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015-07-13 13:20王蕾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4期

王蕾

摘要: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太平洋发生了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此次强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本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经济体,作为这次货币泛滥的因素之一,日本的地震会对其经济产生很严重的影响,通过对日本地震前后日本经济的分析、对比,并提出灾后如何进行经济复苏的问题,有助于应对日本经济破坏带给日本本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地震;工业中心;日本经济;经济复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4011503

1地震前日本经济状况分析

1.1日本汽车产业的功能与地位分析

汽车产业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整个世界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如今,全世界关于汽车一系列的运作和发展也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美国,日本,欧洲这一发达的汽车工业区。在整个的汽车发展过程中,相对于欧美的汽车产业,日本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是后来居上的日本汽车产业发挥了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以合理的价格、超前的技术,稳定的性能、快速的更新及多样化的产品,在充满竞争力国际汽车市场上逐渐占得一席之位,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汽车强国。

日本汽车工业的现状可概括为三点:产能旺盛,国内汽车市场接近饱和,出口优势明显。

(1)强大的生产力。

1990年,日本汽车的生产量达到了1348万辆,使得日本汽车行业陷入低谷。但是自2000年以来,日本汽车总量开始逐步上升,平均的年增幅超过2%。到2006年,日本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在2007年,日本汽车总产量突破1160万辆,同比涨幅达到1%,产值达到21亿日元,同比的涨幅到达7%。与此同时,日本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国,2007年的乘用车生产量已经达到了1000万辆,2008年日本汽车总产量略有下降,也达到了1156万辆。

(2)市场趋近饱和。

2007年,在日本本土的汽车销售量一共是1288.4万辆,承载人过千的汽车保有量近600辆,这时的日本汽车市场已经开始达到饱和状态,这直接导致国内需要的急剧下降。其中,在2000年需求量到顶时开始出现下滑,2007年下滑最为严重,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车销量都明显下降很多。

(3)明显的出口优势。

日本的汽车产能虽然位列全世界第一,但其实国内的消费市场并没有很活跃,它的汽车产品绝大部分还是依附于国外市场。当然,本身日本的国内市场就不大,因此,从汽车业刚起步之时就把主要的目标锁定在海外,自1970年,日本汽车的出口量就占据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直到2000年,这一比例还在持续的上升,到了2007年,日本汽车的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已经达到56.5%,超过了第二大汽车出口的德国,一直位居全世界汽车出口第一的行列。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有很大的冲击力,汽车业自然不能避免,作为日本最大产业的汽车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总产量开始下降,国内市场全面萎缩。然而,这一现象在出口量上并未出现,2008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672万辆,同比增长3%。可见日本汽车明显的出口优势。

1.2日本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功,国内外诸多有利因素构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及其发展前景的基点。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其地位的稳固与否以及今后的发展态势如何,将对东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亚太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战之后,日本的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都开始发展起来。因为电力行业在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日本政府决定优先恢复,所以它的发展在主要的西方国家中是最快的。而石油化工作为日本新型的工业,在化工业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电子工业的神速发展已经逐渐赶上美国。纺织业发展相对较慢,但由于合成纤维的快速增长,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

除此之外,日本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也非常之快,从世界贸易排名表上可以看出,已经由20世纪50年代的第七上升到70年代的第三,仅在美国和德国之后。如今,世界性的信贷短缺和通货膨胀依然是很严重的问题,而日资膨胀也曾亮起过红灯。但是从长期或者结构因素分析,日本的金融实力和创汇能力其实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日本依然是上世纪末之前的最大资本输出国。如今,世界排名前20的银行中日本占了14家,并且前8名全是日本。到上世纪末,日本对外净资产超过了1万亿美元。虽然“信用危机”事件也在日本过,但在短期内,想要改变日本作为“世界的金库”这一事实基本是不可能的。

2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1地震对日本经济的破坏程度

根据日本官方估算,1995年1月阪神-淡路大地震的经济损失总额高达9.9万亿日元。建筑和其它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损失达到7万亿日元。本次东北太平洋地震,强大的震级和海啸给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基础设施相关的损失可能高达数万亿日元。

