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语文课堂如何进行学习小组建设

2015-07-17 20:12朱艳娥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讨论主体性

朱艳娥

摘 要:学习小组建设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搞好学习小组建设,充分利用好小组建设,有利于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技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学习小组建设;合作交流;讨论;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1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向一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探究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使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相互融合、渗透,易于学生消化吸收,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进行学习小组建设是达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学习小组建设是进行高效课堂的关键,而课堂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显然,进行学习小组建设必将成为学生动口说、用脑思、合作讨论交流的探究情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搞好学习小组建设尤为重要,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又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建设出一支支高效、独特的学习小组呢?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对于教师而言,给班级进行学习小组建设有利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夯实优质课堂建设,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优秀人才;就学生而言,恰到好处的学习小组建设,更有利于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与他人讨论交流、分享知识的意识,更能让学生快乐学习。

二、科学搭配、合理分工、组名独特

首先,全班挑选出几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小组长,再由小组长带动组内的其他同学学习,每个学习小组男女生比例搭配应适中。

同时小组长还要负责维持本组内同学的学习纪律,组织实施好每节课的课堂展示、讨论和自学,及时主动的向任课老师汇报工作,领取学习任务。积极组织学习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以及学习小组内部探究。确保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并及时检查学习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以及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建立起针对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督促学习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学习小组先指定一位学生做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作轮流发言,并准备补充或质疑;每组推选出记录员一人,实时记录汇报结果;学习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可作轮换制,让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其次,让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商讨,为自己的学习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响亮的组名。再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格言完成自己的组训,以此凝聚人心,形成学习小组奋斗目标或团队精神。

再次,科學合理的摆放课桌也很关键,可以按南北走向摆放桌子,但要杜绝背对讲台。

三、明确学习目标,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直接影响到学习小组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预先做好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可由教师指定或小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以任务为中心,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

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的向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要担任共同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要善于引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求,激励他们的参与学习,动手实践,相互学习,在学习中发现、探究语言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提升能力、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并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师生应遵循的原则

近年来,新课改为进行优质课堂教学建设提出了“六到位、六有效”的目标。强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做到“六到位”、 “五要讲、五不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务必旗帜鲜明的以“六到位、六有效”为准绳,在课堂上实践,在实践中升华。

课堂上,教师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六到位”,即:①组织到位,②知识到位,③教法到位,④点拨到位,⑤精讲到位,⑥效果到位。

2、“五要讲、五不讲”(1)“五要讲”:①课题重难点要讲;②有效启发学生思考的要讲;③学生归纳不全面的要讲;④学生挖掘不到位的要讲;⑤学生学不会的要讲”。(2)“五不讲”:①学生自己已经会的不讲;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③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④有学生走神的时候不讲;⑤无实际意义的不讲。当然,进行优质学习小组建设更需要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力求在合作中学习、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做到“六有效”, 即:①有效思考,②有效合作,③有效提问,④有效回答,⑤有效探究,⑥有效讲课。

其次,学习小组建设还应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这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

学习小组建设是通过创设的小组学习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的,在课堂中最大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活跃气氛等,体现的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为学生提供互助学习的平台和交流发言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探讨、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轻松获得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有效上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 有效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3]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三出发”优质课堂建设实践与探索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讨论主体性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