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力学原理的自动调节水位装置设计

2015-07-03 09:44苏锡国黄语嫣徐赫骏
大学物理实验 2015年4期
关键词:橡胶管酒精灯烧瓶

苏锡国,黄语嫣,徐赫骏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 110168)

1 设计原理与设计图

装置主要利用气体受热膨胀受冷收缩原理。

图1 原理图

由理想气体方程式:可知,瓶中气体在物质的量一定,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瓶中压强在温度与瓶中蒸腾的水蒸气共同作用下而增大。而当瓶中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将水持续压入左侧烧杯中。这一加热过程中,由于温度一直在升高,水能够不断地经橡胶管流入烧杯。当左侧烧杯重量大于右侧装置重量时,根据杠杆原理,盛有左侧烧杯的蝴蝶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使右侧球形烧瓶上升相应高度,慢慢离开酒精灯火焰,而继续的加热会使右侧球形烧瓶中的水全部压入左侧。待烧瓶离开热源,右侧烧瓶中温度降低,在气体体积收缩与水蒸气液化的作用下,瓶内压强减小。从而右侧压强小于左侧大气压以及克服左侧水柱产生的压强时,水就会被倒吸回来。当右侧烧瓶中的水达到一定质量时,通过杠杆,右侧蝴蝶夹再次由于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使左侧烧杯上升一定高度,使上面的导管形成一个角度,由于惯性,倒吸过程会持续到左侧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吸回右侧。

2 装置实验分析

2.1 实验准备

用铁架台充当中杆支架,右侧用一个套在铁架台上的铁圈固定装有水的球形烧瓶,通过连接在铁架台上的简易支架支撑由蝴蝶夹做成的杠杆,由蝴蝶夹连接烧杯,用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左右两个容器,右侧球形烧瓶用橡胶塞塞紧,在其中一端橡胶塞中放入温度计且不能接触到水面,并将橡胶管下面有细玻璃管的一段伸入水面下,将球形烧瓶用酒精灯加热,适当调整火焰距离和固定所用的铁圈高度,待装置组装好后加热酒精灯,开始实验并记录用水量和温度及所用时间。

节省时间,所用水源为80毫升温水。倒入水后,塞紧装置,保证密闭不透气。同时注意,要使细玻璃管伸入到球形瓶液面下,使橡胶管自然到达烧杯底部。

2.2 实验数据分析

本次实验共做出四组数据。

表1 水80 mL距离热源近0 cm

图2 时间-温度曲线

通过图2可以看出,随着酒精灯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72℃时,右侧烧瓶中的水全部流入左侧烧杯中。随之移出酒精灯,左侧烧瓶中的水会立即倒吸回去。

表2 水80 mL距离热源近0 cm

图3 时间-温度曲线

在改变水温之后,我们用同样80 mL的水进行试验。由图3可得,当温度达到73℃之后,水会倒吸回去。

表3 水80 mL距离热源远5 cm

图4 时间-温度曲线

在实验中增温的基础上,改变了距离热源距离。发现温度的增长速率有所降低,最高点温度也升高了一些(图4)。

表4 水80 mL距离热源远5 cm

图5 时间-温度曲线

与实验三(图5)对比,当和热源保持一定距离时,水温增大,会使温度对时间的导数即温度的变化率会减小,升温过程会较之前缓慢。

3 结 论

(1)本装置利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基于热力学原理,具有方便、实用、操作简单等特点。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无需移开热源,省时省力。

(2)本装置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仪器限制,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不高,延长了加热时间及实验时间。同时装置对环境温度依赖较高,需要控制一定的外界因素。

(3)进行的四组实验反映出,水温与距热源距离对于装置加热效率的影响,为装置的最有效应用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通过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热力学原理在本装置中的应用。

[1] 杨兵初.大学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32.

[2] 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1-19.

[3] 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9-45.

[4] 陆果.基础物理学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7-72.

[5] 沈维道,郑佩芝,蒋淡安.工程热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1-97.

猜你喜欢
橡胶管酒精灯烧瓶
论橡胶制品质量及橡胶管的检测
论橡胶制品质量及橡胶管的检测(1)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钢化玻璃的来历
水重新沸腾实验的改进
橡胶管硫化模套
耐热耐油橡胶管
神奇的“魔术”实验
探讨酒精灯安全使用的方法及预防喷燃发生的措施
高效节能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