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身边

2015-07-06 08:32熊慧慧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罗曼罗兰校服

熊慧慧

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

——罗曼·罗兰

幸福如画,淡泊与浓烈交相辉映;幸福如歌,清脆与嘈杂皆成曲目;幸福如酒,婉转曲折,醇厚和平淡均让人沉醉。幸福就在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临行密密缝

昏暗的灯光懒散地漫步在小屋里,墙壁上斑斑点点。母亲一手拿着校服,一手拿着针线,眼睛眯成一条缝,极为费力地缝补着。“你啊,自小就贪玩,上了初中也不听话。校服都被你磨破了。”母亲嗔怪道。离家远,我便住在学校,每周回一次家。每次回家,母亲总要拿起我的校服东看看西瞧瞧,生怕哪里又被我磨破了。我又怎会不知道,母亲是担心同学瞧见了这破衣裳,会嘲讽我。

灯光为母亲的轮廓抹上一层温暖的光泽,她一针一线细细地缝着,手上的线灵活地穿梭于校服中。豆花灯影下,静静地看母亲为自己缝补着衣裳,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意恐迟迟归

刚下过一场小雨,巷子的水泥地有些湿滑,路灯洒下一片橘黄色的光芒,湿滑的地面如同模糊的镜面,映衬着灯光,更显出小巷的迷蒙与深幽。

路灯下立着一个消瘦的身影,秋夜萧瑟凉风吹过,她不由得紧了紧外衣。看见她,我的心中涌过一阵温暖。周末放学坐车回到我的小镇,下车后已经是夜晚。每次放学回家,不论多晚,总能看见那么一个身影,默默地等着我。我慢慢走近路灯,看见母亲一脸笑容,备感温暖。

“妈,秋凉了,说好了你不用来这里等我。”我心疼道。

“习惯了。”母亲的话语很温柔。

我同母亲说笑着,一同走进巷子的深处。不论多晚,总有人等着你,你不来她便不安心,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报得三春晖

小镇揉开了惺忪的睡眼,鸟儿清脆的鸣叫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我早早地起了床,为早餐忙碌着。因在家中的时间不长,为母亲做的事亦是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利用这闲暇的早晨做点事呢?我将香喷喷的面条搁置在餐厅,轻手轻脚地走向卧室,母亲还在睡着,安静得像个孩子。我细细凝视着母亲,她的青鬓中不知何时多了几缕银丝,眼角爬满了时光的纹路。俨然,母亲老了。

片刻之后,母亲端坐在餐桌前,看着我亲手做的早餐,她的笑意从眼角止不住地溢出。“别光傻笑了,快尝尝吧。”我催着她。母亲慢慢地、小心地夹起面条,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着。这并非珍宝,只不过是一碗再普通不过的面条,却因是儿女亲手做的让母亲变得格外珍惜。对子女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幸福是什么?它不只是两个简单的汉字,更包含着我们对生活甜蜜的向往。幸福,不是多么昂贵的奢侈品,而是母亲手中的衣线;幸福,不是豪宅名车,而是亲人守护的身影。幸福,那么远却又这么近,它就在身边,等着你我去发现。

★评语

作者开篇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诠释幸福的内涵。文章构思新颖独特,巧妙地套用诗句来拟写小标题,且与主要内容吻合,结构浑然一体。文章主要记叙了妈妈为“我”缝补校服、接晚归的“我”回家、“我”回报母亲等三件小事,抒发对母爱的礼赞和感恩之情,表达了幸福就是亲人间温馨守护的主题。语言流畅,生动优美,耐人品味。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曼罗兰校服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致罗曼·罗兰
罗曼·罗曼: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被遗忘的音符
被大自然“回收”的豪宅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罗兰·巴尔特自述》:“反自传”的自写实践
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