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经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07-18 10:12陈薇琼陈小雪于鸿基胡瑞法
对外经贸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贸合作投资哈萨克斯坦

陈薇琼+++陈小雪+++于鸿基+++胡瑞法

[摘要]转型后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出口结构单一,石油和矿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进口结构呈多元化发展。中哈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呈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结构高度集中,矿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占比超过90%。近年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额虽然不断上升,但仍不足对哈第一投资大国荷兰的1/3。中国应进一步创新中哈合作模式,继续提速能源合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在农业、基础设施、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合作,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促进中哈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中国;经贸合作;投资

[中图分类号]F7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04-05

[作者简介]陈薇琼(1990-),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经济、贸易经济;陈小雪(198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经济、贸易经济;

[通讯作者]胡瑞法(1960-),男,教授,研究方向:国家经济安全及农业经济政策。哈萨克斯坦作为我国的近邻,近年来因其地处亚欧大陆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极力争夺并用来遏制中国、俄罗斯等国重要战略的一部分[1][2]。因此,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直接关系到我国边境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国内学者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毕燕茹和师博[3]从贸易角度应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关系,得出哈中贸易互补性远大于中哈贸易互补性;崔炳强[4]从投资角度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以及哈萨克斯坦利用外资的特点,提出中国可以通过投资实现产业转移并且有利于实现资源进口的替代效用;蒲军[5]和张军民[6]从能源合作角度,分析得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在能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合作潜力。上述研究均单纯从贸易角度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较少从哈萨克斯坦自身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及其与我国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挖掘目前中哈经贸关系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现状

(一)转型后经济增长较快

在前苏联时期便是中亚首富的哈萨克斯坦,在度过苏联解体后的艰难转型期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中亚地区经济大国。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便高达1173亿美元,人均GDP达7174美元,远高于第二位的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五国收入最低的乌兹别克斯的6倍多。苏联解体后,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漫长转型期,进入21世纪后,哈萨克斯坦经济快速发展,2001—2012年GDP年均增长 73%,人均GDP年均增速达61%,2012年GDP达2035亿美元,人均GDP高达12121美元,远高于处于第二位的土库曼斯坦和第三位的乌兹别克斯坦,是第五位的塔吉克斯坦的12倍多。需要说明的是,同时期同为中亚国家的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经济始终未能恢复到前苏联时期水平(见表1)。表11990—2012年中亚五国GDP和人均GDP及增长率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

(二)石油和矿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

哈萨克斯坦有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储备,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的采掘业也因此成为拉动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的产业。如图1所示,1998—2010年,哈萨克斯坦采掘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79%上升到2010年的195%;而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1998年的27%上升到2010年的480%,占比接近一半。但受欧债危机及国际大环境影响,从2010年开始采掘业产值占GDP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2013年分别占比165%和469%。

图11998—2013年采掘业占哈萨克斯坦

GDP和工业的比重

数据来源:哈萨克斯坦统计局(三)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见图2)。自前苏联时期起,哈萨克斯坦的外贸依存度便超过了100%,虽然年度间差异较大,但即使在外贸依存度最低的1998年,仍达652%。进入21世纪后,外贸依存度均较高,2000—2008年平均高达952%。受哈萨克斯坦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2008年后外贸依存度开始降低。2009—2013年外贸依存度平均为743%。哈萨克斯坦出口依存度略高于进口依存度,2000—2013年出口依存度平均为489%。

图21992—2013年哈萨克斯坦外贸依存度情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四)出口结构较为单一

哈萨克斯坦出口产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出口结构较为单一。进入21世纪以来,哈萨克斯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矿产品出口比重逐年提高(见图3),由2000年的528%增长到2013年的798%,接近出口总额的4/5。除此之外,哈萨克斯坦贱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额也占出口总额的9%以上。化工产品的出口比重在4%左右,呈稳定趋势。矿产品、化工产品及其相关产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递增,由2000年的801%增加到2013年的932%。过于单一的出口结构导致哈国经济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呈现对外贸市场反应敏感的特点。

图3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UN Comtrade (五)进口结构多元化发展

哈萨克斯坦进口产品结构较为多元化,涵盖重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各个方面,主要有机电产品、矿产品、运输工具、贱金属及其制品以及食品等(见图4)。2000— 2010年,哈萨克斯坦机电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接近30%的水平,但2011年开始有所下滑;运输工具、矿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的进口额分别占进口总额的10%左右;化工产品的进口比重保持在6%~8%的水平;食品、光学仪器、纺织品和其他产品的进口比重呈小幅度上升态势,2013年该比重达30%。endprint

图4哈萨克斯坦主要进口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 UN Comtrade二、中哈经贸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哈双边贸易现状

自1992年中哈建交以来,中哈贸易额呈快速增长态势(见图5、表2、表3)。双边贸易额由1995年的54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84亿美元,2006年中国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当年中哈贸易额超过其第二大贸易伙伴俄罗斯425亿美元。

