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的脑梗死预防性干预

2015-07-20 18:42张秀荣岳增恒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脑梗死冠心病老年人

张秀荣 岳增恒

【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6月某社区患有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性预防性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综合性预防性干预,以两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分析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实行综合性预防性干预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预防性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的一种疾病[1]。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从而造成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发生。有关文献显示,良好的预防性干预能有效的减少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2]。本研究通过随机选取的某社区患有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6月某社区患有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40),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0~78岁;另一组为观察组(n=40),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5~80岁,所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糖尿病且符合临床上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预防性干预,主要包括控制高血压水平、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情绪等。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预防性干预,具体包括[3]:①宣传教育:通过网络宣传、免费赠阅实用读物等方式,加强患者对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的预防知识的普及。②中药预防干预: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具有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血栓、消除血瘀等作用,对于已出现动脉硬化症状的中老年人,预防效果良好。对于出现脑梗死的患者能防止其进一步发展。③危险因素控制进行预防性干预:大部分糖尿病能够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同时伴有动脉硬化、高血脂并发心脑血管病,患者血内葡萄糖含量增多、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脑梗死形成。因此要预防患者出现糖尿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物等防止糖尿病的发生。④饮食预防性干预:为了预防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合理膳食,少食含糖或热量较高的食物,可以多食用桃、橙、香蕉、菠菜、马铃薯等富含钾和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丰富的食物,防止血压升高。⑤情绪预防性干预:平稳的心态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⑥锻炼预防性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加患者体内脂肪消耗、减少胆固醇沉积,预防肥胖、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有助于防治脑血栓、脑栓塞、脑梗死等。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分析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实施,结果显示,对照组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2.5%,观察组脑梗塞的发生率为5%,观察组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 论

在临床上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更为常见。据相关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4]:①血管壁本身的病变,例如动脉粥样硬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能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②血液成分的改变:真性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等可导致血栓形成,容易发生脑动脉栓塞。③经常吸烟、酗酒、食用高盐食物等不都能导致脑梗塞的发生。针对脑梗死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性预防干预,例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控制相关疾病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上述观点,分析发现对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实行综合性预防性干预有助于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 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J].中国现代医生,2011,47(12):27-28.

[2] 王思雨,郑 丽.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15(31):433-434.

[3] 安晓霞,赵云萍.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治疗及护理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4(26):101.

[4] 秦 鸥.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23):350-351.

猜你喜欢
脑梗死冠心病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