观前期的儿首词看秦观早年的“旷达
    秦现前期词中的“旷达”。主要由三种方式体现:自然景物的陶冶;历史反思;超现实的游仙主题。选种旷达并不彻底。而是带有某种矛盾与隐忧。这是认识秦观性格及前后期词风转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解读词人心路历程的一把钥匙。关键词:秦观;词;旷达;隐忧中图分类号:1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146—04秦观是北宋婉约词的大家,在北宋中期风格多样的词坛上,秦观独树一帜,延续花间词的风格。写恋情,写风月。然而他将自身人生感伤与传统题材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2009-06-15

  •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旷达情怀
    轼的诗词,探究其旷达情怀产生的渊源,解读其旷达情怀的内涵。关键词:苏轼 诗词 旷达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000年的12位英雄,包括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等,其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是苏轼。《世界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一个中国人的生平,尚属首次。苏轼缘何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关、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但他却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1期2009-05-13

  • 儒道释的结晶与升华
    关键词:苏轼 旷达 儒道释 人格摘 要:由儒而道,由道至释,苏轼深得儒道释三教之真味,熔三教于一炉,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旷达人格,黄州之贬是推动苏轼旷达人格最终定型的契机,乐天、闲适、心安是苏轼旷达人格的具体表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第一章中毫不掩饰他对苏东坡的偏爱:“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8年11期2008-11-14

  • 风轻云淡天自蓝
    为其仰观世事中的旷达开朗。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一个人是有很多积极影响的。当你在逆境中苦苦挣扎时,乐观的态度在这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你振作起来,以坚强勇敢的精神去迎接、挑战困难,使你成为生活的勇士。当你为挫折而暗自感伤时,豁达的心境便会把你从阴影中解脱出来,以“齐生死,等是非”的坚定信念面对失败的过去,使你“扼住生命的咽喉”,不再被命运左右。当你孤独悲凉,跌入低谷时,这些美好的情操会使你正视自己,重新开始,最终成就梦想。“芒呼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08年10期200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