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霖声乐教学中练声环节的方法探究

2015-07-12 13:33杨闪闪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432000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微笑

常 艳 杨闪闪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432000)

金铁霖声乐教学中练声环节的方法探究

常 艳 杨闪闪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432000)

现今,声乐界对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了诸多讨论,并且就金铁霖教授对民族声乐教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做出了高度的赞扬,充分的肯定了金铁霖教授在民族声乐教学方面的才智。在将近三十年的民族声乐教学中,科学、系统、高瞻远瞩的“金氏唱法”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声乐歌唱家,这些人不仅在中国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而且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演唱。金铁霖教授精于钻研中国曲艺、民歌唱法、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开创了独特的“金氏教学法”。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金铁霖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法中练声环节的几个重要手段,来表现出金铁霖教授之所以这么名声显赫不是因为他是“造星”高手,而是因为他有着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

金铁霖;民族声乐;练声

该论文为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金铁霖的声乐教学法研究》立项,项目编号:2014A19

金铁霖教授在声乐圈内可以说是赫赫有名,从金铁霖教授培养的众多演唱家来看,他的弟子占据了民族声乐演唱的前沿。而我们之所以知道并熟悉金铁霖正是因为他培养了如此众多的明星。在当今中国的民族声乐舞台,一大批歌唱演员甚至歌唱家都曾投身金铁霖门下。如民族声乐歌唱家李谷一、彭丽媛、宋祖英、戴玉强、吴碧霞、张也、阎维文、王丽达、陈莉莉等,并且香港歌星黎明、李嘉欣等也曾拜他为师。因此很多人这么说,金教授为中国的声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史上的一个标杆人物。那么金铁霖教授究竟用着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歌唱家。他的教学过程中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呢?本人通过金铁霖老师的书籍,访谈,以及现场教学的练声环节对金老师的教学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

一、哼鸣唱法练习

在金铁霖教授声乐教学练声环节的第一步是练习哼鸣。他要求学生做哼鸣练习时找生活中的体会,喉头要放松下来,要打开喉咙在叹气的状态下哼鸣。金教授提出哼鸣分为大哼鸣与小哼鸣,在学生学习哼鸣练习时金教授强调要根据作品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大哼鸣小哼鸣的区别在于,大哼鸣发声时喉咙打的更大一些,发出的声音更加圆润,同时色彩性没有那么鲜明,声音与呼吸是平衡的,在歌唱时是垂直通畅的感觉。而小哼鸣与大哼鸣相比,发声的气息力度与口腔内的打开都相对小一些,并且是有控制的,使声音音色更加鲜亮、透明。“小哼鸣”的演唱,多用于一些色彩鲜明、风格强的声乐作品,例如戏曲类的作品。

在金铁霖声乐教学哼鸣练习中,金铁霖教授强调:哼鸣时不要太实,也不要停留在喉咙,要用上鼻腔在假声的位置上哼,哼的同时要把气叹下来。哼鸣可以帮助歌者找到歌唱的位置高,使声音更加连贯、通畅。

二、“o、u”母音练习

金铁霖教授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很多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都容易唱的挤、卡、尖、白、压等。“o、u”母音能够使声音保持垂直状态、能够掩盖缺陷和便于使歌唱者喉咙打开。所以,金教授把练习“o、u”母音当作学生练声训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其他母音练习都带上“u”母音练习时的感觉,就能使学生的其它母音达到一样圆润、通畅的效果,就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在民族声乐学习中的挤、卡、尖、白、压的问题。

我之前看过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练声视频,如下图,视频中金铁霖非常注重“u”通道的练习,因为u通道有以下三点好处:1.上下比较通畅;2.声音很容易进入头腔;3.气息稳定,很容易连成一条线。另外,u通道既能唱低音也能唱高音,上下统一没有明显的换声区。

三、“i、ei”母音练习

在金铁霖教学练声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会出现重、压、暗、虚、撑的问题。针对的学生这些问题,金铁霖教授运用 “i、ei”母音的练习,因为“i、ei”母音练习的声音特点是声音的位置比较靠前、音色比较集中、明亮。通过练习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重、压、暗、虚、撑的问题,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声音效果。金铁霖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i、ei”母音的位置比较高,声音也非常灵活。通过练习这组母音,能够让歌者更加灵活咬字,声音也更加集中明亮,这个练习适用于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同时也符合大众审美。因此上述母音练习在金铁霖声乐教学的练声环节非常重要。

金铁霖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练声”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听的声音哪来好听的歌曲。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练声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首要环节。所以,在金铁霖的《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法》一书中,金铁霖教授开始就提到了 “声”的七字标准。在金铁霖多年的实践教学中,他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声乐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总结了很多的方法。正是因为他的刻苦努力才让我们听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品味到那么多美妙的声音。

四、“微笑”在歌唱中的作用

“微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表情,它是舒展的美好的。其实歌唱中也要运用微笑,同我们日常生活是一样的。在歌唱中甚至练声时金铁霖教授常强调一直保持微笑动作,要做到歌唱中的所有字都要在微笑的状态中进行转换。在生活中保持微笑容易,但是在歌唱、练声时一直保持微笑的状态其实是不容易的。它是要在练声过程中反复强调加强练习的。我们所指的歌唱中的微笑状态不单单指的露出牙齿就行了,而是要呈现笑肌抬起整个喉咙与身体积极配合的兴奋的歌唱状态。歌唱中的“微笑”对于那些声音过重、挤压、位置低的演唱者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使其尽快的克服这些毛病。在练声的训练过程中,金铁霖教授总是强调学生的笑肌抬起来做各种母音的发声练习,让整个歌曲或者练声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微笑的歌唱状态。甚至强调练声与歌唱时出现的字与字、母音与母音的转换都要保持歌唱时微笑的积极状态。这样唱出的声音才能够保持通畅、统一,并给听者带来和谐、美的享受。微笑的歌唱对于歌者的表演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提高演唱过程中的审美享受,符合大众对于欣赏过程中的审美需求。演唱也是一种表演,赏心悦目才能更好地辅助美妙声音的传达。

金铁霖教授创立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的“金氏教学法”,从各个层面展示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金教授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在歌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声训练,正是通过这些针对性的练声训练解决了学生们在歌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1]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

[2]金铁霖.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黄河音像出版社.1989.30.31.39.

[3]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4]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唱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5]薛良.歌唱的艺术.2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152.

[6]中国音乐(季刊)2008(1).

[7]中国音乐(季刊)2005(2).

[8]金铁霖.从彭丽媛音乐会谈起.解放军报,1990(2).

[9]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10]段友芳.金铁霖的声乐教学评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报),2006(S1).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微笑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若想念,微笑吧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种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