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创新研究

2015-07-09 03:56黎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农牧业内蒙古少数民族

黎明

摘 要:随着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作为第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牧业产业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转变农业部门结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分析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内蒙古;少数民族;特色;农牧业

随着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作为第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牧业产业化的规模不断上升,使得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都持续上升,在牲畜头数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提升畜产品生产能力,转变农业部门结构,逐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畜产品。但是,在内蒙古特色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及困难。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

1.农、林、牧、渔业增长迅速。从2004—2014年这十年间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林、牧、渔业在整体上都陈显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农业增长了九成,种植业增长了五成,畜牧业增长了近一倍,渔业增长了两成,但是,由于一味的牺牲环境来谋取经济增长,导致生态遭到严重损坏,较高的增长速率也会逐渐降低[1]。

2.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类作物的比例正趋于合理化。2004年时,粮、经、饲中粮食依旧占有很高的比例,其比例大致上为6∶1∶1,这种比例明显偏离了最为和谐的发展结构的目标,但是,到了2014年,三者比例接近逐渐到了3∶2∶2,这是一种较为和谐的比例结构。这就为内蒙占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后备力量和基础保障,对着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能够为区域特色化的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3.乳业崛起,带来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内蒙古具有丰富的奶业资源,也是一直以来我国的乳制品重要产区。从这个优势出发,要不断调整乳业生产的结构布局,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标榜作用,促进产业链的规模化、产业化、完整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帮助农牧业生产者能够积极调动结构的优化[3]。

4.城乡二元经济体矛盾突出,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城市和农村在收入上、劳动者素质上和体力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差距逐渐扩大。在2004—2014年十年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三成,但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增加了5%,这与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支柱产业少、支撑能力弱等因素是离不开的。为了提高农牧民收入,逐渐缩小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就要寻求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出路[4]。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问题

1.农牧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经营收益相对下降。内蒙古农牧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益逐年降低。农牧业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内蒙占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针对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来寻求经营方式的转变。虽然,农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结构,但是农业单位产量没有因机械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但其成本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从相关政策来看,受到政府的相关补助,农户们更多地尝试购买农牧业机械,从而降低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负担,逐渐形成农牧业机械化,但该政策却没有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此外,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使得部分劳动力得到了解放,但农村牧区对于机械性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充分的吸收能力,闲置劳动力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成本的一种提高[5]。其次,随着粮食收购价格的上涨,农资成本也有着相应的提升。

与农业生产成本相比,畜牧业的成本的上升更为明显,程度也更高。由于天然草场的面积不断减少,国家实施了禁牧体牧、围封舍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多地采取了人工饲草的方法,导致饲草料的价格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畜牧业养殖成本,给牧民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负担。

2.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当前,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可以说初步进入了农牧业机械化阶段,但这种机械化是低级的、简单的,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并没有实现机械化,尤其是牧区的畜牧业仅仅实现了低水平的机械化,仅限于打草、捆草等环节的操作。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科技基础的差异,导致内蒙古各地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也千差万别。

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一,农机生产企业的维修站一般都在市一级区域,在县乡两级地区几乎没有。第二,农机产品在维修的时候需要有大量的零部件供给,但是当前维修服务网点并不能承担起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第三,农机维修院的素质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

3.家庭经营、分散生产不够现代化。第一,由于农牧户使用的是家庭经营、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率,牧民们不愿意承受因改变个体、家庭经营的模式而带来的风险。在经济统计、项口支持、惠牧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执行过程中都是以牧户为单元的,因此对于牧民的个人意识有一定的加固作用。第二,农牧户这样的生产经营模式阻碍了农牧业朝着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农牧业的机械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但是受到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小家小户的经营单位根本无法实现现代化农牧业所需的基础条件。第三,家庭经营、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导致生产成本的提升,降低了经济利益,农牧户对于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差。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创新措施

1.积极培植壮大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是连接国内外市场和普通家庭用户的重要纽带,能够指导生产、拓宽业务、深化理解、保证服务的特点,以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为领导和指引力量,对普通农户有着市场推广和辐射的作用。运用龙头企业的力量把农牧业和农牧民推向市场,使普通农牧业的小规模、分散式的经验模式能和市场保持紧密联系。

为了实现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的高收入,能够加强企业实力、扩大辐射效应,规避和减小特色农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最终实现让农牧民增收的目的。因此,龙头企业必须具备完善和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实现产业的技术性改造。通过法律的成文规定来与农牧民之间建立畅销的保障制度,协调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的关系。龙头企业要逐步实现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地区的特色农牧业的发展。

2.完善特色农牧业市场体系。针对当前的小市场格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变当前条块式的、奋笔状的分割状况,使生产要素的市场推广做到极致,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人员的大范围流动,实现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和开放式,能够与国际市场有着更加紧密的连接。

农牧业发展需要配套的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实现农畜产品的增收;建立完善的商品流通体系,使资源配置成为商品市场网络的核心;在生产资料、资金储备、人力资源配置、科学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实现完善、良好的配置和构建。

为实现内蒙古农牧地区市场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健全化、行为规范化,通过网络信息手段来规范市场,利用电子商务来实现经营,在网络营销的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帮助下,能够使销售人员更具备专业素质,能够使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的操作和流程更加系统化,建设一个平台进行利益的共享,实现产业化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共同承担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将产业发展的核心防线建设区域性批发市场上,能够将其打造为各类特色农牧业产品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

3.加强特色农牧业的技术创新。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基础支持就是技术。要将技术创新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从特色产业为核心着手,实现产业技术的结构调整,确定科研的发展目标,实现科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重视特色技术引进的同时也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自主研究。

进一步实施“种子工程”,关键是要推进特色农牧业优良品种的拓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新型育种手段的开发,使优良品种在农牧户主之间普及,重点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进一步形成生产推广、引进自发一体化的物种养殖和培育格局。

为了实现内蒙古自治区的特色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将信息化产业、农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育种选种技术、生态经济发展技术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推进产业化、集成化、机械化的进程,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局限。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将其作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从而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和振兴,提高全区特色农牧业业主的个人素质。

当前,内蒙古少数民族的农、林、牧、渔业速度增长,粮食、经济、饲料类作物的比例逐渐合理,乳业给农牧业结构带来调整,城乡二元经济加大城乡经济差距。但是,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收益下降;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家庭经营、分散生产不够现代化,使得农牧业生产遇到瓶颈。因此,要积极培植壮大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完善特色农牧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强特色农牧业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关区.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103,(12).

[2]  李红.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实证分析[J].农业与技术,2103,(10).

[3]  李靖,肖运来,常瑞甫,等.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即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

[4]  李媛媛,盖志毅,马军.内蒙古牧区政策的变迁与农牧业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

[5]  周来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收入构成的分析及思考[J].现代农业,2013,(5).

猜你喜欢
农牧业内蒙古少数民族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