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

2015-06-23 16:22黄桃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增长率收益率收益

黄桃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

黄桃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学生个人高职教育的收益与高职教育投资成本的比率。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是学生个人因为参加高职教育学习而增加的收益。学生个人高职教育的成本包括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经过计算与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是值得的,其收益率具有前低后高的特征。影响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最主要的因素是高职教育收益增长率,提高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收益率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对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则需要提高学生个人的基期收益率。

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基期收益率;收益增长率

对教育的经济属性虽然有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人都认同教育是一项投资活动,高职教育的投资属性更加明显。既然是投资就存在着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确认问题,就有投资是否值得的判断。回答这一问题的核心指标就是投资收益率。如何确认高职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内涵

1.高职教育投资。投资是人们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而放弃对现时资源的消费。在投资活动中放弃的现时资源消费就是投资的成本。从宏观来看,高职教育投资是全社会为了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本而投入高职教育的各种资源代价。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学生个人(包括学生个人及其家庭,以下简称学生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其中政府和学生个人是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投资只是补充。因此从微观来看,职业教育投资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和学生个人投资。政府对高职教育投资是政府为获得人力资源向高职院校及相关机构投入的各种资源。学生个人对高职教育投资是指学生个人为了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与收益,参加高职学习而投入的资源。本文研究学生个人的高职教育收益率,不再讨论宏观的高职教育投资和政府的高职教育投资。

2.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率是学生个人高职教育的投资收益与成本的比率。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成本包括为参与高职教育学习而投入的各种资源,也包括因为参加高职教育而放弃的收入。前者是实际成本,后者是机会成本。学生个人的实际成本主要是指个人参加高职教育学习而支付的学费、书本费等。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个人在高职学习期间花费的生活费、住宿费、通信费、差旅费等费用,不应计入学生的高职教育投资成本中。因为学生个人即使不参加高职教育学习,也需要花费这些费用。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因此学生个人参加高职教育学习而放弃的收入,应该计入高职教育的投资成本中,虽然这笔成本无需付出实际的资源。

学生个人职业教育的收益,是指学生个人因参加职业教育而获得的收益。收益是个人劳动的报酬。不论是否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成年人都会参加劳动而获得收益。因此不能直接将学生个人毕业后的工资收入作为职业教育的收益,而应将因参加职业教育学习而增加的收入作为职业教育的收益。

此外,学生个人的职业教育收益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的增加,还表现为思想品德、社会声望、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精神性收益。

二、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量

投资收益率的计量,就是计算投资收益与成本的比率。准确计量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是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效益的需要,也是学生是否参加高职教育的决策需要。

1. 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收益的计量。如前述,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是学生个人因为参加高职教育学习而增加的收益。需要计量的是两个变量,参加高职教育后的收益、未参加高职教育的收益。

高职教育投资的收益=参加高职教育后的收益—未参加高职教育的收益。

参加高职教育后的收益,是指一个高职毕业生的收入。收入存在个体差异,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取高职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作为参加高职教育后的收益。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统计,2013届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940元。 未参加高职教育的收益如何确定?现阶段并没有一项专门针对未参加高职教育收入的调查统计。可用的数据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收入等。笔者认为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收入作为未参加高职教育的收入比较合适。因为未参加高职教育的高中或者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相对简单的生产操作,即操作工、服务员等,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工作方式比较接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来源既包括工资性收入、也包括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仅就工资性收入而言,也是各种岗位工资收入的平均数,非常复杂多样。许多收入是未参加高职教育的青年人不可能获得的。2013年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平均收入为2737元,增长9.8% 。

另一个问题是投资收益率指标在评价项目时,一般用于投产后收益比较均衡的投资项目。高职学生毕业后的收入增长速度很高。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高职学校学生毕业三年后相对于半年后的月收入均翻了一番,年均增长38% 。当然,一个人的收入长期保持38%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想象的,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内的收入高增长的原因还可能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收入较低的缘故。

如果我们用当年城镇在岗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进行替代修正,可以算得参加 高职教育的收益增长率为19.09%。这个数据比同期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率12.85%高6.24个百分点,与股份合作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增长率接近。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是比较正常的。它反映了国家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一线员工收入水平的政策要求,也说明了高职毕业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价值。

表1 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月收入

表2 2008——2013年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增长率

与此同时,未参加高职教育的人员收入也会不断增长。我们可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作为未参加高职教育人员的收益增长率,因为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新增就业人员主要在城镇就业。我国自2003年至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为11.87% 。

两者收入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两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也意味着高职教育收益不断增长。在表3 中,笔者以2013年的收入为起点,以参加高职教育和未参加高职教育各自的收入增长率为基础,向后推算10年,得到高职教育收益平均增长率为

