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降温对青鱼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

2015-07-25 06:42甘明阳靖锦杰涂志英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耗氧率青鱼幼鱼

甘明阳 袁 喜 蒋 清 靖锦杰 涂志英 黄应平

(1.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2.三峡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3.三峡大学 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

水温影响鱼类的生长代谢、发育、游泳能力和行为及其在水域中的分布[1-3].水温的变化导致水体溶氧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鱼类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代谢系统.自然界通常存在两种类型的水温变化,即长期的缓慢温度变化(如季节更替)和短暂的急性温度变化(如潮夕带、洄游和洪水期).水库取水时,由于上下游水位落差比较大,水库中下层水温明显低于库表面水温,而且在深水域存在水温剧变的温跃层,其温度梯度可达0.9℃/m,当水库深层取水时,下游鱼类将会面临水温急剧下降情况,对其生理生态行为产生胁迫,导致鱼类游泳能力降低,影响鱼类生活繁殖和洄游[4].

游泳能力的强弱,影响到鱼类是否能够通过水流屏障,回到上游进行索饵、产卵或者越冬,关乎鱼类种群的生存,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游泳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包括临界游泳速度、耗氧率以及疲劳后的恢复耗氧率等[6].临界游泳速度也称最大持续游泳速度,主要反映在有氧的条件下鱼类持续运动的能力,以有氧代谢提供能量为主方式[7].耗氧代谢是鱼类新陈代谢的基本生理活动,鱼类从水体中获得氧气,进行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是鱼类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当鱼类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疲劳现象,疲劳运动后鱼类恢复的时间越短,对其生存越有利,在鱼道设计中有重要意义[8].

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青鱼属于温水性鱼类,在15~20℃进入明显的生长期,25~30℃进入最适生长期.国内外有关青鱼生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其游泳特性,特别是温度对游泳特性的影响的报道较少[9-11].有研究表明,普通鱼类在12℃呼吸增大,6℃以下失去平衡[12],还有很多作者以Q10(温度每升高10℃,代谢率所增长的速率)值来探讨鱼类代谢与温度的关系,反映鱼类代谢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13].为研究急性降温单因子对青鱼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并排除低温带来的影响,本实验选择驯化温度25℃和15℃,进行温度梯度变化为10℃急性降温处理,分别对青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耗氧率(MO2)以及疲劳后的恢复耗氧率测定和分析,并初步探讨急性降温对青鱼幼鱼游泳特性的影响,丰富鱼类生活习性及游泳能力理论研究,为鱼类资源的保护及鱼道等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鱼

人工饲养的青鱼50尾,体长8~10cm,体重9.5~12.2g,购于宜都市某水产养殖场,放置于200 cm×50cm×100cm的鱼缸中驯养两周,每日饱足投喂饲料(蛋白质>38%;脂肪>5%;纤维素<5%;灰分<12%;湿度<11%),进食1h后,清理鱼缸中的代谢产物以及残余食物;驯化水体为曝气后的自来水,利用充气泵充氧保持溶氧量大于7mg/L,日换水量为驯养水体的10%.驯养期间,以2℃/d的温度速率升高或者降低,在设定温度下驯化两周.实验前48h停止喂食.

1.2 实验仪器与装置

实验室自制的鱼类能量游泳测定装置;溶氧仪(HQ30D);流速仪(Vectrino,Norteck);200W 加热棒;四线摄像装置,置于游泳装置垂直上方0.5m处.实验室自制的鱼类能量游泳测定装置的鱼类游泳区域内,电机带动螺旋桨产生流速,在稳流装置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稳定的线性水流.通过简易变频装置控制并记录电机转动,利用流速仪校调装置的流速,建立流速与调节频率之间的线性关系,便于试验操作,如图1所示.溶氧仪测定特定流速下鱼类运动过程中水体溶解氧的变化,空白不放鱼作对照组,扣除细菌或其他生物耗氧量.

图1 游泳能力测定装置

1.3 实验方法

实验中设置了3个实验组组:25℃→25℃,25℃→15℃,15℃→15℃(驯化温度→实验温度),每组8尾鱼(见表1).将驯化后的青鱼幼鱼转入实验装置时,以小流速(0.08m/s)适应2h,开始实验.

