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采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5-07-20 21:24黄三明王乐临曾颖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

黄三明 王乐临 曾颖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巴氏指数)、不良反应。结果 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41/50)(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相比单纯阿司匹林来说,临床采用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银杏达莫;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危急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经临床病理学分析,急性脑梗死为脑血管狭窄或阻塞而引起的组织缺血性损伤,并发生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同时出现神经功能缺损[1]。这种疾病复发率较高,且病情逐渐加重,具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2]。为探讨银杏达莫辅助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我院此次采用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来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4~70岁,平均为(64.5±1.0)岁;发病时间6.1~22.8 h,平均为(15.9±1.7)h;

NIHSS评分为(10.17±2.49)分、Barthel指数为(50.75±4.23)。治疗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51~67岁,平均为(62.0±1.0)岁;发病时间5.7~23.1 h,平均为(16.3±1.8)h;NIHSS评分为(10.25±2.51)分、Barthel指数为(51.24±4.36)。比较2组患者NIHSS评分和性别及发病时间等临床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2026317),每日80 mg~300 mg,1次/d。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314)治疗,次10~25 ml/次,加入0.9 %NS注射液

500 ml中,2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

1.4 评价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4]。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基本痊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显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7%或增加>18%或死亡。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与分析,治疗有效率采用(%)表示,采用x2表示。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变学指标均“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NIHSS评分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为(5.59±1.71)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7.72±2.14)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Barthel指数

治疗前,2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为(78.89±15.67);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61.92±12.75);2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41/50)(P<0.05,如表3)。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轻微呕吐1例、头晕1例;治疗组:呕吐1例;但2组患者未经任何处理,30 min后症状自然消失,对治疗未产生影响。

3 讨 论

患者脑缺血后自由基产生会增多,攻击细胞膜上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进而引发一系列反应而导致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患者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而死亡。因此,治疗脑梗死时需直接清除自由基和保护神经元。本次研究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达莫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一种从银杏叶提、由双嘧达莫;银杏黄酮甙;萜类内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主要成分组成的复合药剂[6]。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粘度,避免血栓形成,同时还可增加患者血流量,有效改善缺血组织血液循环及能量代谢。经本次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41/50)(P<0.05)。由此而说明采用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NIHSS评分主要是衡量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而Barthel指数则是衡量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经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而说明联合用药能显著地改善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期间2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轻微,均不影响疗效,说明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文敏,张宾美.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120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

59-61+66.

[2] 王建亭.银杏达莫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

40-41.

[3] 张发梅.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6):90+93.

[4] 彭振东.银杏达莫与脑蛋白水解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8):70-71.

[5] 李慧芳.银杏达莫中药制剂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药效评估[J].北方药学,2013,10(10):32-33.

[6] 周宗水.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39-241.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三聚磷酸二氢铝/载硫硅藻土催化合成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