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15-07-01 22:48李铭张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

李铭??张颖

〔关键词〕人生规划教育;课程自我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

人生规划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生规划意识,增强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高中生的人生规划,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心绘制自己的人生蓝图,挖掘自己的潜能,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据哈佛大学商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对哈佛大学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0%的学生具有详细的人生规划,70%~80%的学生只有简单的规划,而10%~20%的学生则没有规划。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追踪反馈调查中发现,具有详细规划的学生大部分成为美国社会各行业的精英,只有简单规划的学生则大部分成为中等阶层人士,而没有规划的学生有76%依靠领取救济金生活。

由此可见,人生规划教育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在高中阶段进行人生规划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中教育的现实背景

(一)高中阶段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这对高中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生规划教育。

(二)高中阶段开设人生规划课程的现实性

国外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人生规划教育,相比之下,我国高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仍十分模糊,很多学生只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产生疑问,才会开始思考。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对中小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很少正式进入课堂。普通高中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开设人生规划课程正当其时。因为中学阶段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时期,人生规划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未来,明白设计自己的未来人生不是老师和学校的事,而是自己的事。

(三)高中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迫切性

升入高中后,很多学生的心态会发生很大变化。面对内容纷繁庞杂的课程、紧张的课堂气氛和紧凑的生活学习节奏,很多学生看似埋头于书山题海,勤学苦读,但往往坚持不久就懈怠。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常常对学习产生怀疑,缺乏学习动力,不知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如此种种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懈怠,甚至学习滞后,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情绪、心理等多方面的困扰。面对这样的困境,很多高中学生会选择一个人冥思苦想,与此同时,他们也迫切地需要人生规划教育的指导。

二、国内外生涯规划教育发展之路

(一)国外人生规划教育发展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英德日等国家发展起了较为完备的学生人生规划教育。这些国家的学生人生规划教育体现出了法律及制度保障、综合性、终身性等特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正式提出人生规划教育。美国的人生规划教育课程模式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人生规划教育为美国培养出了大量的符合现代生产要求的劳动后备军,为美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继美国之后,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纷纷采取立法等措施,积极开展有职业倾向的人生规划教育。

综观国外,特别是学生人生规划教育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可以看到它们的诸多共同特点。

(1)各国都比较重视立法与完善制度来保障人生规划教育。

(2)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是所有学生,而不仅仅只是职业学校学生课程的一部分。

(3)人生规划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

(4)人生规划教育密切了学生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在学校与就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涵,增强了教学的导向性和针对性,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5)人生规划教育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侧重于自我认识、自我接受和自我发展,注重通过教育,促使学生不断选择、探索自己的出路,追寻、体验生活的过程与意义,其本质是一种发展性教育。

(二)国内人生规划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学生人生规划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现实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理论研究和实施方面都处在“职业指导”阶段。职业指导也仅在少数大城市得以展开,在普通高中很少进行。

从国家层面看,1993年我国才成立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1994年9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布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普通中学实施职业指导。199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职业教育法》又明确规定,职业学校要开展职业指导。但是,由于我国重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念,加之对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有限,人生规划教育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

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面对学科成绩与升学压力,忽略了人生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实践中开设人生规划课程少之又少,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生规划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更是如此。

三、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开展思路

高中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高中生特点的人生规划教育。高中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高考与升学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高中阶段的人生规划教育旨在激发学生人生规划的意识和动机,探索和培养人生规划基本技能;增强生涯发展能力,为学生未来幸福人生奠基。同时,立足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的意志、自我管理的品质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因此,我们探索的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突破点在于与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接轨,由心理辅导教师具体操作执行,偏重自我规划和学业规划辅导,以职业规划辅导为辅。这区别于传统的以职业规划为主的生涯规划教育方式。具体来说,自我规划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个人特质与潜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业规划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当前学业目的、结果的清楚认知和合理安排;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作出较为全面的设想和计划。

四、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实践尝试

(一)设计培养目标

我们的人生规划教育旨在挖掘校园文化,传承晨钟精神,形成校本特色;激发学生潜能,树立人生规划意识,增强生涯发展能力,为学生未来幸福人生奠基;立足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的意志、自我管理的品质和实现目标的能力。我们希望通过人生规划教育课程的学习、训练、活动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帮助他们更有效率地过好每一天,更好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使学生们真正懂得,自己今天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努力,并且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精选主讲教师

考虑到高中时期是认识自我和能力培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生规划教育时偏重自我规划和学业规划辅导为主,职业规划辅导为辅,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个人特质与潜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职业,主动考虑自己的未来人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具备人生选择的能力,掌握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校的人生规划教育课程由两位专职心理教师承担,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地进行学业规划和自我规划。

(三)确定课程内容

人生规划教育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自我规划篇、学业规划篇和职业规划篇,具体如下。

第一章 学业规划篇

本章着重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能力和方法策略进行训练和辅导。动机和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动力因素。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学习中的自主性也显得日益重要。如何帮助他们自我计划、自我调控学习是一个重要课题,但现行的学校课程体系比较忽视这些技能的培养。因此,增强学生的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本章从学习目标定位、学习计划制定、学习动力激发、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辅导。

第二章 自我规划篇

本章旨在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了解,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正确对待;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正确对待。尽管高中生的自控能力有所提高,但情绪两极波动性仍很明显,这容易使他们在压力和挫折情景下产生消极情绪,无法更好地面对人生挑战。因此本章从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四个部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

第三章 职业规划篇

升学与择业是学生人生发展中的必由之路,是事关个人前途的重大事件。职业规划辅导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从而学会自我抉择、自我策划和自我探索,为今后顺利地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探索评价方法

1.课后练习

人生规划教育课程的课后练习均以自我调节为主,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我分析、反省、体验和思考,重在自我感悟和多元化评价,因此不提供参考答案。课后练习的自我调节可以以个人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互动的形式进行。

2.综合考核

请学生对自己的高中阶段作一个人生规划(包括对人生规划的理解,自我分析,高中阶段要完成的目标,为完成目标需要如何行动,以及适合自己的择业方向),课程作业以论文形式完成,字数在1500字以内。

(作者单位: 浙江省嵊州中学,嵊州,312400)

编辑/马茜元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法体系创新研究
主动规划方能把握人生主动权
社团参与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的调查研究①
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基于SWOT的我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英语行业化教学下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研究
科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浅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