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经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2015-07-09 03:58边新根胡耀华郭桂香周斌杨小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农经农村建设

边新根+胡耀华+郭桂香+周斌+杨小林

摘 要:农经机构队伍是搞好三农工作的职能部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为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经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经;建设;农村;发展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简称农经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好坏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发展。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农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笔者对峡江县基层农经系统机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了基本情况和问题,形成了进一步加强农经机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峡江县农村经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下设11个乡镇,共76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人口17万(其中农业人口13万,占全县人口76.4%),是个典型的农业县。为顺应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峡江县不断健全和完善县级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1995年在各乡镇设置了乡镇级农村经营管理站,基本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经管理服务体系。多年来,峡江县农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创新;加强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保护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协调、处理农村各项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开展农村信息调研,当好党委、政府在“三农”工作上的参谋助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了农经工作的转轨变型。在切实履行农经工作“三项管理”(农村承包土地管理、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四项指导”(专业合作经济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产品营销指导、农业经济核算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同时,由点到面,深入开展村级财务代理记账服务、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及纠纷调解服务、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服务、农村审计服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以及家庭农场建设发展等为框架的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体系,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增强了农经工作的活力。从目前情况看,峡江县农经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已成为各级政府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但是,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峡江县现有农经队伍建设的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乡镇基层农经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调查情况来看,差距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机构合并,职能混淆。乡镇农经站,建站之初是单独设置的一个正股级事业机构,但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经站已与乡镇其他农业事业机构一同合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失去了独立的法人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职能混淆,职责不明,队伍不专一。

2.职能不全,农经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农经机构是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部门;农经队伍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目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只是一个单纯的事业机构,其单一的事业职能难以确保农村政策、法规落实到位,难以监督农村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难以保障农民信访案件及各种违法违纪违规案件查处到位。

3.财政预算未落实,经费无保障。乡镇农经工作经费目前尚未列入财政预算,开展农经各项工作需要经费时要专门请示领导或单独打报告,有时能够解决,有时解决不了还要挨批评。乡镇农经工作业务经费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乡村两级农经队伍的培训与专业素质的提高。

4.办公设施简陋,条件差。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局限,有些乡镇没有安排独立的农经工作办公室,配备专用办公设施;有的乡镇虽有办公场所和设施,但十分简陋,不利于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

5.福利待遇差,职工不安心工作。乡镇农经站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执法罚没收入,日常工作经费又没有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经费无保障,工作难度加大,福利待遇低,导致大多数乡镇农经工作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千方百计想跳槽。

6.人才队伍差距较大,整体活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紧缺。工作人员过少但兼职过多,乡镇农经站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各乡镇基本上只保留了2名以下甚至1名农经工作人员,与当前复杂繁重的农经工作职能极不匹配。有部分乡镇在农经工作人员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安排农经人员兼职其他工作,甚至本末倒置,兼职工作成了专职工作,本职工作反变成了副业,非常不利于农经工作的开展。二是学历偏低且专业不对口。目前全县乡镇经管站16名农经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人,占总数的13%;大专学历3人,占总数的18%;其余均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在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15人中,真正从正规院校农经专业毕业的只有1人。三是业务骨干严重短缺。由于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合并的过程中,人员交流调整频繁,造成了部分农经站业务骨干青黄不接。人才队伍的差距,影响了农经队伍整体活力,严重制约了峡江县农经工作的正常开展,不能较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7.县、乡两级培训机制不健全。由于培训资金短缺、培训力量不足等,面向基层农经人员的培训活动较少,制约了农经业务培训长效机制的形成。

二、加强峡江县基层农经机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快农经机构改革进程,确保乡镇农经机构队伍与新时期农经工作的职能相匹配。一是恢复乡镇农经站的单独设置,确保乡镇农经队伍的专职专用;二是将农经部门列入依照公务员管理范畴,赋予农经部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三是适当增加乡镇农经工作人员编制,根据乡镇管辖范围的大小按3~5个名额配齐配足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四是乡镇农经站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

2.确保经费投入。将开展乡镇农经工作必要的业务工作经费、设备购置费、人员培训经费等足额列入每年县、乡(镇)财政预算,确保乡镇农经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农经干部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

3.建立健全乡镇农经队伍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评审,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逐步实行末位淘汰制,即连续两年考核评为末位者降级使用或进入待岗培训序列,不断增强乡镇农经干部的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感。

4.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农经工作活力。其一,提高农经人员工资待遇水平。在提高基本工资待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经人员社会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农经工作中。其二,加大激励力度。通过农经工作评比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经业务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农经人员和单位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农经队伍工作活力。

5.加强农经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增强农经队伍的稳定性。针对全县农经人才队伍的现状,必须着力解决文化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业务骨干断档的实际问题,必须切实加大农经人才队伍开发的力度。其一,推动农经人员轮岗交流。通过内部轮岗、促动农经系统内部人员流动,相互学习借鉴工作经验,拓展工作视野。其二,不拘一格选用农经人才。根据岗位要求,选聘业务水平高、年纪轻、进取心强的优秀人员,通过定岗、定工、定酬等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辅之必要的激励政策,激发优秀农经人员的工作活力,切实提升农经队伍工作水平。其三,优化环境吸引专业人才。通过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生活待遇,改进服务方式等,吸引具有农经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到农经队伍中,不断将农经工作推向深入。其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服务发展能力。首先,加大培训资金投入。通过县、乡(镇)财政投入培训资金,确保培训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其次,拓展培训内容。根据新农村建设新要求、农经综合服务新内容、农村经营管理新方式等,进一步拓宽业务培训内容,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农经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再次,创新培训载体。一方面,通过职教、基层党校等资源,加强对农经人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开发网络教育平台,拓展培训阵地,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农经人员受训率和培训效率。

猜你喜欢
农经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搭建农经管理网络平台 提升农经管理水平
《农经》杂志2018 征订函
《农经》形象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农经2017征订函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