表1 实验用鱼体长和体重(mean±SD)

1.4 计算方法

临界游泳速度(Ucrit,BL/s)的计算公式为[7]

式中,Umax为实验鱼能够完成持续时间(Δt)的最大游泳速度(BL/s);ΔU为流速增量(BL/s),t为最高速度下的实际持续时间(min);Δt为时间增量(min).

耗氧率[MO2,mg/(kg·h)]的计算公式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急性降温胁迫对运动耗氧率的影响

在急性降温胁迫下青鱼耗氧率与游泳速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25℃→25℃、15℃→15℃以及急性降温组25℃→15℃,3组温度下,青鱼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25℃→25℃组的耗氧率明显大于25℃→15℃急性降温组和15℃→15℃组,并且急性降温组耗氧率低于15℃→15℃组,水温的急剧下降对青鱼的耗氧率有明显的影响.3组温度分别呈线性关系,拟合方程见表2.

图2 急性降温胁迫对耗氧率的影响

表2 不同温度处理组耗氧率与游泳速度关系

2.2 急性降温胁迫对疲劳后耗氧率的影响

青鱼幼鱼疲劳后,在低流速下(U=0.08m/s),耗氧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90min后趋于稳定(如图3所示).疲劳后恢复耗氧率可以用MO2=a*tb方程拟合,拟合方程见表3.过量快速运动后耗氧量EPOC可以反映出无氧呼吸能力,3个实验组的EPOC分别是25℃→25℃:73.14mgO2/kg,25℃→15℃:102.47mgO2/kg,15℃→15℃,89.38 mgO2/kg;3个温度处理组差异性较大.

图3 疲劳后青鱼幼鱼恢复耗氧率随时间的变化

表3 不同温度处理组疲劳后耗氧率随着时间的变化

2.3 急性降温胁迫对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

不同温度处理对鱼类的临界游泳速度产生影响(图4).25℃→25℃和15℃→15℃对照组以及急性降温组25℃→15℃的青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分别是11.32±0.29BL/s、8.04±0.38BL/s和7.73±0.25BL/s.急性降温时,青鱼的临界游泳速度明显下降,15℃→15℃组的Ucrit是25℃→25℃组的69.8%,下降低了30.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降温组25℃→15℃组的Ucrit是25℃→25℃组的67.1%,降低了33.9%,差异性显著(P<0.05);而与15℃→15℃组比较,Ucrit降低了3.8%,差异性不显著(P>0.05).

图4 急性降温对青幼鱼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

3 讨 论

3.1 急性降温胁迫对耗氧率的影响

鱼类属于变温动物,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代谢率也会发生变化.当水环境温度发生急性变化时,鱼类的呼吸代谢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急性低温处理后,南方鲇幼鱼和瓦氏黄颡鱼的的耗氧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又缓慢下降的趋势,瓦氏黄颡鱼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抵抗急性降温带来的胁迫作用[14].本实验研究了青鱼幼鱼在急性降温的条件下的耗氧率变化情况.25℃→25℃组的耗氧变化率大于15℃→15℃组的耗氧变化率,25℃→25℃组和15℃→15℃组耗氧变化率大于25℃→15℃急性降温组,水温的急剧下降对青鱼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冀德伟等[15]报道,大黄鱼在温度从20℃急性降至8.5℃时,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后逐渐上升,温度急性降低对其生理产生胁迫,可能是耗氧率受到抑制的原因.

鱼类在使用爆发游泳速度和临界游泳速度疲劳后,体内会积累大量的乳酸等废物,对鱼类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伤,疲劳后代谢的恢复状况决定了鱼类短期内的重复运动能力,对机体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16].过量快速运动后耗氧量EPOC可以反映出无氧呼吸能力,EPOC越大,无氧呼吸能力越大,鱼类游泳疲劳后恢复能力越弱[17].25℃→25℃、15℃→15℃以及急性降温组25℃→15℃3组EPOC差异性较大.低温条件其无氧呼吸能力大于高温条件,急性降温时,无氧呼吸显著地增大,有氧呼吸能力减弱,与临界游泳速度获得的结果相一致,急性降温条件下临界游泳速度最小,对鱼类的游泳能力产生了胁迫.

