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7-07 15:45王修文肖光秀肖仲琼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6期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科物品

王修文,肖光秀,肖仲琼,申 静,程 黎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401320)

品管圈在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修文,肖光秀,肖仲琼,申 静,程 黎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401320)

目的对品管圈在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该科在2014年3~8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120出诊药品、物品、设备的检查工作效率进行调查,并与品管圈管理前(2014年1~2月)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管理前共24例质量缺陷问题,管理后仅3例,其中管理前急救仪器或急救药物未处于备用状态12例,管理后2例;管理前交接班前药品未及时添加7例,管理后仅1例;管理前药品临近效期未更换5例,管理后0例。管理前,每天需花费120~160 min检查药品物品设备等,而管理后,每天的检查时间降至60~80 min。结论品管圈能够有效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急救;医院管理;药用制剂;质量控制;品管圈

品管圈(QCC)是指工作中相近或互补的人员之间为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改善工作效率,组成一个质量监控小组,解决不同的管理、文化方面的问题,实现持续性质量监控目的[1]。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门,急诊科由于工作突发性非常高,因此开展QCC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科在2014年3~8月成立QCC,并对QCC在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以提升急诊科工作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所有医务人员采用自愿报名方式参与QCC活动,由资历深厚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所有入选人员均要求严格遵守QCC管理原则。

1.2 方法

1.2.1 QCC圈名、组成及意义 圈名为“救生圈”,由本科10名护理人员组成。圈名的意义:救死扶伤,挽救患者生命,危急时刻,为患者送去健康,送去希望。

1.2.2 活动主题选定 采用投票评比方式对“降低观察室患者的抱怨率”、“提高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率”、“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检查率”3个活动主题的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调查,综合所有情况,“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检查率”主题高票、高分通过。此主题能够使患者得到完善的急救救护保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能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品牌效应;能够提升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减缓救护人员压力。

1.2.3 选题理由 (1)对患者而言,得到了完善的急救救护保障,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对医院而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树立医院品牌效应。(3)对圈员个人而言,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压力。

1.2.4 现状调查 急诊科共有急救车7台,每台配有3个急救箱,共有700多支急救药品,500多件急救物品,每天出120一线班的1人负责检查,每套急救箱需要30~40 min的时间检查,一旦突发急救任务,药品物品设备没有完善,会增加救护的风险。同时,对本科2014年1~2月发生的质量缺陷情况进行调查。

1.2.5 QCC工作流程 (1)每天8:30检查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2)每周二通知司机将急救箱提回抢救室大检查;(3)每周二检查每个车的3个急救箱药品物品设备;(4)检查急救药品、物品批号、数量、质量、有效期;(5)设备按操作流程试机;(6)每天更换吸痰器、湿化瓶蒸馏水;(7)记录以上相关情况。

1.2.6 效果观察 对QCC管理前后急诊科药品物品设备缺陷及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包括急救仪器或急救药品备用状态、交接班前药品物品设备及时添加状态、药品过期现象[2]。无形成果包括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等方面。

2 结 果

2.1 管理前后急诊科急救药品物品设备质量情况 共24例质量缺陷问题,管理后仅3例,其中管理前急救仪器或急救药物未处于备用状态12例,管理后2例;管理前交接班前药品未及时添加7例,管理后仅1例;管理前药品临近效期未更换5例,管理后0例。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急诊科急救药品物品设备质量情况(n)

2.2 QCC管理前后无形成果分析 无形成果见图1。

图1 QCC管理前后无形成果雷达图

2.3 QCC管理前后检查时间比较 作者在管理过程中发现,本科每天平均检查4套急救箱,合计400多支药品,300多件物品,每天需花费120~160 min,实施QCC管理后本科每天平均的检查时间明显缩短,降低到60~80 min。

3 讨 论

QCC管理能够有效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本科管理主要以护士长为主,在发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本科QCC管理前均由护士长对本科急诊科药品物品设备情况进行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不同的药品物品质量缺陷问题,无法完全杜绝不良事件发生。在实施品管圈管理后则不同,品管圈QCC管理具有非常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标准,且在管理过程中参与人员较多,管理灵活度较大,效果较好[3-6]。虽然实施QCC管理后急诊科的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明显提高,但仍未达到完全杜绝的目标,因此,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管理力度,分析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善管理效果[7]。

作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实施QCC管理前本科每天需花费120~160 min检查药品物品设备等,不仅消耗了检查人员的时间与体力,也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在对所有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1)对检查合格的备用急救箱打封条,并在封条上注明检查时间,并签名,提升工作效率[8];(2)将同一批号的药物进行统一放置,按时查看药物有效期[9];(3)按照编号规范药物的管理和放置、同时规范药品的数量和种类;(4)对急救箱中备用药品进行打封条处理,同样标明检查时间,并签名;(5)急救箱所有同一种药品包装一致,放在箱内固定位置;(6)每套急救箱内均有一张批号单,注明药品、物品生产批号和效期,用后及时更换批号单上的批号和效期;(7)每天只打开120一线急救箱封条进行全面检查,其余急救箱只检查封条完好情况,每月分管120急救箱人员对急救箱全面检查1次,并打封条,签名。在实施上述整改措施后,本科每天平均的检查时间明显缩短,检查率明显提升。

QCC管理能够使团队成员发挥团队的创新意识,提升团队成员的系统工作能力,调动成员工作积极性[10-11]。此外护理人员自发参与到管理中还能够使护理人员拥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在此次管理活动中,所有成员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位成员在活动中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不仅改善了急诊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质量缺陷情况,还大大地缩短了检查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总之,QCC管理能够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提升团队合作精神,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措施。

[1]郑艳,陈实娥,李艾华,等.运用品管圈降低急诊科急救物品缺陷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0-11.

[2]丁昊.医院“品管圈”管理的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杨志兰,何金连,付移妹.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成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125-126.

[4]郝贵枝.品管圈在改善护理品质中的应用现状[J].大众科技,2014,6(2):227-229.

[5]邵立新,俞珍,钱萍.品管圈活动在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100-101.

[6]周丽萌,徐建萍.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9(4):73-76.

[7]杨洋.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25):34-35.

[8]周科挺,徐萍,朱素燕,等.品管圈管理在减少急诊输液比率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25(29):2734-2736.

[9]厉学敏,戴雪妙,林芳.品管圈活动在抢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3,14(5):39-41.

[10]高元芝.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100-102.

[11]李曙华,张俊红,吕巧英,等.品管圈和PDCA管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呼吸道异物急救能力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3,28(8):302-30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66

B

1009-5519(2015)16-2559-02

2015-04-30)

王修文(1970-),女,重庆巴南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急诊专科护理与管理工作;E-mail:491828957@qq.com。

肖仲琼(E-mail:2209908616@qq.com)

猜你喜欢
品管圈急诊科物品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称物品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