2.2地震对日本经济产生的短期影响

2010年是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经济增长也回到了2%以上的正常水平,开始出现企稳向好的趋势。正是由于日本经济这一良好的局面,很多国际市场对日本经济逐渐恢复信心。虽然此次大地震主要涉及的日本东北地区的GDP比重并不是很大,但是受到地震影响的汽车以及相关产业在日本GDP增长中占到了50%以上,因为地震引发的电力供应紧张、核爆炸、国内生产链条中断和旅游商业活动减少等直接影响以及消费者信心下降等间接影响,将对日本的经济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而这些影响将远远超过灾后经济重建带来的GDP拉动效应。以阪神-淡路大地震为鉴,短期内,这一次的东北太平洋地震将对日本经济复苏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表11995年阪神大地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季度

2.3地震对日本经济产生的长期影响

(1) 对储蓄/投资差额的影响:企业部门中长期厌恶风险,就业条件恶化。

阪神-淡路大地震后的投资/储蓄差额情况(表2)。政府部门的赤字未出现显著上升;至于本次地震,就目前来看财政状况发生严重恶化似乎不太可能。美国经济疲软引起的日元升值导致对外储蓄/投资差额恶化(经常账户盈余减少)。家庭储蓄1995年1季度和2季度暂时增加,但重建期间逐渐下降。企业存款由于短期现金需求而下降,但美国经济疲软及日元升值令企业避险偏好增强,推动企业存款逐渐回升,这导致就业条件恶化。

这一次地震对储蓄/投资差额的影响可能会与阪神-淡路大地震刚发生后的情形类似。为避免企业部门重蹈中长期内变得厌恶风险的覆辙,日本政府必须采取果断行动来减轻日元升值忧虑,同时帮助维持金融系统稳定。

汇率是影响宏观经济和储蓄/投资差额的关键因素,日元大幅升值可能会延长经济遭受下行压力的时间。

表21995年阪神大地震对储蓄、投资差额的影响

4季度

资料来源:MIC、瑞银。(3)对汇率的影响。

至少从神户地震后该汇率跌至80以下可能蕴含的暗示意义而言,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美元/日元汇率。由于3月31日正值财年结账日前的资金回流高峰,因此日本面临机构投资者海外资金回流的威胁,引领回流的可能将是本财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外国债券投资的保险公司。因此,与1990年代中期相比,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发生美元/日元大跌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4)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日本政府计划从2010财年预算中拨款2000亿日元并考虑动用2011财年预算中的一部分任意准备金(1.3万亿日元),将儿童补贴恢复为育儿补贴并动用1.5 万亿日元。日本政府初期将推出约1.5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随后将再推出约几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部分资金将通过新发国债筹集。

日本央行决定实行一项紧急资金操作,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7万亿日元。除收购价值3万亿日元的国债外,日本央行还将提供约10万亿日元资金,因此流动性短缺局面应能得到缓解。另外,日本央行决定采取更多的货币放宽措施,将国债、企业债券、ETF和资产的目标收购额从5万亿元提高至10万亿元,以应对金融系统面临的压力和重建工作中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这些措施可能起到镇定市场和商业情绪的作用,并令政府在为重建制订预算和筹集资金时更为容易。

3以汽车行业为例分析地震对日本经济的破坏性

3.1汽车产业的主导优势受到了巨大冲击

此次东北太平洋地震以其引发的海啸使得日本汽车产业受到的严重的打击,并且危害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海外产业链。2007年的日本新潟县6.8级地震,由于日本理研汽车零部件工厂供应中断,导致了各大汽车生产企业被迫停产。这一教训让日本开始认识到建立完备配套体系的重要性并做了相应调整,随后日本汽车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地震灾害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将会减少。

(1) 日本本土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大面积停产,损失惨重。

东北太平洋地震的重灾区东北部地区主要集中了汽车、核电、石油化工、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其经济规模占到日本GDP的8%左右,其中汽车产业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该地区主要汽车产业归纳如下:

