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写(画)下来”点个赞

2015-06-27 15:41戈春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金字塔笔墨埃及

戈春华

特别喜欢听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因为他的语文课“简约而深刻,扎实而灵动,朴素又充满智慧”。他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值得细细咀嚼和学习。

利用假期,我找出薛老师在“现代与经典”观摩活动中执教的《匆匆》和在我校举行的特级教师展示课中执教的《埃及的金字塔》录像课,又认真学习了一遍。从无意到有意,我发现有一个词语在他的课堂语言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写(画)下来”。

教学过程中,薛法根老师时不时对学生提出要求——“写(画)下来”。这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却是耐人寻味。

“写(画)下来”,针砭了教学时弊

放眼身边的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学生在整节语文课中动手少甚至不动手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们眼看了,嘴动了,脑也思了,可是动手圈圈点点,画画写写的学习行为还是很少。而事实上,语文课堂上让学生经常动手“写(画)下来”,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避免部分学生端坐听讲,貌似专心,实在“神游”的现象。“写(画)下来”,最终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扎实。“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它强调了“手脑并用”的作用,强调了“用手”的重要性。“写(画)下来”恰是“用手”的具体落实,它定能为实现教学中的一次次创造服务。

“写(画)下来”,彰显了课标精神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随时动手“写(画)下来”,恰恰是获得积累的好手段。正如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蕴含的道理,“写(画)下来”会记得牢固,也为今后对知识点的反复记忆创设了条件。

“写(画)下来”,贯彻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指导思想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倡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事例很多,最为典型的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水浒传》。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你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写(画)下来”,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具体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又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写(画)下来”,为今后高年段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学毕业,学生将迎来初中、高中的学习,而及时做好学习笔记是初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结果。从小学中高年级起,让学生经常练习“写(画)下来”,就可以逐步培养做学习笔记的习惯,这为今后的学习“预设”了学法,打下了基础。“写(画)下来”,体现了小学与中学学习的有效衔接。

那么,语文学习过程中,怎样的地方需要“写(画)下来”呢?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这样的话:“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关键点是:学生自己读不懂、读不到、容易失误的地方。”我觉得,也恰恰是这样的地方需要留下“写(画)下来”的痕迹。

在课例《匆匆》和《埃及的金字塔》中,我发现薛法根老师是在以下这些地方提出“写(画)下来”的要求的。

1.易错处

指学生学习中由于知识有限暴露出来的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词语,有个学生在说到“摩天大厦”时,只画了“大厦”(“厦”是生字),老师要求大家将整个词语完整地画下来,并且展开讨论,理解“摩天”与“大厦”的密切关系。

2.疑难处

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有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点拨。与此相关的收获,学生或许听懂了,但未必记得住,有必要让学生写下来,一个词语,一句短句都可以。

如学习《埃及的金字塔》第5自然段有关金字塔的建造部分时,引导学生注意“据说”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这部分属于“推想”(“推想”写下来)。随后教师补充了另外几种建造金字塔的“推想”,让学生思考:关于金字塔的建造,传说有好几种推想,课文为什么不写别的而选写文中的这种呢?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结尾,从而体会到这个材料是为体现文章的中心——赞扬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勤劳”和“智慧”写下来)服务的。

3.用词精当处

指语句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精准的关键词语。如《埃及的金字塔》中“有人估计”“据说”等词语的出现,使意思的表述科学合理。对这类词语,老师要求学生“写(画)下来”,这对学生平时写作时锤炼词句无疑是有效的引导。

4.语言形象处

知识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就在平时,就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薛法根老师深谙此道,所以遇到需要让学生深刻感悟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就叫学生“写(画)下来”,不惜时间引导领会和感悟。如《埃及的金字塔》中的“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以拟人的手法,形象描绘了金字塔的宏伟外形,自然要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悟一悟。

又如《匆匆》一文中很多的叠词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教师不但引导领悟,而且要求及时动手加以记录。“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句中“轻轻悄悄”(画下来),仿佛能捕捉到太阳的“声音、姿态”(写下来);“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中后一个“赤裸裸”(画下来)包含的“一事无成”(写下来)的意思;“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中“白白”(画下来)隐含的“后悔、惆怅、不甘心、自责”(写下来)的复杂感情。

5.写法习得处

《埃及的金字塔》是说明文,学习巩固说明方法是本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相应记录下“条理”“列数字”“打比方”等关键词语,使学生对说明方法印象深刻。

《匆匆》一文中,散文诗语言的优美得以充分的体现。如一系列叠词的“节奏感”(“节奏感”写下来)。又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一组优美的排比句(“排比”写下来)。再如 “挪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画下来)这一组动词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日子”的过去如此匆匆。

除此之外,薛法根老师要求“写(画)下来”之处还有很多,如揭示文章中心的地方,对教材有自己批判性看法的地方等。

在《薛法根老师的教学诀窍》一文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薛老师的课堂里,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是一个大杂烩,听写在里面,生字抄写在里面,造句在里面,片段练习在里面,回答问题在里面,老师讲的笔记在里面,学生思考的痕迹也在里面。薛老师要求学生思考必动笔,面对每一个问题,你只要一有思考,就得首先把你思考的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如果你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你首先就得在笔记本上写出三个词语概括要点。薛老师说这叫‘用核心词提炼思维’。”

看来,薛法根老师在公开教学展示中“写(画)下来”的要求,也是他日常教学要求的真实写照。

“写(画)下来”,让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薛法根老师语),我不禁要为它点个赞!

猜你喜欢
金字塔笔墨埃及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Great Vacation Places
海底金字塔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笔墨厨神
埃及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
埃及两车相撞至少8人死亡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