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产业的跨界驱动者

2015-07-02 01:43凯纳跨界研究院内容支持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药妆化妆品跨界

凯纳跨界研究院内容支持

行业透视镜

中国化妆产业的跨界驱动者

凯纳跨界研究院内容支持

过去的20年,对于国内化妆品行业来说,是“在快车道行驶”的20年,行业从小变大,取得瞩目成就。2013年,中国化妆品零售交易规模为3338.6亿元,预计到2017年,这一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

与行业的迅速发展相伴的,是化妆品领域的跨界驱动者。企业将五谷、大米成分或药物成分融入化妆品,是产品上的跨界;专做蚝油、酱油的李锦记推出护肤品维雅品牌,从事发饰品的流行美推出高端彩妆品牌Fasing花声,奔驰汽车推出第一瓶香水,是行业性的跨界;欧诗漫与施华洛世奇合作,丸美牵手LVMH基金,则是营销上的跨界。

跨界催动着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乐蜂网网聚美容品牌,优酷与面膜厂商合作……大量企业在通过跨界寻求着更多融合的可能、更大的影响力。“美丽经济”总是在通过跨界来发现发展的更多角度,在企业谋利的市场驱动行为下,可以看见涌动的跨界创新推力,引领着启蒙式的市场进化。

中国药企:药妆跨界潮

药企们带来的跨界药妆趋势,最先还要追溯到国外药企薇姿进入中国市场。随着薇姿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独树一帜,依泉、理肤泉、雅漾、曼秀雷敦等国际知名药妆品牌也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药妆开始在中国市场真正落地生根,进而发扬光大,这也引发了国内药企向药妆领域的跨界潮流。

片仔癀先后开发了护肤、洁肤、去痘、美白和洗发护发等系列产品;马应龙药业集团推出了八宝眼霜、八宝眼贴膜、爽肤水、润肤露等药妆新品。此外,同仁堂、佰草集、相宜本草、艾丽碧丝、敬修堂也均拥有自己的药妆品牌。

国内药企产业跨界,发挥了主业制药品牌和背景的天然优势,将这些优势运用到药妆领域,形成对新领域的市场带动。云南白药推出养元青头皮护理洗发露,修正药业推出吉白草护肤品,都是借助于主业的现有资源,形成资源利用,便于药妆业务成长。

同时,由于药妆是从医学角度来解决皮肤问题,是一种健康的功效性化妆品,这也是药妆独特的竞争优势所在。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药妆销售额在过去几年平均年增长速度稳定在9%左右,潜力很大。这对于跨界药妆的药企来说,具有极大的机遇性市场空间。

中国药企纷纷跨界药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品质好,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有效成分含量高,针对性强的药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欢迎。

行业跨界驱动者背后的破界创新力

不仅仅是药企跨界药妆,纵观整个化妆品行业的跨界创新潮流,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通过跨界,实现了创新和资源整合。在此过程中,“以变应变”“借智借力”,打破“观念之界”,或借鉴其他产品、行业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成为跨界创新的鲜明特色。

跨界首先需要破界,通过破界实现创新的融会贯通。兰蔻在化妆品柜台推出由年轻艺术家Andrew Yang为之量身打造的限量版精美娃娃,就是一种很好的跨界创新融合。

从企业实际发展角度来说,跨界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而言,能直观地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对于企业营销而言,能够将品牌从一个固有行业市场引入到另一个全新的行业领域,更利于打响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

从行业角度来说,化妆品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定位同质化的情况已很普遍,跨界思维有助于打开惯性思维,突破竞争僵局。

御泥坊从线上开始发力,再逐渐以线下铺货补充自身的商业渠道,突围了传统化妆品线下起家线上补充的商业模式;陈欧以自己代言的传播方式创新,强力推动了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的聚美优品的品牌成长。这些都是网络时代化妆品企业生存模式的探寻典型。

跨界,是单一变多元、分割变联系的融合式创新,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寻求变化和突破时,“不过分专注,将目光投向周围,发现跨界的原动力”,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产业空间,为自身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从而走上一条更持续性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药妆化妆品跨界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药妆行业会迎来第二春吗?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跨界通平台
跨界之道
解读:席卷全球的药妆风潮
中国特色的药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