表3日本东北地区主要汽车厂及其产品、产能列表

地区工厂主要产品年产能宫城丰田汽车

东北公司整车、ABS零部件、悬吊系统、车桥与变矩器等整车12万辆福岛日产IWAKI

工厂VQ系列引擎与其铸造零部件约50万套枥木日产整车与零部件整车27万辆五十铃商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不详本田引擎与其铸造零部件、差速器、轻型4WD零部件不详资料来源:日本工业协会,mysteel。

(2)地震对日本本土汽车产业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这次的地震使得日本东海岸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公路交通设施都遭受重创。特别大量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被地震摧毁,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这种交通带来的各种不便也使得日本的汽车企业下面的整车工厂陷入了供应短缺的困境,并且这一局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消除。除此之外,地震还造成了厂房损坏、设备检修、零部件供应短缺、电力短缺、电子行业中断供应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将影响汽车产能的提高。

②间接影响。日本汽车产业一直以出口为导向,以2010年的汽车产量为例,日本的汽车出口量为4838356辆,相对于9625940辆的汽车总产量,出口所占比例高达50.3%,同比增长5.3%。此次地震的发生,破坏了日本继金融危机以来的良好复苏态势。日本各大港口现都忙于救灾,主要港口都已关闭,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停产、关闭,这些都对出口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以丰田为例,在这次地震中的关东汽车工业公司和中央汽车公司,他们主要出口车型包括雅力士、ScionXB和ScionXD等,但是这些工厂的停产、关闭将会延迟日本汽车和零部件的出口,对丰田的出口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使正处于恢复期的汽车业的供应基地陷入窘境。3.2汽车供应链断裂危机的原因及带来的机遇

日本供应链危机在地震后迅速爆发并席卷全国和日本企业采取的低库存的管理方式不无关系。首先,日本汽车企业的管理模式是“高信息化+低库存配件”,这种模式要求组件和半成品运至厂房后能很快被组装成汽车,因此零部件只能满足一两天的生产。因此一旦出现运输故障,就会使得整个模式受到影响,而地震就是对运输造成了影响。这种管理模式对于成本控制非常有效,但弊端也非常明显,一旦出现意外,供应链将会迅速断裂。其次,零部件产业生产大多都集中在日本国内,使得整个汽车生产对日本本土零部件供应的产生依赖,也是此次供应链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此次地震产生的危机也为日本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虽然地震使得许多的制造业工厂停工,但是“京滨工业地带”内绝大多数企业的设备厂房并没有受到毁灭性的的破坏,而且精锐的技术研发和制造队伍存留了下来,所以即便是损失了工业设备,很大的部分是在日本的本国国土就可以进行生产和补充的,无需借助外力。所以说,只要是实体产业的“精髓”留下来,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变,实体经济遭受破坏对金融、期货等产业的影响就是可控的。更重要的是,日本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有他独特的重要性,只要经济不发生持续的紊乱,在这个灾害处置体制完备的国度,恢复经济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4结束语

3月11日日本发了历史上最大的地震,除了地震带来的死伤,地震的危害对于努力寻求出口拜托“失去的十年”经济衰退期的日本来说,意义更是不同凡响。虽然目前还是无法得出具体的数据,但是不管是伤亡的人数还是对经济造成的损失,都将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数字。也许这将是历史上最为昂贵的自然灾害,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仅只是针对日本本国,对太平洋两岸,对中国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然由于地震和之后的海啸带来的对商品期货以及货币市场的影响将持续的渗透到全球经济之中,中国和美国都无法避免。强震之后的日本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不仅对日本本国经济复苏有重要意义,对全球各经济体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冲击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木森.日本汽车工业近况及其发展战略[J].世界汽车,2003,(6).

[2]薛可.解剖日本强势汽车品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01.

[3]吴建华.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国内外政治条件[J].世界历史,1991,(5).

[4]吴令瑜.西太平洋的曙光——亚太经济纵论[M].南昌:江西高教出版社,1995:62204.

[5]张季风.日本经济:现状与展望[J].亚飞纵横,2007,(1).

[6]邓仕超.东亚合作中日本的地位及其立场探析[J].东南亚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