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急救用药选择注意事项分析

2015-07-20 18:33王东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王东侠

【摘要】心肌炎病毒性用药注意事项急救分析心肌炎其主要分为心肌局限性的病变和心肌弥漫性病变,病变在临床可被划分为急性或慢性炎症的病变,如确诊为心肌炎,此病在临床治疗中被区分为感染性心肌炎和非感染性心肌炎。前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感染所致其感染源主要有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原虫、蠕虫等,后者主要包括过敏或变态反应性的心肌炎如风湿病以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如心肌炎已确诊为病毒所导致的,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一般称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用药注意事项;心肌局限性病变;心肌弥漫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278 【文献标识码】B

1 诊断要点

1.1 病史与体征

如曾存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的3周内出现心脏表现,如此时出现不能用一般原因解释的感染后重度乏力、胸闷、头昏(心排血量降低所致)、心尖第一心音明显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等。

1.2 如已经有过上述感染后的3周时间内新出现下列心律失常或心电图的改变

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束支阻滞;多源、成对室性早搏,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或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或心室扑动或颤动;两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形或下斜形下移≥0.01 mV或ST段异常太高或出现异常Q波。

1.3 心肌损伤的参考指标

对于心肌损伤的检查应选择在发病过程中,此检查主要是诊断血清心肌肌盖蛋白和CK-MB,显示结果为数值的明显增高。进行心脏检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扩大或心室壁活动异常和(或)核素新功能检查证实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减弱。

1.4 病原学依据

在急性期通过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的穿刺液检测出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第二份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4倍或一次抗体效价≥640者为阳性;病毒特异性IgM≥1:320者为阳性。

2 治疗原则

2.1 首要休息。其主要目的是为患者减轻心脏负荷,因此必须尽早卧床休息,急性期卧床时间不少于3个月,并多进食含维生素及蛋白质多的食物,以保证身体营养。

2.2 营养心肌。清除心肌活性氧自由基。

2.3 对症处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包括纠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防治心源性休克等。

2.4 对于本病,在疾病发病的早期阶段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然而在伴有细菌感染时本病的有效治疗抢救方法应尽早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抢救。

2.5 调节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3 推荐处方

3.1 营养心肌:维生素C、辅酶Q10、果糖二磷酸。

3.2 抗心力衰竭: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毛花苷C、呋塞米。

3.3 治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3.4 抗病毒:利巴韦林。

3.5 抗生素: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或根据咽培养选用有效抗生素。

3.6 免疫增强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

4 可选药物

4.1 果糖二磷酸

具有直接供给热能、及时对体液进行补充,并对缺失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及时供给。对果糖二磷酸或对果糖过敏、遗传性果糖不耐症、高磷酸血症及肾衰患者禁用。宜单独使用,勿溶入其他药物,尤忌溶入含钙盐的碱性溶液中。

4.2 维生素C

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可以将氧自由基清除,从而起到营养心肌的作用。

4.3 辅酶Q10

细胞代谢和细胞呼吸激活剂,又是抗氧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

4.4 普萘洛尔β受体激动剂

可增强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钙内流,并具有G受体阻断剂的作用,使患者抬高的ST段恢复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4.5 美托洛尔

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自律性和延缓房室传导时间。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耗氧量。

4.6 地尔硫卓

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减慢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传导,并减弱 心肌收缩,改善心肌顺应性,缓解心肌缺血扩张冠脉,降低血压。对于过敏体质者,注射前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时需做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

4.7 贝那普利

ACEI类。心脏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自律性和延缓房室传导时间改善心室重构。

4.8 毛花苷C

正性肌力药,选择性地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并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慢心率、延缓房室传导,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9 利多卡因

可增强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钙内流,并具有G受体阻断剂的作用,使患者抬高的ST段恢复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抗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

4.10 胺碘酮

Ⅲ类对心律失常有抵抗作用的药物。对于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的延长起到了主要作用。用于快速性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

4.11 呋塞米髓袢利尿剂

能增加水、钠、氯、钾、钙、镁、磷等的排泄,随着剂量加大,利尿效果明显增强。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12 异丙肾上腺素

β受体激动剂。可增强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钙内流,并具有G受体阻断剂的作用,使患者抬高的ST段恢复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4.13 胸腺肽属于多肽类的一种细胞兔疫的调节剂

主要对于T淋巴细胞分化的各个阶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作用是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缩短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周期。对于过敏体质者,注射前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时需做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

4.14 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

对各种球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有过敏反应;大剂量应用可出现反射亢进、幻觉、抽搐等,停药或降低计量可恢复,用药前需要做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

4.15 利巴韦林

一种抗病毒药物,对于多种病毒、病菌都有抗病毒性和治疗作用。大剂量可导致心脏损害,对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可致呼吸困难、胸痛。

5 讨 论

在对于心肌炎及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自身情况的同时再选择作为有效缓解症状,治疗病情的急救用药,因此对急救队伍的医护人员这是重要且关系患者生命和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