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实践研究

2015-07-08 11:26胡海鹰
图书馆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建设实践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图书馆

胡海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单一、资源匮乏、经费短缺现象日益明显,已经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为公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以公共文化服务为视角,从规划设计、服务合作、数据共享、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就图书馆联盟建设进行了实践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联盟;建设实践;数字图书馆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对提升全民文化水平极为重要。自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整合文化信息资源,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基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不过,在传统图书馆经营管理模式下,资源匮乏、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等现象极为明显,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图书馆联盟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经过数年来的发展,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建立起大量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不过仍未完全发挥图书馆联盟效能,主要体现在规划设计理念、服务合作模式、数据共享体系、联盟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下面,本文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从多个方面就图书馆联盟建设进行实践研究。

2河南省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

2.1 基本建设现状

早在2001年,河南省就已经开始进行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探索,启动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HALIS)的建设工作,至2003年,河南省高校联合书目数据库在郑州大学开通,初步实现河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至2004年,河南省图书馆联盟建立起了8项特色数据库,1项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并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全省82所高校近亿册馆藏图书纳入图书馆联盟之中[1]。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经成功建设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河南省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洛阳图书馆联盟、豫北地区高校资源共享服务系统、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等多个图书馆联盟,包括高校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联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三大类,覆盖全省大部分高校和公共图书馆、文化站,构建起了完善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

2.2 资源整合现状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河南省图书馆建立起了三大类、六大体系的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盟网络覆盖多个领域。其中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统(HALIS)拥有上亿万册馆藏图书资源,并采购了包括德国Springer LINK数据库、美国EBSCO数据库、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新华通讯社新华社专供信息数据库、中国资讯行(CHINA INFOBANK) 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内容包括近八千种全文外文期刊、近九千种全文中文科技期刊,每天可提供两千余条新闻信息。公共图书馆联盟包括全省一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其中省级图书馆1所、市级图书馆18所,县级图书馆124所,藏书量近两千万册。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有效地整合了河南省分布于各区域、各学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能力,使河南省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文献保障水平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全省教学科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2.3 服务网络现状

目前河南省图书馆联盟多为同系统之间的联盟,如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高校资源共享服务系统、特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等,都属于同系统联盟,不同的联盟资源共享与服务网络并不相同。如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服务网络和联盟成员,主要为河南省高校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系统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已建成省、市、县、乡、村基层服务网点的五级网络体系,包括1个省级分中心、15个市级分中心、159个县级支中心、1 27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7个街道文化中心、1 551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以及近五万个村级基层服务点。此外,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是河南省唯一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由省科技情报机构、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构成,拥有十余家成员单位,整合了大量文献信息资源,为全省各类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提供科技图书文献服务。

2.4 经营管理现状

河南省各图书馆联盟,多是同类图书馆之间的内部合作,其合作内容主要为中外文献期刊的联合采购、馆藏文献的馆际互借等。在图书馆联盟的经营管理中,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相关机构、委员会、工作组、职员等,并以协议作为图书馆联盟的管理基础。图书馆联盟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政府拨款的数量对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虽然图书馆联盟在提供服务时,有一定的服务收费,但服务收费远远不能支撑图书馆联盟的发展需要。总体来讲,河南省各图书馆联盟由于成立时间还较短,虽然已经构建起了基本的框架,但联盟实质性的活动开展并不充分,图书馆联盟有明显重建轻用现象,即便是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的利用效能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3河南省图书馆联盟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观念影响深远

在图书馆联盟建设中,受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影响,还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虽然构建了图书馆联盟,但实质上图书馆之间的整体协作能力远远不足,即便是参与了图书馆联盟建设,很多图书馆依然将大量资源耗费在馆藏建设上,而联盟建设往往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这种缺乏合作、协调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在图书馆联盟建设中表现出合作项目单一、内容不丰富等现象,联盟大部分合作都还局限于联合采购、联合编目等初级层面,资源共享上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力度都极为不足[2]。就河南公共图书馆联盟、高等院校图书馆联盟、科技情报机构图书馆联盟这三大类型来看,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度都远远不足,难以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管理和资源共享利用。这种缺乏馆藏信息资源合作、交流的联盟建设模式,并未真正达到通过联盟建设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3.2 服务潜能开发不足

建设图书馆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弥补各成员图书馆资源不足的同时,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效能。但在河南省图书馆联盟建设中,虽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网络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并对部分馆藏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但由于经费、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各级各类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上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仅少部分图书馆数字化程度较高,很多图书馆大量馆藏纸质文献资源都没有数字化,有的图书馆甚至还未具备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条件。受限于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影响,大量文献资源还只能提供传统的纸质文献借阅服务,资源利用率极低。而即便是数字化的文献资源,由于图书馆联盟在服务理念、服务技术等方面还有所不足,联盟在读者服务上并未取得协调和整合,整体服务能力受到巨大的限制。这些问题都使图书馆联盟服务的潜能未得到充分开发,资源利用效能较低。

