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体系下内蒙古呼伦贝尔少数民族传统民居*

2015-07-25 06:54齐卓彦张鹏举QIZhuoyanZHANGPengju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呼伦贝尔

齐卓彦 张鹏举 QI Zhuoyan, ZHANG Pengju

森林文化体系下内蒙古呼伦贝尔少数民族传统民居*

齐卓彦 张鹏举 QI Zhuoyan, ZHANG Pengju

摘 要森林文化体系下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以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俄罗斯族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因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产生了形态各异的传统居住方式。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对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产生异同的原因,并总结出森林文化体系下相近的自然环境特点、多民族融合的聚居状态,以及相通的宗教与精神信仰使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进而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民居的地域性创作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森林文化体系;呼伦贝尔;传统民居

齐卓彦, 张鹏举. 森林文化体系下内蒙古呼伦贝尔少数民族传统民居[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5): 71-74.

0 引 言

在全球建筑趋同化的大背景下,建筑的地域性从开始被关注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但现代视野下的地域建筑,不仅要注重“地域性”字面上所依附的空间话题,更需要关心地域范围之内的历时性问题,需要关注随时间流逝,在地域之上所沉积的历史性因素”[1]。当内蒙古呼伦贝尔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进入,自发性地域建筑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时,如何完成地域建筑从自发到自省的演变是目前摆在建筑师面前非常紧迫的问题。因此,作为地域建筑的典型代表,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在空间以及时间维度上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当地民居的地域性创作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1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特色简述

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具有丰富多样的地貌,境内大兴安岭纵贯南北,形成岭西呼伦贝尔草原、中部大兴安岭林区和岭东丘陵与冲击平原三种典型地貌环境。这一地区曾经孕育出许多北方少数民族,是多个北方游猎民族诞生的摇篮,形成了包括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俄罗斯等多民族聚居的状态。

这些少数民族中,以今被称为“森林民族”、“狩猎民族”的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有外来血统植入的俄罗斯族为代表,在历史上扎根这片土地各自创造了以森林为主体的多姿多彩具有原生态的民俗文化[2],这一文化与他们建立在依赖大自然基础之上的生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14072)

齐卓彦: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33861361@qq.com

张鹏举: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产、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作为民族文化外在形式的重要表达,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因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存在很大不同,呈多元化表现。

2 森林文化体系下呼伦贝尔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多元化表现

2.1 建筑群落

达斡尔族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北方森林文化体系下从事定居农业兼营其他生产方式的独特民族,主要生活在大兴安岭东侧依山傍水、平整背风、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3]。由于具有定居农业,因此达斡尔族聚族而居,形成村庄与城市。达斡尔族的村庄由每户院落作为一个单元沿东西方向连接而成,村内道路沿东西延伸[4](图1)。每户单元为典型的三合院院落空间,与东北汉族院落空间相近。

鄂伦春族是北方古老的游猎民族,依托大、小兴安岭广袤森林,随狩猎动物迁徙是其居住的最大特征。鄂伦春族这种暂时性居住形式被称作“斜仁柱”,并以父系大家族为单位,形成小的聚落。聚落内斜仁柱按“一”字形的规则排列,并进行等级分布,地位最高者在中间,依照习俗,斜仁柱后面的树上挂着各种神偶[5](图2)。

俄罗斯族是外来民族在中国的延续,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主要居住于大兴安岭西额尔古纳市[6],文化的融合使在额尔古纳俄罗斯族聚居的地方,很难看到纯正的汉族院落,由木刻楞形成的独门独院把每个家庭分开,但房子的布置并没有固定的格局,依据家庭人口紧凑的布置在一起,空出宽阔的院落,因土地的限制因素较小,所以他们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并且户与户之间不相互搭连,形成松散零星的布置[7](图3)。

图1 达斡尔族的村庄Fig.1 villages of the Daur people

2.2 建筑单体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中有非常完整的院落空间,每户住房四周筑墙围成院落,形成典型的三合院[8]:正房坐北朝南居于北侧,东西厢房分别布置仓房与磨房,院门在南侧居中布置。正房为土木结构,墙体用草坯或土坯,正房以间为单位,多为两间或三间。达斡尔族以西为贵,以三间为例:正房中居中的空间为厨房,西侧则是家庭中最重要的起居空间,内设南、西、北三面连炕,其中以南炕为家中长者的位置[9]。

