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为载体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15-07-17 20:12赵玥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区域活动幼儿

赵玥

摘 要:幼儿的社会性特征总是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发展的。区域游戏活动本身能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良好的途径和内容。因此教师只要注重有目的地指导,并注意在活动中激发幼儿交往的动机,为他们提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社会性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27-01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習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和价值,发展社会行为,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区域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营造了宽松自然地活动氛围。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游戏活动这一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使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得以良性循环,应该引起教师们的关注与重视。

一、区域活动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以兴趣为前提,幼儿在游戏中自由的交流、大胆地表达,因而区域活动是最适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活动方式之一。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通过人际关系反映出来,孩子正是通过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逐渐认识自己和他人,形成待人处事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区域活动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就好像一个“小小的社会”,不像集体活动那样要求整齐统一,教师的干预最少,因此幼儿可以在自主的前提下自由交往、自我表现,人际交往的互动也会更加频繁和复杂。例如,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要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遇到困难是要一起想办法克服,与同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自己协商解决;学会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的想法,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在不能接受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幼儿会在区域活动中考虑并实践怎样和同伴怎样使活动更加顺利等问题。这些交往和协调的过程都锻炼了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与环境、同伴、老师是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体验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地认识理解角色中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的准则,学习如何对待他人,同时,幼儿在不断体验协作分工、交流协商的过程中,体验各种冲突和争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欢乐或沮丧的情绪。不仅如此,幼儿还要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尝试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学习遵守各种行为规则,体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过程。通过这些体验和经历,幼儿学习体验如何解决冲突,如何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协调与合作、轮流互换、谦让与妥协,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等社会交往能力。对于那些在集体活动总不善于表现缺乏表现机会的幼儿,更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展现自己,提高自信心,对于那些“内秀”的幼儿更是一个很好地提高自信心的机会。通过区域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获得各种贴近生活实际的社会经验,其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二、创设以幼儿为主导者的区域环境,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纲要》中提出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们在以往的区域环境创设中,绝大多数是老师发挥重要的作用,幼儿参与的较少常忽视幼儿参与的作用,而区域环境最终作用于幼儿。幼儿从懵懂无知的自然人发展到有一定想法、见解、判断能力的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陶冶与渗透。没有兴趣的学习、被动的参与显然是没有实效的。所以要创设一个以幼儿”当家做主“的区域环境,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导者。

区域活动作为发展幼儿社会性最好的游戏形式,我们应该充分听取幼儿的意见,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创设过程中,其社会性认知会获得不断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快乐的节日”为主体的区域环境设置时,环境布置当然会体现有关于节日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幼儿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图片,来完成区域环境的创设。幼儿在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参与的过程,关注社会的过程。与此同时,幼儿的社会认知系统得到丰富和提高,在区域活动幼儿通过自己创设、所熟悉的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使社会性得到发展。

三、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

任何一种个性特征、心里品质或行为方式的最终获得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区域活动是一种“小的社会形式”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一个对自己的社会认知系统不断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分享合作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很多情况下,某个活动的过程是由几个幼儿合作完成的,然后共同分享合作的成果。合作一般是以分工的形式体现的。例如在进行《好吃的糖果》的主题活动中,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设计糖果纸,手工区域的幼儿可以负责制作糖果包糖果,并由超市的幼儿进行采购,柜台的幼儿进行结算,幼儿在活动中很自然、和谐的形成了一个互动的系统。大家开始的几个目标都是为总目标服务的,设置一个社会的场景,幼儿在其中协作分工、交流协商社会化参与过程。最后分享活动成果、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周围人共同生活,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区域环境的设置、活动过程的开展,都使幼儿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他人交往。所以作为教育者,要充分重视区域游戏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彭海蕾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首都大学出版社

[3] 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初探.高娜.课程教材研究.幼教研究,2007(06-20)

[4] 幼儿游戏设计与案列 .王殊宁,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5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区域活动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