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

2015-07-20 20:37黄彩黄彦飞黎英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效果

黄彩 黄彦飞 黎英兰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帕金森氏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帕金森氏病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明显低于住院前,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氏病患者在积极进行治疗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帕金森氏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2]。其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震颤、肌肉僵硬等。PD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其病程较长,疾病缓慢进展,最后可导致患者完全丧失生活能力。PD主要是因为中脑黑质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多巴胺合成减少,乙酰胆碱抑制能力降低,使患者出现了震颤麻痹症状。在临床治疗上其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并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很大的影响,减缓疾病的发展。本组研究对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帕金森氏病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72岁~88岁,平均(80.9±8.3)岁,病程10~21年,平均(15.6±5.2)年。研究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73岁~87岁,平均(80.4±7.2)岁,病程11~22年,平均(16.5±6.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其中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训练。

1.2.1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病程较长,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所以患者心理出现抑郁、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耐心,说话语气平和,稳定患者的情绪,可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其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1.2.2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并且说明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治疗的过程,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积极的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

1.2.3 饮食护理

PD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且嗅觉灵敏度差。患者食欲下降,在饮食上应帮助患者提高食欲,饮食原则应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等原则。患者应戒烟酒,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由于高蛋白食物影响左旋多巴类药物通过血脑屏障,所以蛋白量过多的食物不宜食用。饮食量需适中,可少食多餐,忌过饱,防止过多的食物刺激胃肠神经,导致迷走神经的兴奋,会加重PD。由于患者有吞咽困难或是肌肉紧张,所以在进食时要防止噎食,取坐位或半卧位,饮食尽量慢,防止发生呛食、误吸等。

1.2.4 并发症护理

由于患者为中老年人,行动不便且长期卧床,需要保持床褥干爽,定时帮患者翻身、拍背,对关节及骨突出处进行保护,可以帮助患者按摩、做些简单的运动,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的萎缩。

1.2.5 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功能训练计划,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从简单的口型发音开始,然后再进行单字联系,逐渐到长句,多创造说话的机会,让患者进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动作训练,例如,站立、蹲下、翻身等,逐渐过渡到行走、拿东西、以及简单的生活动作,帮助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吞咽困难的患者要指导患者如何咀嚼吞咽。训练患者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慢,训练患者手脚的协同能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促进患者的恢复。

1.3 效果评估

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后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ADL),按照1969年美国Lawtonand Brody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ADL评估,其数值均明显低于住院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帕金森氏病在中老年病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其病程缓慢,逐渐进展,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在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阻止和完全根治疾病[3]。疾病逐渐加重,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病痛,给患者的心理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以及焦虑的不良情绪,同时也给家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有研究显示在PD病的早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痛苦。本组研究对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训练,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正确的认识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补充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防止发生野食和呛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通过积极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的语言、行动等功能的恢复。两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明显低于住院前,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低家庭负担。帕金森从中医角度分析其致病机制较复杂。本病主要为本虚标实证,多为肝、脾、肾三藏亏虚导致风、痰、火、淤组织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脉器官不得濡养,脏腑虚损进一步眼中所导致。既往应用西医治疗药物主要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为主,尽管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但不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且患者存在不良反应易影响治疗效率。近年来多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在提高疾病治疗效率的基础上降低西药的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两类药物可发挥协同作用,既减少了药物服用的不良反应,更能够在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基础上将疗效持续时间更佳延长,发挥中西医国内研究学家指出,对患者标本兼治的目的。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使用抗帕金森药物无效患者使用中药抑肝散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黄连解毒汤加减及六君子堂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恢复。其中中药厚朴可发挥松弛中枢神经,黄连也具有松弛肌肉作用;六君子汤更能够促进不规则的胃排空运动,稳定血浆L-DA浓度并延长其有效时程。另外,通过培补肝肾法(药物主要包括枸杞、何首乌、肉桂、天麻、苁蓉等)对于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webster's积分。滋补肝肾联合通络解毒药物(天麻、钩藤、熟地、生南星等)与西药联合应用可显改善患者各类症状并对促进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完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并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4 结 论

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静怡.帕金森病的护理评估与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01):64-65.

[2] 林 彬.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6):1931-1933.

[3] 王 琴.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 吉林医学,2013,34(13):2621-2622.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