3.3 技术标准稍显落后

图书馆联盟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这就需要各成员图书馆在技术标准上较为统一,以取得更好的兼容性,但由于技术标准并未统一,河南省各类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兼容性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如在图书馆软件系统上,河南省内图书馆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就有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妙思文献集成管理系统、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图腾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现代电子化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等多种不同的图书馆管理平台,这些不同的管理平台在数据库结构、编程语言、操作界面、功能设置、系统构架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再如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在文献资源的编目标准上也并未统一,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则直接给联盟文献资源的查阅带来影响。

3.4 联盟发展不均衡

图书馆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拨付,图书馆服务收费所获取的资金仅只是极少部分,因此长期以来图书馆建设资金不足现象都极为明显。在河南省,受政策支持力度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影响,各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资金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造成不同地区、不同图书馆之间的馆藏资源、服务水平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省属重点高校、重点科研机构等由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较大、资金来源较广,往往拥有更为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更高信息化服务能力,而普通院校、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等,则由于财政支持力度和资金来源的问题,在馆藏资源和信息化建设上都有所不足[3]。尤其是民办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往往更为欠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更远远不足。这种不平衡现象,造成图书馆联盟成员往往集中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地区,整体覆盖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所欠缺。

4 河南省图书馆联盟建设改进策略

4.1 重构图书馆联盟构建思想

目前河南省图书馆联盟较为单一,多为同系统之间的联盟,覆盖深度和广度都有所不足。同时,很多图书馆在联盟建设中,还集中于馆藏资源建设,而未着眼于通过馆藏资源共享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拓展服务能力,这种基于传统观念上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应当在图书馆联盟建设中完全抛弃,构建起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思想,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利用为目的,这样既能避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重复浪费资金,又能使馆藏文献资源被更多地使用。针对目前联盟较为单一的现象,应当着眼于建设全省图书馆联盟,对全省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全省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与国内外其他图书馆联盟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河南省图书馆联盟构建为一个集文献查阅、知识传播、信息服务、资源共享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一个资源丰富、服务多样、特色鲜明、借阅快捷的文献资源库。

4.2 拓展联盟服务内容

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内容主要为协调联合采购、馆际互借、公共检索、文献传递等,不过目前河南省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内容还侧重于联合采购方面,而在公共检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方面的服务支撑能力还有所不足。在河南省图书馆联盟建设中,应当着眼于如何利用图书馆联盟,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因此,需要对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内容进行拓展,如在公共检索方面,可以通过联合编目、特色数据库建设、学科导航等方式,更好地促进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共享利用。再如,为了拓展联盟的服务能力,应当扩大图书馆联盟的覆盖面,整合全省原有的各类图书馆联盟,实现全方位对接,形成覆盖全省的图书馆联盟网络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当提升图书馆联盟服务的针对性,如针对高校、科研中心重点提供科研机构特色文献资源,针对社会公众特点提供相应公共图书信息资源服务。因此,需要构建起特色专业数据库资源,如论文数据库、专著数据库、农业专题数据库、工业专题数据库等,通过特色专业数据库资源来提升图书馆联盟服务的效率和针对性。

4.3 完善联盟绩效评价

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是提升图书馆联盟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图书馆联盟建设中,必须注重联盟绩效评价机制建设,利用利益机制来促进图书馆联盟的高效运作,推进资源共享与利用[4]。要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就需要在图书馆联盟建设中,不仅只关注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从组织机构、资金管理、监督制度、资源建设、利益分配等方面着手,通过协议的形式来规定权利与义务,使图书馆联盟内各成员的责、权、利能得到明确,促使成员馆通过分工协作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图书馆联盟的规模效应,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提高资源利用效能。相对来说,规模大、基础好的成员馆所提供的服务多、接受的服务少,少数规模小的成员馆会对这些大成员馆形成依赖心理,而不愿在资源共享上进行投入,必须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来进行促进,评价各成员馆的投入和产出,对各成员馆进行相应的补偿和奖励。对于一些服务,可以采用有偿服务的形式,使各成员馆的付出与回报得到平衡。

4.4 面向公众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虽然图书馆联盟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建设的,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服务质量上的欠缺,使得图书馆联盟的公众服务能力并不理想。图书馆联盟应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使每个读者都能通过图书馆联盟轻松、快捷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联盟不仅从软硬件上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利用,还需要对服务技术、服务流程等进行优化,并整合更多的图书馆进入联盟。在具体应用上,可以采用云技术、个性化数字图书馆订制、一卡通阅等技术,构建图书馆联盟的云服务平台,提升图书馆联盟的合作范围,不仅共享图书资源还共享受众群体,共享信息系统和人才技术,全面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鄂丽君.我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2(1):62—64.

[2] 朱俊波.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85—89.

[3] 孙宇,孙志权.关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1(4):92—94.

[4] 萨蕾,尹铭莉.国内外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6):78—85.

猜你喜欢
建设实践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图书馆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卓越环保工程师培养的环境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实践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分析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解剖学实验考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探讨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