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2015-07-18 11:26
关键词:低血压时段剖宫产

张 玉 萍

(安徽省安庆市妇幼保健所,安徽 安庆 246003)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张 玉 萍

(安徽省安庆市妇幼保健所,安徽 安庆 24600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拟行剖宫产术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于术前和术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和术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手术中各时段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与麻醉前及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照组发生率为11.1%,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护理干预

妊娠晚期产妇于仰卧位时有时会突然出现血压骤然下降,同时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临床称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多见于妊娠晚期或施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腰麻、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时发生率显著增高。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和新生儿均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我们对54例行剖宫产术产妇于术前和术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01—2014-12月于安徽省安庆市妇幼保健所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27.4±5.7)岁;体质量59~89 kg,平均(68.6±13.7)kg;初产妇47例,经产妇7例;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阻滞48例,腰—硬联合阻滞6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8.1±6.4)岁;体质量56~87 kg,平均(69.1±12.8)kg;初产妇46例,经产妇8例;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阻滞49例,腰—硬联合阻滞5例。观察组于术前和术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和术中采取常规护理。2组产妇ASAⅠ-Ⅱ级,均为单胎、足月孕妇,术前无心、肺、肾等系统疾病及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合并症。2组产妇年龄、体质量、产次、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术前均禁食6 h以上。麻醉前建立补液通道,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

1.2.2 综合护理干预

①产妇入室后采取左侧卧位,上肢建立补液通道,30 min内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500 mL,之后以晶体液维持;②6%羟乙基淀粉输注后再行椎管内麻醉(连续硬膜外阻滞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成功后改取左倾斜20~30°体位,并将右臀部垫高10~15°;③面罩持续吸氧;④术前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产妇讲解剖宫产手术过程及配合要点,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避免紧张情绪而导致应激反应增强致使机体代谢和内环境稳态发生紊乱,削弱生理储备,进而对机体各系统产生不利影响[1];⑤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应与麻醉医师共同观察产妇异常反应,提前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器械护士应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根据手术步骤准确而敏捷地传递物品和器械,尽快缩短手术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娩出胎儿。

1.2.3 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处理

当产妇出现血压骤然下降且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时即可明确诊断,应立即实施紧急处理。①采取仰卧位的产妇应立即改为左倾斜位20~30°,并由手术助手将产妇腹部适当移向右侧,手术助手身体靠紧手术床防止产妇坠至床下;②加快液体输入,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回心血量;③保障呼吸道通畅,增加氧吸入流量;④发生恶心呕吐者应将产妇头颈部偏向一侧及时吐出呕吐物,同时嘱产妇深呼吸,防止肠管膨出影响手术操作;⑤根据医嘱对改变体位后血压回升仍不理想者(收缩压较基础血压降低30 mmHg或下降至80 mmHg以下)可静脉注入麻黄碱10~15 mg;⑥迅速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T1)、麻醉后至手术前(T2)、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T3)时段收缩压(SBP)及HR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各时段SBP及HR比较

观察组T2、T3时段SBP、HR与T1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时段SBP与T1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段HR与T1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妇各时段SBP、HR比较

注:与同组T1时段比较﹡P<0.05;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

观察组未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照组有6例符合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发生率为11.1%,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妊娠晚期妇女,一般认为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腔及盆腔内静脉血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右心房压下降、心搏出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并出现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尤其是产妇处于仰卧体位时,此征发生几率显著增高,因此也称为“妊娠晚期下腔静脉综合征”。关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低者为1%~2%,高者达30%。有关文献甚至报道产妇于临产期取仰卧体位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50%[2]。目前,剖宫产麻醉多采用椎管内阻滞,尤以连续硬膜外阻滞最为广泛,椎管内麻醉时,由于麻醉平面内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血管发生扩张,血液淤滞,从而减少了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可能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因素[3]。剖宫产术中发生严重低血压,可使胎盘血流量显著降低,影响胎盘血氧交换,不仅使胎儿或新生儿缺氧,易发生其它并发症,同时还会导致胎盘早期剥离引起大出血。因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本研究观察组未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从麻醉开始前即对产妇体位进行干预,能有效地解除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麻醉前预输6%羟乙基淀粉可达到扩充血容量、保持血压稳定的目的。6%羟乙基淀粉属人造胶体液,输入人体后在血循环中停留时间较长,扩容效果良好,改善血液动力学作用明显[4]。上肢输液能提高未被阻滞的身体上部的血容量和回心血量,维持血压避免骤然降低。较大流量的氧气吸入,可提高产妇与胎儿的血氧分压,增加胎盘血流灌注,避免由缺氧引起的并发症。手术过程中恶心呕吐常与低血压同时发生,可能与低血压引起脑干缺氧、恶心呕吐中枢兴奋有关。有学者认为妇科手术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原因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内分泌变化可以改变脑干及后区对催吐刺激的敏感性[5]。发生呕吐的潜在危险是误吸,因此,对发生呕吐的产妇必须提高警觉。

[1]朱红霞,姚远,武永生,等.小剂量芬氟合剂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及对产妇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4):342-346.

[2]刘继红,牛秀丽.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时体位对循环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2.

[3]徐艳洁,郑丽君,陈云飞,等.不同体位对剖宫产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0,9(1):37-38.[4]蔡孟,刘丹彦.晶体液和胶体液的生化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571.

[5]朱红霞,徐艳洁,孟素峰,等.内关穴注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J].中国针灸,2010,30(1):72-75.

[责任编辑:李蓟龙]

张玉萍(1964-),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

R 473

B

10.3969/j.issn.1673-1492.2015.04.023

来稿日期:2015-04-23

猜你喜欢
低血压时段剖宫产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养阳的黄金时段到了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