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

2015-07-09 12:45丁立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丁立华

摘 要: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外商银行也加入到了国内金融竞争之中,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也有加大的趋势并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重大威胁。所以,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无疑已经成为确保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粗浅的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前言

银行风险作为金融体系最古老、最广泛的风险形式之一,始终威胁着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一体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商业银行更是朝着经营国际化、业务全能化方向而不断发展,其所涉及的风险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而风险管理能力俨然已经成为决定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无疑成为确保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涵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就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而风险管理所采用的步骤、实现的目标都是风险管理的主体,风险管理也统称为风险与各类监控方法过程,是实现的步骤和目标。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针对既定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程序的综合,通过风险的分析、预测、管控等方法进行有效的规避和预防,并且排除经营中的经济损失,以此来确保资金的安全。

(二)商业银行管理内容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无疑是以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而在实际的商业银行市场经营中,很多的风险目标是难以预判的,在风险的发生和目标收益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这也是风险相互包含的关系。风险最小化通常不是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风险和收益的正常优化才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就应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因此,商业银行的内容管理就出现了风险识别与度量、风险分类、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监控等几方面。

1.风险识别与度量是指风险的识别主要分为主营和非主营业务风险。在进行风险度量时,要计算风险变量的期望值和偏差值。对于风险来说,很多基本的指标法、标准法、内部衡量法都可以度量风险。

2.风险分类是在风险管理中的第二个环节。风险通过度量,为了方便日后的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方面。可控风险能偶评估和度量风险的资产管理模式、负债管理模式、资产总和管理模式等。不可控的风险是能够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风险,大部分都是精英中规避的风险。

3.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目标是指高层制定的风险管理目标。对于风险的管理与收益不同的商业银行其管理方式也不同。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前提下,银行为了寻求高回报,愿意承担可控风险,这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

4.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在商业银行进行审计或审计部门负责的,审计部门只负责向高层或董事会回报。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缺失必要的风险管理文化

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风险管理文化应贯穿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过程,并且渗透到各个环节中。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出现大量缺失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对于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不能够正确地处理,对业务的发展上往往忽视管理,而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上又会由于业务的发展原因而有意逃避风险。从这点上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控制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银行的员工对于风险管理文化上的理解也只是作为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与管理部门、业务部门毫无关系,这就造成了企业文化上的隔阂,一旦发生风险难以管控,措手不及。

(二)风险管理工具的落后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上来说,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在银行业务的市场中其较大的市场作用日益凸显;而从不确定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来说,商业银行在风险的管理上日益复杂,需要现金的金融工具加以规避风险。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利用风险管理工具规避风险的管理方法就十分落后,不能与善于利用数据模型和金融工具的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具体突出表现在缺失定性分析、过于依赖管理者等,对于手段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风险识别、度量、检测等相关客观性的方便表现金融工具利用差,在风险的检测、测量方面存在现实问题。

(三)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我国的商业银行一般都缺乏必要、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这对于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不能够满足银行必要的经营和监管需要。这种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在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滞后,对于新出现的经营条件的变化,银行内部缺乏完善的内控法规制度加以规范,很多即使有相对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也是趋近于模糊和粗略的。这对于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和部门来说,都有阻碍作用。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管理理念

作为承担高金融风险的行业,银行的风险分化是大众企业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具有优质资产,经营风险较低的银行具有一种成熟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而好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理念一般以提升资产质量为中心,银行管理者和一般员工都会对风险性质有充分的理解,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融于一般的经营活动中,无论是决策者制定决策还是普通员工执行决策时都有一种强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意识。

(二)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

通过我国商业银行多年的发展,很多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这种风险管理工具,对健全而丰富的银行风险管理数据库进行授权信息,并实行适时更新,主要用于完善和推广风险评级体系,加强对行业风险、地区风险和主要客户风险的研究和监控,在银行经营环境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根据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广泛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型等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例如,以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运用信用风险评级模型计算出客户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为信贷评级提供参考;运用决策模型,可以通过借款人评级、额度种类评级、预期使用比例、还贷类别相应所需要的资本金、预期收益等因素,可以计算出信贷额度的资本回报率,为信贷决策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模型评级、决策,可以有效避免过多依靠主观经验判断,或者由高层人员左右决策结果等风险,使授信决策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经济学理论认为,边际成本具有递增的特性,边际收益则具有递减的特性,当内控超过一定限度,成本将可能超过收益,从而令内部控制的净收益变为负值。短期的严格控制可以以隐蔽的心理上的成本为代价而获得,系统在表面上看来是在控制中,但压力却会在远期酿成一次有严重后果的爆炸。如果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过于严格,那么其内部控制系统就会对人的潜力进行挖掘,把人和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这样就在内部控制风险小于内部实施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合算。endprint

(三)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重要内容,具体可从几方面做起:首先,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向网络化和过程化发展。采用“过程的方法”“系统的管理方法”,把内部控制活动作为过程和过程网络来管理,力求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全面性就是内部控制要覆盖全行经营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业务活动,以及为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的管理活动及业务支持保障活动。系统性是指根据各项业务特点设立系统性、层次化的测定、评价、监控指标体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及效率,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然后,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内部监督系统。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应覆盖所有涉及风险的数据和过程记录,包括经营管理类、管理决策类、系统保障类、信息分析类等方面的风险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监测性指标和监控预警指标。风险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指标的统计要在授权管理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确保风险评价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在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设计的企业自我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内部控制评级,敦促分支机构或部门进行改进。最后,持续改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最高管理层对建立、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负有重要责任:合适的内控管理组织模式是关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遵循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相对独立、决策和宏观管理集中统一,控制和实施操作授权分管的原则,全面实施风险经理制,设立首席风险管理代表、首席风险经理或风险管理代表、风险经理三级管理制度来共同管理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

结束语

总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即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想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求足够的理论支持,还必须要在实践工作中去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也正因如此,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粗浅阐述,能够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一定的参考,并为今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为切实将科学的方法、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现实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搏.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技术与市场,2009,(1).

[2]  刘继兵,林馥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09,(1).

[3]  杨丹,吴云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新思路[J].金融经济,2009,(6).

[4]  季文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

[5]  陈金润.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9,(8).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