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解剖学视频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探索

2015-06-23 13:56司马学琴胡振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上肢标本

司马学琴,卢 硕,黄 政,胡振武

(1.湖北科技学院 基础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临床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艾氏解剖学视频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探索

司马学琴1,卢 硕1,黄 政2,胡振武1

(1.湖北科技学院 基础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临床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探索艾氏解剖学视频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堂测验的方法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发现艾氏解剖学视频学习结合传统教学的实验组较传统教学对照组有明显优势,随堂测验成绩高于与传统教学对照组,可见应用艾氏解剖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艾氏解剖学视频; 局部解剖学教学; 教学改革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与按机能系统研究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系统解剖学不同,其侧重于人体局部的层次结构,器官位置及毗邻关系的学习。局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各学科尤其是外科学和影像诊断学等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作为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主要通过尸体解剖与观察人体标本,以掌握人体解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局部解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PPT中插入标本和模型图片讲述课本知识,让学生建立大体的结构轮廓,实验课指导学生解剖尸体标本。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往往很难将其中涵盖内容完全用语言讲清楚。学生仅仅凭着老师的讲解、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和图谱上的图片展示,对人体局部层次结构、器官位置及毗邻关系等很难有一个形象、立体、直观的理解,导致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结果往往就是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困倦,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2]。

我校教学督导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契合我校教学改革机遇,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欠佳,我们将对全日制本科教育学生的局部解剖学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将经典解剖学视频——艾氏解剖学部分内容引入实验课程,以教学效果评估为基准,给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创造新机,对省级精品课程局部解剖学的建设提供一些经验。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临床医学11级本科学生220 人,男生104人,女生116人,随机分为两个组,实验组110 人,对照组110 人,实验组及对照组授课教师为同一人。

(二) 实验材料

包括已插入中文字幕的艾氏解剖学视频资料和实验解剖课的尸体,艾氏解剖学视频资料为上肢局部解剖。解剖所需尸体由解剖学教研室提供。

(三)研究方法

实验组:先学习理论课,后观看艾氏解剖学视频资料,最后动手解剖尸体标本上肢。局部解剖上肢理论课的学时为2小时,观看上肢视频资料的时间为1小时,动手操作尸体标本1小时,总共4小时。

对照组:先学习理论课,后动手解剖尸体标本。局部解剖学理论课上肢教学的内容和实验组相同,时间也为2小时,动手操作解剖尸体标本时间2小时,总共4小时。

上肢局解教学中理论授课均由同一教师负责。解剖尸体标本时,同一位带教老师讲解示教标本的重点结构,让学生明确上肢解剖的内容及层次结构。

(四)教学效果考核

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通过随堂测试两组学生对上肢解剖知识的掌握情况。选定试题库中有关本章节的具有代表性的3个问题,分别考察学生对腋窝的构成及内容(30 分)、四边孔的结构(30 分) 、腕管的构成和内容(40分)的掌握程度。以考试成绩来比较教学效果差异。试卷统一由一名教师批阅,总分为一百分。随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两组对各自教学方式的评价。

(五)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分析

(一)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随堂测试成绩时我们发现,3个问题中实验组学生的整体分数高于对照组学生,腋窝的构成及内容、腕管的构成和内容这两题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试总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课堂随堂测验成绩比较如下(见表1) 。

表1 随堂测验成绩(x ± s,n=110)

(二)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如下(见表2)。卡方检验显示实验组在提高学习兴趣、图像真实性、有助于记忆、提高效率各方面都较传统教学法有明显优势(P<0.05)

表2 学生评价教学方式

P<0.05

三、讨论

近年来伴随社会快速发展,民政体系改革也迅速蔓延至基层,导致很多医学院校搜集尸体标本逐年锐减,必然给解剖实验课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课轮转量的增加,造成了尸体标本在实验课中不可避免的损坏[3]。众所周知,艾氏人体解剖学堪称解剖学的经典之作。我们通过网络资源下载了近年来出版的艾氏人体解剖学视频,此视频录像长达960分钟,对全身各局部的器官进行多角度的讲解,画面清晰,配合动画,内容生动,是一套不可多得的解剖学习视频。只是该组视频是国外专家全程用英语讲解,并且没有英文字幕,给广大中国老师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教研室卢硕老师在德国洪堡大学深造学习,就请同行的留学生共同翻译,在当地解剖学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视频的中文字幕插入,这对解剖学教师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本教研室老师反复观看视频,对局部解剖学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对理论课的教学也是一种提高。我们了解到国内尚未有解剖学者将此组经典视频应用于教学,这种尝试不失为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之举。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在教学中应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前沿感受器的作用[4],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可以让学生们获得感性认识,并且可以进一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学者研究发现视听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记忆[5,6]。艾氏解剖学上肢局部解剖视频中的标本是没有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力图最大程度展示标本真实度,运用了最娴熟的技术解剖。罗伯特·阿克兰教授循序渐进地运用反向操作法,由骨骼到精细的神经血管,强化了结构内容。因此这些学习了经典视频的实验组学生,与没有参加学习的对照组相比,实际操作解剖尸体上肢有条不紊,结构显示清晰。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艾氏解剖学视频在我校局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属初期,也有一点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如何应用在局部解剖学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我们还需要立足于发展和完善省级精品课程局部解剖学的建设, 建立解剖学视频资源库,发挥更为明显的优势, 才能真正地做到深入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

[1]戴景兴,沈志勇,刘晓静,等. 适时调整教学实施方案以提高局部解剖学教学质量[J]. 解剖科学进展,2011,17(5):506~507.

[2]姚惠云,黎浩忠,徐达政. 系统解剖学自主学习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当代医学 ,2014,33(6):118.

[3]苏略,马立新,宋晓原,等.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解剖学杂志,2007,30(1):91.

[4]翟浩,徐国. 对组织学课程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育价值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17~18.

[5]曾展鹏.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多媒体实践[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8 (1):35~37.

[6]关晓伟,李敏,丁炯,等. CAI 课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解剖学杂志,2005,28(1):118~119.

2095-4654(2015)02-0190-02

2014-11-29

湖北科技学院第六期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310927025)

G642

A

猜你喜欢
解剖学上肢标本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