3.2 急性降温胁迫对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

鱼类的游泳能力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温度是影响鱼类游泳能力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与鱼类的生长等息息相关,另外鱼体温度会随着水体温度的改变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急性降温对鱼类的游泳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温度突然降低时,鱼类快速起动过程中的最大捕食和逃逸速度显著降低[18],对鱼类的运动方式产生胁迫.刺激鱼类调节自身肌肉组织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活动程度迟缓[19].本研究获得相同的结果,温度突然降低时,青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明显下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兴建与发展,河流的连通性被阻隔,鱼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是温度的变化,水文、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水质的恶化对鱼类生理生态行为产生胁迫,通过对鱼类游泳能力、呼吸代谢以及疲劳后的代谢恢复的研究,补充鱼类生物学相关资料,为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文中仅考虑了温度和流速的单因素变化比较,在复杂环境中应该增加对综合性条件的考虑,筛选出影响鱼类生理生态行为的主要的影响因子,对鱼类资源的保护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1] Booth D J,Poulos D E,Poole J,et al.Growth and Temperature Relationships for Juvenile Fish Species in Seagrass Beds: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J].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14,84(1):231-236.

[2] 袁 喜,李丽萍,涂志英,等.温度对鳙幼鱼疲劳引起的生理变化和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4,38(3):505-509.

[3] Moyano M,Rodríguez J M,Benítez‐Barrios V M,et al.Larval Fish Distribution and Retention in the Canary Current System during The Weak Upwelling Season[J].Fisheries Oceanography,2014,23(3):191-209.

[4] 脱友才,刘志国,邓 云,等.丰满水库水温的原型观测及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4,25:5.

[5] 石小涛,陈求稳,黄应平,等.鱼类通过鱼道内水流速度障碍能力的评估方法[J].生态学报,2011,22:6967-6972.

[6] 涂志英,袁 喜,韩京成,等.鱼类游泳能力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1):59-65.

[7] Plaut I.Critical Swimming Speed:Its Ecological Relevance[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A:Molecular &Integrative Physiology,2001,131(1):41-50.

[8] Hatry C,Thiem J D,Binder T R,et al.Comparative Physiology and Relative Swimming Performance of Three Redhorse (Moxostoma Spp.)Species:Associations with Fishway Passage Success[J].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Zoology,2014,87(1):148-159.

[9] Xian X,Cao Z,Fu S.The Comparison of Critical Swimming Speed and Endurance at High Speed of Four Species of Juvenile Fish[J].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0(4):006.

[10]熊 锋,王从锋,刘德富,等.松花江流域青鱼、草鱼、鲢及鳙突进游速比较研究[J].生态科学,2014(2):339-343.

[11]黎采微,路 波,石小涛,等.青鱼逃逸过程中的疾冲-滑行游泳行为[J].动物学杂志,2014,49(6):860-866.

[12]龙 华.温度对鱼类生存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B06):254-257.

[13]谢小军,孙儒泳.影响鱼类代谢的主要生态因素的研究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14(4):141-149.

[14]彭姜岚,曹振东,付世建.急性低温胁迫对南方鲇和瓦氏黄颡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46-7848.

[15]冀德伟,李明云,王天柱,等.不同低温应激时间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9,28(1):1-4.

[16]Scarabello M,Heigenhauser G J,Wood C M.Gas Exchange,Metabolite Status and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after Repetitive Bouts of Exhaustive Exercise in Juvenile Rainbow Trou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1992,167(1):155-169.

[17]Pang X,Yuan X Z,Cao Z D,et al.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Repeat Swimming Performance in Juvenile Qingbo(Spinibarbus Sinensis)[J].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4:1-11.

[18]Careau V,Biro P A,Bonneaud C,et al.Individual Variation in Thermal Performance Curves:Swimming Burst Speed and Jumping Endurance in Wild-caught Tropical Clawed Frogs[J].Oecologia,2014,175(2):471-480.

[19]Johnson T,Bennett A.The Thermal Acclimation of Burst Escape Performance in Fish:an Integrated Study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Organism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1995,198(10):2165-2175.

猜你喜欢
耗氧率青鱼幼鱼
青鱼养殖环境及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青鱼石的独特魅力
北方须鳅的耗氧节律、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侧逆光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不同生态因子对日本矶海绵耗氧率的影响
不同温度条件下褐菖鲉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温度和盐度对厚壳贻贝耗氧率的影响
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