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闹”有“静”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5-06-25 14:33李拾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语文

李拾妹

[摘 要]

活泼热闹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安静的课堂对引发学生思考、深度理解教材也十分有效。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应是有“闹”又有“静”的,两者相互平衡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动静结合;策略

课堂教学需要“闹”,也需要“静”。但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闹”,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安静”,当“静”之处应“静”,当“闹”之处应“闹”,只有将“闹”与“静”的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对语文课堂“静”与“闹”教学实践及体会。

一、课前导入要有“闹”有“静”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阶段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大好时机,但是近来很多教师都只注重于兴趣的激发,利用多媒体精彩的声色效果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与课文衔接的时候处理得不是特别好,使得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之前的动画效果之中,学习效率反降不升。笔者以下以音乐导入为例,示范如何让课前导入有“闹”又有“静”。

(一)音乐带动情绪

音乐以其韵律、曲调、节奏等可营造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氛围,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方式。而且非常容易带动人的情绪,联想出相应之景,与乐者达成情感相融。因而,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选择用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渲染气氛,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如《伯牙绝弦》这一课就是很好的利用范例,教师为学生播放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符的律动中仿佛看到巍峨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为乐者精湛的琴艺啧啧称奇。同时再配上动画,一名琴师认真抚琴,一名樵夫专注倾听,两个人在琴声悠扬之中灵魂仿佛达到了重合。学生们在欣赏音乐和这一帧帧的画面时,身体虽是静止的,但是思维却是活跃的,由景生情,逐渐进入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境界中,为正式学习课文做好情感准备。

(二)提问引入文本

学生的情绪已经到位,但是如果这时候没有来得及抒发教师就直接进入文章学习的话,很多学生的思维都会仍然停留在对乐曲的欣赏之中,继续回味联想到的事物。所以,这时教师不妨空出一些时间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再顺势提问将学生的感悟力转化为好奇心,引入文本教学。在学生们充分抒发了自己对《高山流水》的听后感之后,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听说作者因为这首曲子而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知音。而‘知音这个词也就出自于这个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知音是谁吗?”由此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材文本的阅读中去,在阅读中去寻找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教师在课前导入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节奏,将声色激趣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导入的有效性。

二、文本阅读要有“闹”有“静”

(一)朗读感悟,与文章建立联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作用,朗读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结构,还能渐渐培养出语感,在平常的说话和写作中体现出来,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多读有助于加深文字在其脑海中的印象,背诵篇章需要读,品析语句也需要读,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为学生们播放课文的朗读示范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跟读,尤其是诗歌类的课文,如《清平乐·村居》《我想》等,让学生模仿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进行,如《两小儿辩日》《半截蜡烛》等,不仅能增加课堂朗读的趣味性,也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锻炼掌控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默读沉思,与文本深入对话

朗读是动,默读是静,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需要琅琅书声来品析文本,也需要似金沉默去沉淀智慧,只有两者间达到合理平衡,课堂才会呈现理想的状态。当前许多专家都呼吁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先大声朗读再默读静思,与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交流,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默读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提高其独立思考感悟的能力。默读更多的是指用心看,不仅要看课文内容,还要看写作意图、写作技法、感情抒发,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品读文章。如在《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中对石猴的行为动作有这样一段描述:“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其中所用的这些动词都是十分考究的,值得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些动词进行细致研究,看是否能够想到更好的词进行替换,并要说出好在哪里。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词积累下来,在今后的写作或是口语交际之中用上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朗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朗读固然重要,但默读也同样不可或缺,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所以字字句句都得交由心灵去默默感应。它们就好像是鸟的双翼,少了任何一只羽翼就无法起飞。学生在朗读和默读的交替进行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从粗到细,才是阅读的全部过程。

三、小组活动要有“闹”有“静”

(一)表演时要注意观察

表演活动是对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检验,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因而在每单元的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自由选择本单元中的课文进行改编再创造,编排出一出出的短剧,作为每单元的汇报演出。剧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还原,如《学弈》《半截蜡烛》等;也可是对文章的故事续写,如《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滨逊漂流记》等;也可以是由课文所联想到的故事,自己重新仿写一个类似的故事,如《詹天佑》《山中访友》等。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蕴含了思考和再造的过程,没有静态下的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智慧的生成,更不可能有学生的自我成长。所以在表演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说服和磨合,写出新颖又吸引人的剧本。而在表演时,其他的小组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为其打分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同时也在观看别人表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得到启发,达到互取所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讨论中要注意倾听

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人表现意识比较强,在讨论时常常是各说各的,只表达自己所想到的就算完成了讨论的任务,而根本不去听别的同学都说了什么,没有真正达到我们开展讨论所要达到的“思维碰撞”的目的。要知道,在课堂上暂时“无声”有时反而胜过“有声”,学生的凝神倾听绝不是思维的枯竭与沉寂,恰恰是在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启示、旧文新解的好机会。因而教师要在课堂讨论时做好引导和监控,让每一组的小组长和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和发言内容,避免对同一个问题的重复多次讨论,并能够在有同学抛出新问题、新观点时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和解决,在这样的模式下保证讨论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只有在热闹与静默中谋求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热闹中爱上学习、在静默中深化学习。基于此,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创新模式,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1]张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赤子(中旬),2013(8).

[2]顾颖.小学语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