鄂伦春族的斜仁柱由于经常迁徙和可拆卸的需求,具有简易和原始性。斜仁柱外形似圆锥形,用在森林中随处可见的树杈搭建而成骨架,外面夏天用桦树皮、冬天用狍子皮覆盖而成。内部陈设简单,主要布置可以坐卧的铺位。铺位有等级设置,正对门中间位置是正铺,在家中只允许老年男子或男性客人坐卧,上方供奉神偶[10]。

而俄罗斯族的民居则是井干式纯木结构房屋,住宅多为两间,外间和里间。外间为厨房,连接通顶火墙,为房间供暖,里间是起居空间,放置俄罗斯族喜用的床(表1)。

图2 鄂伦春族原始聚落Fig.2 original settlements of Olunchun

3 呼伦贝尔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差异性的原因

3.1 生产方式的差异是形成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依托大兴安岭及其周围地域环境及其气候条件,虽同在森林文化体系下,各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鄂伦春族被称为北方古代民族文化的守望者,曾一直保持着原始渔猎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水草、野兽不断迁徙使得他们的斜仁柱在建造时会利用环境素材进行简易快速但相对牢固的搭接,而骨架外面的覆盖物则具有可携带性。这种圆锥形的原始居住形态是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产物,在世界上很多区域都出现过,因此与使用民族原始的生产方式密不可分。

达斡尔族的族名始自清代,学界的主流声音认为其为中国古代契丹族的后裔,对于曾经建立过中国历史上辽王朝的契丹族而言,王朝的建立为当时先进的华夏农耕文明与原始游牧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提供了契机,使得契丹后裔再次回到北方地区生活时已经深深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并最终发展成为达斡尔族—— 一支以定居农业为主,兼营牧、渔、猎等其他原始生产方式的独特北方少数民族。因此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出现了村庄与城市,形成了固定的民居形式。

图3 俄罗斯族聚居的村庄Fig.3 villages of Russ nationality

3.2 微观地域的差异、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多样的外在形态与内部格局

在以大、小兴安岭为依托的宏观森林文化背景下,也存在微观地域的差异,如林区、冲积平原以及丘陵地带,这一微观差异使扎根在其上的民居形式有所不同,东北平原地带汉族合院建筑与北部林区井干式建筑就是典型代表,而在同一区域生活的达斡尔族与俄罗斯族的传统民居也各自受到他们的相当影响,表现出相近的外在形态与内部格局。

表1 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传统民居的平面图、外观图Tab.1 plan and elevation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of Daur, Olunchun and Russ nationality

农业生产使达斡尔人都会寻找丰沃的平原地带定居下来,受周围汉族的影响,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形成典型的三合院,院落形态体现汉族儒家思想中轴对称的格局[11],而细节上则相对粗犷。建筑单体以三开间的对称格局为主,建筑形态与汉族建筑单体类似,但也有根据家庭需要形成的两开间和五开间,这是在汉族合院民居建筑单体的基础上的变异。建筑在建造时受汉族民居影响为土木结构,建筑材料均取自周围环境,具有环境的鲜明特点:墙体用草坯或土坯、屋顶用柳笆编织用苫房草覆盖(图4-5)。

俄罗斯族虽是外来民族的延续,但在定居于额尔古纳后,大量的森林资源使他们民居的形式在沿用当地井干式民居的基础上加入了俄罗斯族符号[12],窗套与门套装饰具有典型俄罗斯风格。内部格局也延续当地井干式民居的格局,以两间为主,只是在屋内装饰上体现浓郁的俄罗斯风情[13](图6-7)。

图4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中草坯墙体Fig.4 grass base wall in Daur traditional dwellings

图5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中草坯墙体Fig.5 wicker basketry and straw in Daur traditional dwellings

4 森林文化体系下呼伦贝尔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共通性

由于生产力低下、环境的闭塞,历史上呼伦贝尔地区各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对所生活的自然环境都具有强大的依赖性,房屋以及宅院建设所需材料均来源于自然,建筑材料原始朴素、建造方式简易实用,且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性。

同时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在形成的过程中大多都受到原住地文化或先进文明的冲击,呈现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在多元建筑形态下精神追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4]。

