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未来之路

2015-07-13 03:24
新晨 2015年1期
关键词:微店商务口袋

2015年是中国电子商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为什么?因为85后出生的人进入30岁了,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

真正先知先觉的企业,今天已经把互联网技术作为一个手段,然后彻底改造整个商务的运营体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未来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面临着原来企业体系的改造,成为电商是必经之路,那么,电商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未来商务,就是商务的电子化

天猫总裁逍遥子曾经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了他对于电商未来的一些观点。

首先,他认为,未来商务,就是商务的电子化。

“原来我们讲的问题,只是说我们多了一个网络销售通道,我要搞一堆货,因为用户用这个通道,所以我们考虑这堆货在这个通道里卖给用户。这两年包括今天,我们一直讨论的是渠道冲突的问题,是线上线下货品打通的问题,还是单独考虑拿货的问题,物流仓储配送体系是单独搞电子商务仓,还是一起搞的问题。未来,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逍遥子说,“在未来,我认为没有电子商务,只有商务,未来的商务就是商务的电子化,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商务电子化。这个过程,有些企业已经走得比较快,有些企业仍然处在摸索的状态。”

逍遥子在演讲中谈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多终端的概念,第一个终端是PC;第二个终端是手机,包括iPad。电视是不是一个终端?肯定也是一个终端。推而广之,门店是不是终端?一个在wifi环境里的实体门店,这里能够通过电子技术来进行商品表达和沟通的消费者环境,是不是升级版的终端?他认为一定是。最终无非怎么样把这些多终端,重新去构架消费者的体验,最终给他提供崭新的服务体验,他认为这个才是电子商务未来的方向,而不仅仅是我们有一个网站叫天猫,大家都在这里开一个店,店里放一堆货架,上传一堆商品,还有一堆图片,写一堆文案。其实,未来越来越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个是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变化趋势。

他认为,围绕着这个趋势,一定会逐步触发企业内部,从零售工业的改造,到上游生产供应链的改造,这个是我们看到的整个电子商务带来的变化。真正地利用消费者需求的聚合,能够改变整个供给模式,效率发生提升。这样的变化,才是电子商务方向,最终才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效益。

电子商务是系统、流程全方位地改造,而不是靠搞一个小团队,另外配一堆买手,或者找一个仓库,你就可以做电子商务了。其实和原来的主页关系不是很大,关键是整体升级原有的业务,这个非常重要。

创新模式,解决消费者需求

2014年10月23日,在首届“微店大会”上,口袋购物微店创始人、CEO王珂首次公布了公司的C轮融资消息,总额达到3.5亿美金,投资方包含H Capital、老虎基金、Vy Capital、DST以及腾讯。在此之前,其曾获得雷军、成为资本和经纬中国、华平基金等三轮投资。

作为中国移动电商的代表人物,王珂对口袋购物微店未来发展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口袋购物和微店其实代表的是我们解决两类不同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做口袋的时候致力于消费者的问题,后者致力于商家的问题,口袋上的实践和所得也能用在微店上。今天来看,微店规模更大。”王珂说,“我们为什么做口袋购物,就是因为很多人在淘宝上翻,甚至搜到46页,这个体验太差。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怎么把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一个个解决掉。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商家数量很多,商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商家对我们有很多期待,他们每天都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人力有限,我们希望更快把罗马建成。”

微店电商的需求是流量增长、销售提高。但是开始时怎么能滚动起来,口袋购物就帮他们把这个启动起来。他们投入两亿帮商家去采购优质流量。

有人担心现在微店的卖家和商品也越来越多,口袋购物会不会未来变成淘宝那样,由于庞大的商品数量影响搜索。

王珂说,口袋购物积累了很多经验,所有搜索的技术推荐的技术都会应用在微店里面。随着商家商品越来越多,以后即使用再好的技术也会出现效率问题,所以他们也相信未来用垂直导购,精准的价值主张,垂直市场会越来越多。它可以让消费者知道这个商品来自微店,也可以不让消费者知道,最重要的是商家能够因此提高他们的销售。在消费者应用上,他们会给更多的个性化推荐,来帮助商家更精准地提高转化率,一起建立好微店的生态体系。

“我不认为一家靠资源建立的公司就能获得成功。”王珂说,“我觉得资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为商家提供了足够独特的价值,可以真正让他们获益。很多市场观点认为,规模成交额很重要,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创新。把论文抄一抄很容易,抄了再写也很容易,问题是抄完能不能去解决新的问题。抄袭和模仿比较容易拷贝之前的选择,但是在新的选择面前依然会失败。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创造了这样一个产品,解决了消费者需求,并且在不断努力去解决,而不是简单抄袭模仿或者追随热点。”

人口结构决定一切

卫哲,曾任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兼企业电子商务总裁,2011年从阿里巴巴辞职,创办嘉御基金。

在一次演讲中,他说:“我在2006年中国互联网网民即将超过美国互联网网民的时候加入阿里巴巴。我们知道,中国用了七八年的时间,PC互联网民超过了美国。中国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移动智能手机的拥有量超过了美国。这两个才是中国的互联网人口结构,决定了互联网什么行业可以做,什么行业过时了。人口结构决定一切,一切从这里开始。”

卫哲指出,互联网公司分为四类:第一类,新媒体。做媒体的大多数公司都在北京。第二,新娱乐。包括游戏公司以及视频公司,它们主要在上海。第三,新通讯。广东电信管理相对较宽松,腾讯QQ,网易邮箱以微信都是主打通讯功能。第四,好生意。互联网到了浙江人手里,那就是做生意,以阿里巴巴为代表。

所以中国四大互联网的流派聚集地主要就是分为讲政治的,爱玩的,能搞通讯的,能经商的这四个地区。任何新的互联网模型公司都能归为其中一类。

卫哲认为,中国互联网的人口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理解的80后。因为80年出生的人在2000年已经21岁,他接触互联网绝大部分的是从工作开始,所以80后是工作在互联网的一代。而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才是真正中国的互联网一代,所以必须要顺势而为,中国互联网人口结构的理解决定了你做的事情的布局和起步。

卫哲2008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判断,就是2015年是中国电子商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为什么?因为85后出生的人进入30岁了,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

“所以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你只要看一看,你的消费人群定位在几岁?你就知道你还有几年准备期。”卫哲说。

曾经因为大家看到天猫赚了这么多钱,很多大佬来找卫哲,说马云给你多少钱我给你乘以三,马云用多少人民币在淘宝上,我们给你同样的美元你再来干一遍行不行?卫哲说干不了,不是无能,而是因为时代过去了。

他分析说,商业地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不是这个MALL里面设计的有多漂亮,最大的成功秘密是你买的地要足够便宜。现在互联网上PC端的圈地时代已经结束了,当年淘宝发展一个活跃用户只需要2到3块人民币,就相当于一亩商业地20万人民币。现在发展一个活跃用户需要成本100块人民币,即使碰到很好的运营团队70块也做不了。因为“地”太贵,所以在PC端上面建MALL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移动端开发活跃用户还是比较便宜,但是这样便宜的“地价”不会超过一年半的。一年半以后移动互联网的拉客成本,引流成本会和PC接近。

卫哲说,电子商务是属于马云的,而商务电子化是属于大家的。

猜你喜欢
微店商务口袋
基于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商务通用能力素质结构内容体系探讨
浪漫口袋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如何运营一家农产品微店
会喝酒的大口袋
微店自称“互联网产业的第七次革命”被阿里巴巴旗下机构认定为风险网站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