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双汇 中国最大肉制品企业的梦想与情怀

2015-07-10 10:45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5年5期
关键词:万隆双汇菲尔德

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在河南十大肉联厂中排名倒数第一,固定资产468万元,财务入不敷出,工厂濒临倒闭。

1984到2014年,这是中国从改革开放、百业待兴迈向迅速崛起、全面振兴的30年,经过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稳步发展,双汇集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双汇充分发挥了国际化优势,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工艺、品控等进一步提高质量管控水平;史密斯菲尔德合作,用进口原料、进口设备、外国技术、外国管理等实施产品创新、质量管理创新。

双汇用30年时间,在董事长万隆的带领下做优了产品、作响了品牌、做强了产业。

此刻双汇体现出一个中国最大、最先走向国际化肉制品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十二五”期间,双汇集团要进行三个转变:第一个,产品是高中低全覆盖,要向中高档转变;第二个,由速度效益型向安全规模型转变;第三个,由中国企业向国际化的大公司发展,要走出去,向外发展。中国企业要创造世界名牌。

“双汇成为国际化大企业以后,企业发展到哪里,食品安全就会做到哪里。这种责任重于泰山,不允许有一丝马虎!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后,食品安全会做得更好。我们将切实为消费者负责,让13亿国人吃上‘洋品牌放心肉”,万隆郑重承诺,食品安全大于天,双汇始终把“打造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命根子,将以“铁腕抓质量、铁心保安全”的决心,打造食品安全的百年企业。

本专题撰文/记者 刘回春

猜你喜欢
万隆双汇菲尔德
伽菲尔德与勾股定理
戴卫·奇普菲尔德
——造梦城市中的精神绿洲
No.6 双汇父子冲突,万洪建发文炮轰父亲
万隆豆腐坊的中国味
万毒之王
开业大吉
丰富的能源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以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例
极地摄影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