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僭主:《君主论》与《希耶罗:论僭政》的对勘*

2015-06-24 14:26刘训练
学海 2015年3期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施特劳斯

刘训练

驯化僭主:《君主论》与《希耶罗:论僭政》的对勘*

刘训练

施特劳斯最早指出,色诺芬的著作对于马基雅维利而言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具体到《希耶罗:论僭政》,可以发现,《君主论》与《希耶罗》之间不但存在文本上的直接关联,而且它们在“驯化僭主”这个议题上有着类似的思路:借助“荣誉”与“荣耀”的中介来引导、驯化僭主的行为,使之成为君主。通过这种对勘可以发现,在马基雅维利与古典传统之间,有着比施特劳斯学派的论断更为复杂、多面的关系。

施特劳斯 马基雅维利 色诺芬 僭主 君主

在关于马基雅维利的诸多争论中,马基雅维利与西方古典传统之间的关系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①事实上,熟悉马基雅维利生平的人都知道,虽然马基雅维利没有上过大学,可能不懂古希腊语,但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他早年接受过严格的人文主义训练,具有深厚的古典学修养。②本文拟通过《君主论》与色诺芬《希耶罗:论僭政》在文本和义理两方面的对勘来探讨马基雅维利对色诺芬的借鉴与重述,以此窥测马基雅维利与古典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

虽然在施特劳斯之前曾经有学者指出过,马基雅维利与色诺芬之间具有某种文本上的联系,③但这个问题直到施特劳斯那里才变得突出起来,并且在施特劳斯本人的学术思想发展中居于特殊的地位。

众所周知,在古典作家当中,施特劳斯对色诺芬一直情有独钟:1948年施特劳斯出版了第一部以疏解古典作品为形式的著作《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而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又完成了对色诺芬四部苏格拉底作品的疏解(即1970年的《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和1972年的《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并且他生前写下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讨论色诺芬作品的(“色诺芬的《上行记》”)。④

另一方面,施特劳斯对马基雅维利也有着集中的关注,而这种关注正是从他注疏色诺芬《希耶罗》的那本《论僭政》开始的,此后,马基雅维利的名字便频繁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并被日渐确定地视为现代政治哲学的肇始者。事实上,施特劳斯一生中篇幅最大的专著就是《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而他为他与克罗波西合编的《政治哲学史》第二版所撰写的“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还被他收录为临终前编订的最后一部文集《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的最后一篇正式论文。⑤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1958年)成了施特劳斯出版的最后一部讨论现代政治哲学的专著,此后他便彻底转向了古典(古希腊)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似乎向我们表明,对马基雅维利的研究完成了他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审视和思考,之后需要做的只是一些补充和完善,不再需要长篇大论了”。⑥当然,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肇始者,马基雅维利肯定不会消失在施特劳斯的“古今之辩”视野中,而在他晚年出版的两部有关色诺芬的著作中,马基雅维利都成为理解古典政治哲学的参照系。

在《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中,施特劳斯明确指出,在《希耶罗》和《齐家》这两部作品中,“色诺芬尝试了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一方面,是最初由武力和欺骗建立的仁慈的僭政,另一方面,是将要变成纯粹理财学的经济学。通过前一种尝试,他为马基雅维利铺平的道路;通过后一种尝试,他为马基雅维利以后的某些思想家铺平了道路”。⑦在《色诺芬的苏格拉底》中,他提到:“为将之道要求在正派和卑鄙之间谨慎的转换,这个观点离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并不遥远,后者认为,政府要求在道德上的美德和凶德之间谨慎的转换”。⑧

由此,有学者指出,施特劳斯似乎否定了他之前的两个观点:一是马基雅维利与古典政治哲学的区别之一在于他处理极端情况,而古典政治哲学处理的是常态——但色诺芬已经开始探讨“极端情况”;二是马基雅维利的开创性主要在于他对古典德性的拒斥,而色诺芬已经出现同样的倾向,所以,马基雅维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继承了古典政治哲学中的教诲。⑨显然,这里牵涉的问题太多、太复杂,我们暂不做进一步的评论,但本文最后会回到马基雅维利与古典政治哲学的关系这一基本论题上来。

