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走向创新

2015-06-27 15:41何亚涛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熟能生巧句式习作

何亚涛

曾经在“天涯论坛”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宿命》引发网友的一场争论:模仿还是抄袭?因为这篇文章与李东宇在2007年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情节相似。笔者认为,尽管考生的作文与原文情节类似,但其语言风格与文章结构并不相同,应属于“创造性模仿”。并非笔者对学生宽容,而是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借鉴一些优秀文章,是习得写作方法、技巧的一种手段,是实现从“模仿”到“创新”转变的必由之路。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从而实现破茧成蝶呢?

一、学会模仿:由句到篇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的模仿对象,研读教材,可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体验生活、提炼主题的方法。选入教材中的课文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美在语言表达上,有的精妙在自然段落的衔接上,有的出彩在全文的选材立意上……教师要因文而异设计仿写练习。

指导学生学会模仿时应由句到篇。

1.仿句式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典型的句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句式的特点,让典型句式成为学生言语实践的元素,从而催生出学生新的言语作品来。《大江保卫战》中有许多句式整齐的句子,我先采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其特点,体会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为什么选用这种句式来表达。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学了课文,你们眼前是不是浮现出了那一幕幕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场景?你们有话想对解放军叔叔说吗?请你以“解放军叔叔,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尽可能用上一句或几句句式整齐的句子。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铮铮铁骨方显男儿本色,默默奉献创造人间奇迹。洪水打不垮,巨浪撞不倒,你们是中国的巨龙!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国家财产,岂怕辛苦和受伤!你们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2.仿修辞

小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平铺直叙,不能灵活运用修辞方法。教师利用课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典范语段,引导学生仿写,往往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二泉映月》一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将写实与想象结合起来,写出了阿炳琴声的美妙。我让学生根据这一经典片段进行仿写,描写六一文艺表演。有学生写道:“何炎站立在舞台中央,一手托琴,一手持弓,身体微侧,眼睛微闭,沉醉在乐声里。那弓在琴弦上来来去去,从琴弦上流淌出了美妙的声音,一会儿如长江之水波涛汹涌,一浪接着一浪,涌向远方;一会儿如泉水淙淙流淌,似乎在向我们倾诉着什么……”

3.仿描写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叙述多,描写少。向课文学习,可以学到不少描写的技巧。《理想的风筝》中描写刘老师追放风筝的段落里,作者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让刘老师的坚强形象跃然于我们眼前。我让学生仿照这个片段进行动作描写,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妈妈对“我”的照顾:“妈妈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汤勺,在碗里轻轻地搅动着,热气慢慢上升,模糊了妈妈的眼镜。她盛了半勺汤,小心翼翼地递到嘴边,抿了抿,皱了皱眉,又凑到碗边,轻轻地吹着气……”《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扫路人的外貌描写,《爱如茉莉》中的环境描写,《云雀的心愿》中的对话描写……都是学生学习描写的好材料。

4.仿结构

对小学生而言,只模仿教材的语言还不够,还需模仿文章的结构。教师设计读写结合能为学生模仿文章的结构提供训练场,使学生习得结构文章之技巧。如教学完《天安门广场》,我让学生按方位顺序介绍学校、教室,学生一改以前表达的杂乱无章,文章内容变得井然有序。学习《燕子》后,可以让学生按照“外形—生活习性—活动场景”的结构来介绍一种小动物。这样的仿写,内容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有话可说;运用的是课文中学到的表达的结构,有例文可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习得的快乐、进步的喜悦。

二、学会比较:由易到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读写技法的要求一目了然。学生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领会写作的基本规律,由起初的模仿到借鉴再到逐渐创造,有序列、螺旋上升地形成写作技能。现在有些版本的教材在习作的安排上虽然注意了与生活的联系,但似乎忽视了与阅读的关联,使得原本就潜藏于教材之中的读写结合要求更加难以捉摸。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会发现、总结、比较表达手法,从而习得表达技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反思能力,指导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比较,须由易到难。

1.同类课文的比较

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已有意识地将同类课文编成一个单元,教师应洞悉编者的意图,充分加以利用。比如教学《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运用的写作技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为何会有不同?开头和结尾,叙述和描写,详与略方面各有什么特色,哪些方面是值得借鉴的?这样反复比较,学生就能走近作者、编者,走进文本,深入透彻地理解表达技法,教材就能发挥“1+1>2”的作用,学生习得作文技能自然事半功倍。

2.自己的习作与课文的比较

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练习与课文同类别的作文题。习作后,教师为学生创设二次学习的情境——作后读,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课文进行比较,然后进行修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三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学完这个单元,我布置学生围绕主题“爱”习作。习作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作者均花了少量的笔墨写景,目的是什么?你的习作中的景物描写,是根据什么?通过比较,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更在方法的运用上积累了经验,为从模仿走向创新奠定了基础。

3.学生佳作与课文的比较

课文只是一个范例,许多课文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感到有距离感,影响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学习。但学生佳作就不同了,它描写的是学生身边的人,讲述的是学生身边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与地域特色,学生有亲近感。通过学生佳作与课文的比较,学生可以找到习得课文写作技法的捷径。学生佳作在学生和课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学生佳作的榜样示范下,学生很容易就能习得课文的表达方法。另外,学生习作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即使是一个闪光点,也不能忽视。这对于学生的习作创新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三、学会创新:由扶到放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模仿中学到的技巧、对比中得到的启示融会贯通于笔下,而成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呢?笔者认为:一是多练,熟能生巧。写作技能不是一学就会,用一两次就能成为自己的本领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训练场,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熟能生巧。“巧”是一种变化,就是创新。二是写“真”,写真实的事。用学到的方法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就不是简单的模仿了,而是迁移,好的迁移也是一种创新。

指导学生学会创新,须由扶到放。

1.读写结合,做好微创新

学生平时读书一般都缺乏明确的思维指向,虽然看了不少的书,但写起作文来还是感到困难。读写结合,由于指向明晰,是学生习得写作技能的好方法,也是引导学生走向自能作文之路的重要桥梁。读写结合中,学生可以盘活词语,习得语言,模仿句式,练习写法;可以扩写、续写、同题同作……虽说其离不开读,写作的自由度不大,但戴着镣铐一样能跳舞。学生的习作不可能千篇一律,还是能产生创新的火花,这就是微创新。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影响,微创新间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教师引导得法,会让它们燎原。

2.举三反一,熟能生巧

写作技能不是一两次的练习就能掌握的,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准确运用。一题多作,举三反一,是训练学生掌握一种写作技能,进而熟能生巧的好办法。一题多作,可以同材料异主题,训练学生的立意能力;可以同主题异材料,训练学生的选材能力;可以同材料异方法,训练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同方法异材料,反复运用,熟能生巧……学生在一题多做的过程中,运用写作技能的准确程度会越来越高,这就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读写结合、一题多作中习得的写作技能,只有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学生才算是从模仿走向了创新。创新是一种主动行为,需要是创新的动力。学生写周记、日记,是训练其将习得的写作技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成这种飞跃呢?我的做法是编辑班级作文报,刊登学生的周记、日记,被选中的稿件由学生自己写简评。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从选材、立意到结构文章、组织语言,对同学都有莫大的启发。这就形成了班本化的作文教材,也是学生自由驰骋情思、发挥写作才华的阵地。

引导学生在作文学习中从模仿走向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整体规划,逐步落实,就能促成学生破茧成蝶。

猜你喜欢
熟能生巧句式习作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熟能生巧
漫话成语
熟能生巧
特殊句式
习作展示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