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5-07-07 15:45潘志华李虹成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6期
关键词:预测值磁共振恶性

涂 波,潘志华,肖 科,李虹成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51)

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涂 波,潘志华,肖 科,李虹成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51)

目的评价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乳腺疾病疑似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在未患乳腺良恶性病变人群中选取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对象均进行MR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组28例疑似患者另行MR动态增强检测。结果MR常规扫描、MR动态增强扫描、MR动态增强扫描与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81.8%、9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2%、82.4%、83.3%,特异度分别为58.3%、75.0%、75.0%,敏感度分别为81.2%、87.5%、93.8%。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

磁共振波谱学;乳腺疾病/病理学;乳腺肿瘤;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时刻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有研究报道,人群中每10万人就会出现23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在各种全身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为7%~10%[1]。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在乳腺癌早期给予恰当的防治措施,可很好地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相应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公共卫生的三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改善预后[2]。在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乳腺增强磁共振扫描来诊断乳腺癌,并进行相应的术前评价。随着乳腺增强磁共振扫描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检查乳腺癌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并且成为检查乳腺病变的重要辅助方法。有研究表明,MR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特异性一般,因此,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降低在诊断过程中的假阳性率[3]。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成为检测和鉴别乳腺癌的重要成像方法,但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评价。本研究对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进行评价,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乳腺疾病疑似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在未患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人群中选取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受检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78岁,并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43.0± 0.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7.0±0.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观察对象均进行X线钼靶、超声、常规MR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组28例疑似患者同时进行MR动态增强检测。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GE Brivo MR355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乳腺专用表面线圈。检查前,要求两组受检对象均测体质量,除去身上的金属物质及通讯设备,换好检查服。扫描前患者取俯卧位,双手舒适抱头,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乳腺专用表面线圈内。增强时采用AxVibrant+ C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先扫描蒙片,注射造影剂30 s后开始连续扫描10期,每期约60 s,总动态扫描约8 min。依次检查两侧乳腺及腋窝。记录扫描结果。在发现的病灶中,选择最大层面的病变截面积中的感兴趣区域进行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ADC值可直观反映良恶性疾病病变的扩散情况。在检测过程中,分别选择截距b值为500、800、1 000 s/mm2进行检查,生成对应的ADC图,测定ADC值,并测定同侧正常腺体ADC值,计算对应的ADC值。如果检测到病灶,首先要观察产生病变的形态,边界是否模糊,有无相应的伴随症状。恶性病变影像中可发现病灶强化不均匀且呈向心性。而直接的恶性病灶影像可呈现边缘不清楚,且呈不规则形态,并在外观上出现乳头内陷的现象。观察病变的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中产生的病变是否可见,以及在ADC图中观察其信号的强弱。

1.2.2 图像处理 扫描结束后,在GE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后处理,利用FUNCTOOL SER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利用FUNCTOOL ADC进行弥散后处理;由本科2位磁共振诊断医生通过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曲线对乳腺病变进行分析。在工作站上对感兴趣区进行信号强度测定,感兴趣区应避免囊性病变区和血管区。根据TIC分为上升型、流出型和上升平坦型。

1.2.3 数据计算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二者联合检测。计算诊断时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计算公式如下:敏感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28例疑似患者检测出良性病变16例,恶性病变12例;良性病灶19个,其中纤维腺瘤10个,乳腺腺病6个,导管内的乳头状瘤3个;恶性病灶16个(右乳检测出7个,左乳检测出9个),其中导管内原位癌2个,混合型癌1个,浸润性导管癌8个,Paget病1个,小叶原位癌1个,浸润性小叶癌2个。

2.2 MR形态学检查结果 MR形态学检查显示,真阳性患者13例,假阳性患者3例,真阴性患者7例,假阴性患者5例,经计算阴性预测值为70.0%,阳性预测值为72.2%,特异度为58.3%,敏感度为81.2%。见表1。

表1 MR形态学检查结果(n)

2.3 乳腺MR增强扫描结果 乳腺MR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真阳性患者14例,假阳性患者2例,真阴性患者9例,假阴性患者3例,经计算阴性预测值为81.8%,阳性预测值为82.4%,特异度为75.0%,敏感度为87.5%。见表2。

表2 乳腺MR增强扫描结果(n)

2.4 两组ADC值与rADC值比较 不同截距下的两组受检对象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观察组中,不同截距的病灶r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2.5 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结果 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诊断结果显示真阳性患者15例,假阳性患者1例,真阴性患者9例,假阴性患者3例;经计算,阴性预测值为90.0%,阳性预测值为83.3%,特异度为75.0%,敏感度为93.8%。见表5。