从人类学的角度,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下的不同分支,他们都信仰或曾经信仰过萨满教,都具有崇尚太阳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各民族的建筑形式具有差异的情况下,内部的格局却惊人地相似。

阿尔泰语系各族民居内部空间主要包括门、铺位。其中门是核心,其他部分都要在门确定之后进行布置,这与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的信仰有一定关系。

图6 俄罗斯族木刻楞中具有民族特点的窗、门套Fig.6 window frame and door pocket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Mukeden of Russ nationality

首先门:有关斜仁柱门的朝向有三种说法,即朝东、朝东南、朝南。这三种说法看似有分歧,但究其根源似乎也在讲述同一问题。雅库特鄂温克人把仙人柱门的朝向解释为日出的方向;而满族、达斡尔族的民居都是以西为贵,其最重要的核心空间是西屋,而西屋的门也正是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这高度的一致性,有学者判定是各民族对太阳神崇拜的结果,进而居住空间的入口朝向日出的方向。

其次正对门的铺位:斜仁柱内部共有三个铺位,其中与门相对的铺位叫“玛路”。“玛路”的意思就是“神位”。只有家中的男性长者或男性客人可以坐卧[15]。满、达斡尔等民族的民居中的西屋共有北西南三铺炕,形成凹形炕,其中西炕与门相对,较窄,依然是神的位置,主要是供奉祖先神灵和祭祖的地方,但达斡尔族没那么严格,通常他们把西炕作为客人的铺位。

5 结 论

森林文化体系下呼伦贝尔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呈现多元发展的同时具有很多相似性,这些相似的特点有些和历史时代有紧密的关系,有些完全是文化传承在建筑上的再现。今天,当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在,现代的生活方式深深融入各民族日常生活之时,如何完成现代的地域性建筑,将是留给我们的下一个议题[16]。

图7 俄罗斯族木刻楞中浓郁的民族风情布置Fig.7 arrangement with intense national customs in Mukeden of Russ nationality

参考文献:

[1] 卢健松. 建筑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 建筑学报, 2008(07): 15-19.

[2] 苏祖荣, 苏孝同, 郑小贤. 森林文化及其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9): 1-5.

[3] 毅松. 走进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达斡尔族[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2.

[4] 鄂晓楠,鄂·苏日台. 达斡尔族造型艺术[M].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2.

[5] 王为华. 走进中国少数民族丛书——鄂伦春族[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2.

[6] 罗意,马璐璐,苏闻子. 中国俄罗斯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2.

[7] 时春丽. 俄罗斯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D].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8] 毛艳, 毅松. 达斡尔族——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利村调查[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9] 毛艳. 走进达斡尔族村落[J]. 今日民族, 2004.

[10] 鄂·苏日台. 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M].海拉尔: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0.

[11] 周立军, 李同予, 曲永哲. 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空间特点解析[J]. 南方建筑, 2008(05): 20-23.

[12] 赵龙梅. 我国东北地区传统井干式民居研究[D]. 沈阳: 沈阳建筑大学, 2012.

[13] 黄玉媚, 李桂文. 三河回民乡木刻楞房解析[J].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05): 41-45.

[14] 张春辉. 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三少民族文化变迁与转型——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为例[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 2013.

[15] 于学斌.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鄂伦春族居住文化[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6(05): 87-90.

[16] 王竹, 王韬. 主体认知与乡村聚落地域性表达[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3): 8-13.

图表来源:

图1:敖拉·赛林. 达斡尔族风情[M]. 北京: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4: 15.

图2:王为华. 走进中国少数民族丛书——鄂伦春族[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2.

图3-7:作者拍摄

表1:作者绘制

(编辑:刘志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5)05-0071-04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50512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5-07-06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 of Minorities in the Forestry Culture System in 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Abstract:In the forestry culture system, the minorities in 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including Daur, Oroqen, Ewenki and Russian nationalities, follow various traditional residences due to their difference in ways of life and productio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it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under the forest culture system, summarizes the similar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dwelling state of the multinational fusion, as well as the common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beliefs making them shar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provides a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gional creation of the dwelling hous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Keywords:Forestry Culture System; HuLun Buir; Traditional Residence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 科技春风催耕忙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关中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