基于上述双重关注,施特劳斯发现,在所有的古代作家中,马基雅维利对色诺芬最为倚重:“他提到色诺芬著述的次数,比他提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的次数的总和都更为频繁,比他对于李维以外的任何作者的提及都更为频繁。……与此同时,在马基雅维里的心目中,色诺芬也是为他质疑想像中的君主,最为接近于铺垫了道路的作者”。⑩

如果我们细致地对勘《君主论》与《希耶罗》,可以发现,两者之间至少存在以下几处直接的文本关联:

不过,在这种文本的相似性之外,《君主论》与《希耶罗》还存在着更深层的关联,亦即它们在“驯化僭主”这个议题上的类似思路。

在《希耶罗》中,色诺芬遵循了这样的论证程序(这里暂不讨论施特劳斯提出的另外一些更复杂的问题):首先,在西蒙尼德用来诱导希耶罗比较僭主生活与平民生活的“指标”上,除了视、听、吃、喝以及性等身体的快乐之外,还有权力、财富、安全(包括其反面战争)、友谊(被爱)和荣誉,此外他也提到了快乐和幸福(对话的第一部分I-VII,属于“病理学”)。其次,按照西蒙尼德给希耶罗的建议,僭主要想避免其不幸,不必放弃权力,但他必须以个人的权力、财富服务于公共利益,服务于所有公民的安全、财富,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财富、真正的安全、臣民的爱和友谊、荣誉(对话的第二部分VIII-XI,属于“治疗学”)。

关于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的意图,学界有太多的争论,但有一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这本书总体上仍然属于西方源远流长的“君主镜鉴”传统,而色诺芬的《居鲁士》和《希耶罗》正是这个传统的滥觞。在“君主镜鉴”传统中,教育或者说“驯化”僭主是应有之义,正是在这个议题上,马基雅维利表现了他对色诺芬思路的借鉴。

在《君主论》第6章中,马基雅维利在胪列“以自己的力量与德能获得王国的新君主”如摩西、居鲁士、罗穆卢斯和提修斯——他们都是值得仿效的伟大人物和最卓越的人——时,强调他们获得和享有“权势、安全、荣誉和幸福”,同时还提到他们利用自己的德能,发现机会,使得“他们的祖国也由此声威显赫,变得极为繁荣昌盛”(这是《君主论》中少数使用“祖国”概念的地方之一)。

结 语

①少数专门探讨马基雅维利与古典作家之间关系的论文,参见笔者组译的专题“马基雅维利与古人”,载《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②参见布莱克的相关综述,Robert Black, “Machiavelli, Servant of the Florentine Republic”, in Gisela Bock, Quentin Skinner and Maurizio Viroli eds,MachiavelliandRepublican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③参见A.H.Gilbert, Machiavelli’s Prince and its Forerunners,ThePrinceasaTypicalBookdeRegiminePrincipum, Duck University Press, 1938, Index。

④参见施特劳斯《色诺芬的苏格拉底》“中译本前言”(彭磊),高诺英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⑤参见刘玮《马基雅维利与现代性——施特劳斯、政治现实主义与基督教》第1章“施特劳斯的马基雅维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本文此节的写作受惠于此文甚多,特此说明和谢忱。

⑥⑨参见刘玮《马基雅维利与现代性——施特劳斯、政治现实主义与基督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20页。

⑦施特劳斯:《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杜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3页。

⑧施特劳斯:《色诺芬的苏格拉底》,第53页。

⑩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465页。

〔责任编辑:成 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项目号:13&ZD149)子课题“意大利政治思想史”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政治文化传承与政治文明建设)培养计划资助。

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073

猜你喜欢
马基雅维利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
《权力艺术:马基雅维利评传》
不想做个追随者
施特劳斯论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
不想做个追随者
维利床下有鬼
君主之鉴*
——《君主论》献词隐义的分析
对马基雅维利的重释:基于《曼陀罗》的文本分析
一穿衣服就昏厥 二十二岁仍赤身
马基雅维利军事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