表3 高职教育收益推算表

2.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成本的计量。学生个人高职教育的成本包括两部分,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在我国现行体制下,高职教育的实际成本主要是学费,是由政府定价的。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高职院校略有不同。如湖北规定公办高职院校除艺术专业外,学费标准均为5000元/年,民办高职院校学校可上浮30%。与之相邻的湖南则规定文科专业为3500元/,理科专业为4200元/年,民办高职院校则一校一核定,各专业的收费标准均不一样。除学费外,学生个人付出的实际成本还有书本费、考证费用等各种杂费。据调查,在湖北省书本费约为1500元,考证费用平均约为1000元,两项合计共2500元左右。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算出,一个在湖北公办高职求学的学生个人实际成本共计17500元。

机会成本则是学生放弃就业而放弃的收入,也是学生因为选择接受高职教育的损失。我们可以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收入作为高职教育的机会成本。按2013年收入和增长水平计算,高职教育的平均机会成本第一年32884元,第二年为32884×(1+9.8%)=36106.63(元),第三年为36106.63×(1+9.8%)=39654.08(元),三年合计机会成本为78664.71.

3.学生个人高职收益率的计量

在收入匀速增长情况下,根据资本资产定价原理,投资收益率等于基期投资收益率与收益增长率之和。以一个在湖北公办高职院校求学2013年毕业的高职学生个人为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其高职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为46.63%,即

三、结论及推论

从以上分析过程和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是值得的。46.63%,接近2013年中国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公司(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47.5% )的收益水平,高于第二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45.2% )的收益水平。也就是说,这个投资收益率是非常高的,学生个人对高职教育投资是值得的。这也证实了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2.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具有前低后高的特征。学生个人高职教育的收益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基期收益率,二是收益增长率。在上述46.63%的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中,基期收益率仅为2.23%,收益增长率为44.30%。基期收效率低,是因为高职毕业生在工作的初期处于学徒地位,尚不能独挡一面的工作。这也是高技术技能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一旦高职毕业生熟悉工作环境和要求,他就能迅速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实的工作能力,其工作效率和个人收入均能迅速增长。高职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在三年内翻了一番,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高职教育总的投资收益率高,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导致的学生个人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与此同时,外出务工人员始终只能凭体力和简单技能工作,其收入只能缓慢增长。高职毕业生与普通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差距也就此拉开,显示出高职教育巨大的投资收益。

3.影响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最主要的因素是高职教育收益增长率。影响投资收益率的直接因素有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成本,高职毕业生毕业时的收入水平、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高职教育收益增长率。但前三个因素只影响基期收益率。基期收益率在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总额中占比很小,只有4.78%。影响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最主要的因素是高职教育收益增长率,影响力超过95%。高职教育收益增长率如此之高,有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初期收入水平较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高职毕业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4.提高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收益率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对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由于高职教育收益增长率是决定高职教育收益率的最主要因素,高职毕业生对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又是决定高职教育收益增长率的根本原因,因此提高学生个人高职教育收益率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学生对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其所学专业、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符合产业发展要求,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能够适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挑战。

5.提高基期收益率对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非常重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十几年来公众对高职教育有很多偏见,认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是低档次的。产生这种认识,一是因为高职教育的招生分数低于本科院校,二是因为高职教育的基期收益低于本科院校。高职教育收益的增长率,在这十几年的历程中还来不及广泛验证,没有被公众所接受。当前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声誉,关键是提高学生个人的基期收益率,让大众了解虽然高职教育的录取分数比本科低,但毕业生的收益却不比本科低。提高学生个人基期收益率,要求高职毕业生成为市场紧俏的人才,一旦就业时就能独挡一面的工作。这实质是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政府控制高职教育的规模,避免高职人才供过于求;二是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即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培养环境与生产环境无缝对接;三是要求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真正掌握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需要的说明的是,本文所探讨的学生个人高职教育的收益率均是基于平均数据计算的。现实中,每个学生的成本和收益均有所不同,个别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也会高于高职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就学生个人而言,提高高职教育的收益率需要学生个人不断控制高职教育的成本,如正确选择学校和专业、科学规划考证、节约生活费用等,更需要学生在校期间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自身对产业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1]范静波. 教育收益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J]. 当代教育科学,2013(19).

[2]徐双双. 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个人教育收益率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05.

[3]王文龙.赵妍. 农村读书无用论:理性的理性[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4]张春蕾. D.B.翰斯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9.11.

[5]杭永宝. 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06.

[责任编辑:吴祝平]

F830.593

A

1672-1047(2015)04-0090-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5.04.23

2015-07-11

湖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研究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G2012A002)。

黄桃红,女,湖北麻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增长率收益率收益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6年10月债券平均久期、凸性及到期收益率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债券平均久期、凸性及到期收益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