图51992—2012年哈萨克斯坦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

数据来源:UN Comtrade表21992—2012年哈萨克斯坦与

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长率(%)年份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美国1995—2000567-231215603155-1736-1114-11314812001—200608417211-21081386-1293-420-27823102007—20121185-6162226072-554990028-519表31992—2012年哈萨克斯坦与主要

贸易伙伴进口增长率(%)

年份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美国1995—200029878868133296-475-315-727-7272001—20062135-160-143726-1810551295-2762007—2012780-800-810-772119-909198-181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额呈波动增长态势(见图6a)。在哈萨克斯坦出口国中,其对中国的出口额在1995—2006年间多数处于第二位、第三位的水平,但缓慢增长,由1995年的499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118亿美元,此后下降,到2006年对中国的出口额为867亿美元,低于意大利的1663亿美元和俄罗斯的90亿美元。此后,其对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2010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额上升到第一位,出口额达1558亿美元,比处于第二位的意大利高出27亿美元,比处于第三位的法国高出875亿美元。2012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额高于其他国家,达16484亿美元,约为第三位俄罗斯的25倍。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进口额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见图6b)。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萨克斯从中国进口微乎其微,1995年时从中国进口额仅为406亿美元,直到2005年才发生了根本转变。2003年哈萨克斯坦从中国进口额2774亿美元,仅排在俄罗斯和德国之后处于第三位;2006年则增加至3621亿美元,比排名第三位的德国多22亿美元。此后,哈萨克斯坦从中国的进口额快速增长,并逐渐缩小与对俄罗斯进口额的差距,2010年进口差距仅2163亿美元。2012年哈萨克斯坦从中国进口额为7498亿美元,少于从俄罗斯的进口额1711亿美元,是排名第三位乌克兰的26倍。2012年自俄罗斯和中国两国进口额共占哈萨克斯坦进口总额的553%。

图6哈萨克斯坦与主要出口国(a)和进口国(b)

的贸易情况(亿美元)

数据来源:UN Comtrade(二)中哈进出口商品结构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高度集中,且哈国始终保持贸易顺差。2013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433亿美元,而进口额仅为819亿美元,贸易顺差达614亿美元。2013年哈萨克斯坦出口中国的矿产品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41%,而排名第二位的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比重为179%,排名第三的化工产品出口比重为93%,三者合计占比超过98%(见图7a)。

哈萨克斯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结构呈多元化发展态势(见图7b),哈萨克斯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运输设备、塑料、橡胶、陶瓷、玻璃和运输设备等。2013年哈萨克斯坦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占比为415%;其次为贱金属及制品,占比161%;运输设备占比79%,塑料和橡胶制品占比63%,陶瓷和玻璃占比24%,化工产品占比33%,家具和玩具占比26%,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等占比较少。

图72013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数据来源:UN Comtrade(三)中国对哈投资情况

近年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额虽然不断上升,但仍不足与对哈第一投资大国荷兰的1/3。20世纪末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累计直接投资额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从2007年开始投资额开始上升,2012年中国对哈直接投资额仅次于荷兰位居第二位,但仍然不足荷兰对哈直接投资额的1/3(见图8)。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运输、仓储、通讯、电力、电气和水供应、建筑、采掘、金融、批发零售、汽车、摩托车修理等领域(见表4)。2013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运输、仓储及通讯业的投资最多,占该行业外商投资总额的421%,其次为建筑业,占比为182%,金融中介和采掘业投资占比分别为131%和110%,批发零售、汽车和摩托车修理、个人和家庭用品投资占比90%,电力、电气和水供应投资占比64%。

图8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投资情况(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数据整理而得表42013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行业分布情况行业外商投资

总额(亿

美元)中国投资

额(亿

美元)中国投资

占外商投资

的比重(%)运输、仓储和通讯业1569660421电力电气及水供应行业2961964金融中介2061269131采掘业3009331110建筑业795145182批发和零售贸易,修理汽车、摩托车和个人和家庭用品117610590数据来源: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数据整理而得

加工项目,建设主要面向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加工、小家电和服装生产基地,努力建成外向型加工贸易示范区。第三要搞好物流园区的建设。黄金坪经济合作区作为连接中朝的枢纽,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中朝边境贸易政策优势,加速丹东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聚集,建设国际物流园区。第四要做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目前丹东已经形成了手表工业园区、环保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应充分发挥丹东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中朝合作开发协议,规划好相应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

(三)做好各项基础服务工作

第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从道路、供电、通讯、口岸等方面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速度,为投资黄金坪经济合作区的企业提供基本运营保障。第二,积极争取国家及辽宁省的政策支持,努力使国家有关部委及大型国有企业的重大项目在丹东市布局,吸引其在黄金坪经济合作区落户。第三,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打造一个投资兴业的好环境,形成“政府引导为主,中介组织为辅,企业为主体”的招商机制,引进产业集群。第四,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形成高效、长期和稳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从而为黄金坪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豫新,郭颖慧边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贸易流量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

[2]战成秀以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推动“兴边富民”进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3]卞晶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实践与发展对策研究——以黄金坪经济合作区的合作开发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责任编辑:张彤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贸合作投资哈萨克斯坦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