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2015-07-09 12:17程方园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河南省升级

程方园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河南省逐渐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 155.86亿元,仍然稳居全国第五位。虽然河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在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河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大多数工业行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

引言

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誉,由此可见区位优势之明显。但是这些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缓慢,这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有关,这已经严重阻碍了中部地区的战略发展,因此发展河南经济已是刻不容缓。如今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十二五”规划当中,而河南是中原经济区的重中之重,所以“十二五”期间是河南省建设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的外部机会和挑战并存。“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建设河南和产业结构优化密不可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三化协调机制”的新背景下展开的。将以自主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内源动力,以要素禀赋升级作为产业升级的基础,以市场一体化作为产业升级的外部环境,以价值链升级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根据从不同角度判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准,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主要有霍夫曼比例指标、工业加工程度指标、技术集约化程度指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指标、产业成长程度指标、基础产业超前系数等,本文从实际可取性出发,选择霍夫曼比例指标、高技术产业发展程度指标和产业成长程度三个指标作为标准来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现状。

1.霍夫曼比例系数=■×100%

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消费资料主要是轻纺工业部门生产的,资本资料主要是重化工部门生产的。因而,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分析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

因实际中计算困难,可选择用下面公式计算:

霍夫曼比例系数≈■×100%

根据近十年来的河南统计数据,得到霍夫曼比例系数均在0.44左右,即都在0.5以下,位于霍夫曼第四个阶段,表明河南的工业发展水平比较符合工业化进程。

2.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100%

由于科技进步使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相对衰退,要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必须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系统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由下页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技术产业比重近十年没能超过10%,和全国相差甚远,表明不论是引进技术方面还是自主创新方面都严重不足。

3.产业成长程度:Ei=■,(i=1,2,3)

其中:Ei表示需求收人弹性,ΔQ和ΔY分别表示某产业产值增长的变化和GDP增长的变化。

产业成长性反映了产业结构中产业发展快慢和发展程度高低的指标。产业成长性大小能体现未来产业结构状况,可用需求收人弹性来反映。需求收入弹性越大则越能促进产业的发展,越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由下页表1可知,第一产业需求弹性较小,不到0.5,不利于产业的发展,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二产业需求弹性一直大于1,反应灵敏,比较符合一直以来主力军的地位;第三产业需求弹性在1上下波动,对GDP影响不大,没有起到朝阳产业的作用。

表1                 近五年来河南省各产业成长度指标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根据对近些年来河南省三次产业经济数据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河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就河南省自身条件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第一产业产值相对较低,对河南GDP贡献不大,且发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化水平低下,很多农业劳作还是依靠手工完成,劳动量太大。近几年接连干旱,对农作物破坏较大,收成连年下降,导致农民收入越来越少,现在纷纷向城镇涌进,使农业更加萧条。河南地处中原、土质优良,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应该兴修水渠、提高化肥质量、培育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作物种子等来提高农业产量,并在保证粮食产量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大力发展种植经济作物,例如烟叶、铁棍山药,国家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增加指导员数量和质量,并且采取化肥补贴,提高收购价格等措施来鼓励种植量。

2.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过半,比较符合一直以来主力军的地位,但是河南省现在的支柱产业仍旧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冶炼加工、装备制造业、纺织业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而高技术产业比重近十年没能超过10%,和全国相距甚远,表明不论是引进技术方面还是自主创新方面都有所欠缺。从根源上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人才的匮乏,虽然河南省是众所周知的人口大省,但始终没能将人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人力资本。高等院校中的重点院校过少河南省没有一个985院校,仅有一个郑州大学是211类院校,这种情况在其他省份是没有的,高考中的佼佼学子只能选择外省重点院校,“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人才外流严重阻碍了本省的经济发展。第二,乡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投入教育的费用相对较少,文盲程度高,造成人口密度大、人才基数少的现象,所以政府在对农村提供补贴的同时要重点倾向到教育这一部分上来。其一,拉长义务教育年限;其二,增加高等教育补贴。

河南省的工业发展水平比较符合工业化进程,但是在全球发展大趋势下工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应逐步向“后工业化”过渡,也就是说工业的领导地位最终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由第三产业取而代之成为中流砥柱,但是河南省第三产业目前远远没有这个能力胜任。河南省第三产业目前并没有起到朝阳产业的作用。虽然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相对东部地区滞后,主要没有主导产业来带动。河南应该挖掘自身的地理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及拓宽产业领域。

参考文献:

[1]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娄源功,耿明斋.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  [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  [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潘照东,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  [日]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家文化出版公司,1988.

[6]  陈韶华.论主导产业的选择:日本的经验及启示[J].当代经济,2009,(23).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河南省升级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