表3 两组ADC值比较(±s)

表3 两组ADC值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分组 n 500 800 1 000 F P ADC(s/mm2)对照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28 16 12 36.30 5.17 20.98<0.05<0.05<0.05 F P --1.78±0.20 1.35±0.29 1.07±0.18 120.14<0.05 1.69±0.12 1.18±0.47 0.91±0.16 144.65<0.05 1.61±0.14 1.15±0.33 0.83±0.15 173.42<0.05 ----

表4 两组rADC值比较(±s)

表4 两组rADC值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rADC(s/mm2)分组n 500 800 1 000F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16 12 7.12 310.10<0.05<0.05 F P --0.78±0.01 0.60±0.01 46.89<0.05 0.75±0.03 0.57±0.02 49.68<0.05 0.78±0.02 0.61±0.01 41.54<0.05 ----P

表5 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结果(n)

3 讨 论

近年来,乳腺癌成为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诊疗技术也得到相应的改进,手术创伤的伤口也在逐渐缩小,手术的危险性得到大大降低,并且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得到改善,预后效果明显[4]。对于乳腺癌的筛查,常用影像学进行辅助诊断。近年来,常用MR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动态增强扫描能反映造影剂在病灶内的动态分布过程,时间-信号强化曲线反映了病灶血液灌注和廓清情况,间接反映了病灶的生长状态,以鉴别其良恶性)用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乳腺表面线圈的应用对乳腺癌的检出概率大大提高。科研人员不断开发和改进MR扫描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功能,并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开发应用的扫描技术包括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灌注加权成像(PW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等[5]。MR检查使乳腺病变的形态学及边界光滑、清晰可见;同时,还可观察到病变的病灶区域的代谢及血流情况等,大大提高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6]。MR检测方法可有效地评价乳腺的软组织部位,并且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MR动态增强扫描检测技术对病灶形态、病变边缘的光滑程度,以及肿瘤内部结构的均匀程度都能清楚地显示出来[7]。

本研究选择的28例病例中,患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患者中,良性病变16例,共发现19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12例,共发现16个病灶。MR增强扫描结果,可在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来分析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病变。肿瘤的内部血管在形成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内部新形成的血管中基底膜还不具有完整性,有较高的通透性,并且肿瘤内部的血管逐渐增多,导致进入血管的对比剂的量逐渐增加;同时,由于肿瘤内部的动静脉瘘的形成,使对比剂的渗出量也逐渐增加,出现了强化效果[8]。由于乳腺癌中的血管网在肿瘤生长所需的必要营养的运输过程提供重要条件,所以也可通过血管进行转移。MR增强扫描发现,乳腺恶性病变可在早期出现明显的强化效果,但是强化之后呈现较大的差异,在有些部分没有出现强化的效果[9]。在乳腺良性病变的扫描结果中,也出现强化的现象,并且各部位均能出现。通过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诊断乳腺的病变。有研究表明,截距可以反映出弥散加权成像检测的敏感度,对ADC值产生影响。截距与弥散的对比度成正比,与血流灌注对ADC的影响程度成反比。本研究通过比较ADC值发现,在截距数值相同的情况下,ADC值由低到高依次为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在截距的值不同的情况下,ADC的值均下降。

综上所述,MR的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结果表明,通过MR动态增强扫描、常规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这3种方法分别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并联合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检测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联合方法可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筛查及诊断提供更加长远的发展前景[10]。

[1]马凤华,赵泽华,李莉,等.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I及DWI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4):317-322.

[2]王开香,邢伟,俞胜男,等.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4):323-326.

[3]赵军,杜焕旺,王巍巍,等.3.0TMRI诊断乳腺病变[J].河北医药,2014,36(19):2988-2990.

[4]刘永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7):489-491.

[5]林卫勇.联合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45-47.

[6]王思奇,蒋燕妮,网德杭,等.3.0TMR弥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表观弥散系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J].江苏医药,2011,37(17):2049-2051.

[7]彭艳霞,蔡宏民,崔春艳,等.DWI及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1):1-4.

[8]李佩佩,田伟,黄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16):89-91.

[9]杜红娣,朱枫,钱春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量化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4):751-755.

[10]李祖银,孟晓梅,汪卫兵,等.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多参数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2):214-21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32

B

1009-5519(2015)16-2491-03

2015-04-01)

涂波(1985-),男,四川仁寿人,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工作;E-mail:tubo528@163.com。

潘志华(E-mail:tubowq@163.com)。

猜你喜欢
预测值磁共振恶性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