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有忌

2015-07-28 16:26刘铭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用语言语成人

刘铭

俗话说“童言无忌”,成人社会的许多禁忌,许多言不由衷,在幼儿身上本来是没有的,但在家庭或幼儿园各年龄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语言不够“健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里所说的“健康”,强调的是幼儿用语的卫生与规范。

一、幼儿语言良好发展的条件

(一)良好的语言环境

孩子出生后,虽然都具有说话的生理器官条件,但是如果他们从来没有听过人类的语言,没有模仿的对象,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永远不会说话的。因此,成人的言语范例,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是幼儿掌握好健康、有益语言的关键。

1.成人的言语示范。

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从发音、用词到掌握语法规则无不如此。因此,成人的言语质量,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言语的发展水平。家长和教师的言语就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

成人的言语范例是幼儿学习的榜样,从内容到形式,以正确的言语影响幼儿。成人对自己的言语应十分注意,应多看一些文学作品,多听广播中的朗读讲述,不仅做到言语规范,而且让幼儿体会到语言的美感和文明健康语言的重要性。

2.丰富、有益的生活内容。

丰富、有益的生活内容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幼儿的生活范围狭窄,知识经验贫乏,这使幼儿言语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创造条件,使他们多接触社会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有了丰富的内容,幼儿自然也就有了表达的需求。如果幼儿有一个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又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环境,必然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愿意与人交往,主动谈论他们的感受见闻,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倾听别人的言语,自觉地模仿别人的语言,这样就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

因此,成人应非常重视幼儿生活内容的安排,使他们的生活内容尽量丰富多彩一些。除了日常生活的多种多样,生活内容也应有所变化,如带幼儿外出参观,组织好节日活动,听广播节目、看图书等。总之,尽可能增加幼儿广泛接触有益其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机会。

3.多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用语。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把“不许讲话”的时间限制在最小范围,如睡觉、吃东西等。其他时间,不应过多限制幼儿自由交谈,应创设条件启发交谈愿望,使其多听、多说,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环境,更好把握语言的准确与文明,懂得用语卫生,尊重他人等。

(二)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

1.随时随地指导幼儿。

成人与幼儿的交谈,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环境,幼儿不仅可以从成人及同伴那里学习用词、用语,得到即时的帮助与纠正,而且在幼儿园环境中,幼儿的自由交谈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语言发展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是对一些骂人或者讲粗话、乱用词的幼儿,即时的指出与纠正十分有必要。若放任自流,就会使错误的东西巩固下来而难以改正,甚至影响其一生,还会影响到其他的幼儿。

此外,教师的评价、鼓励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性,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也同样有其特殊性。幼儿有对新奇事物的求知及与他人交流的强烈愿望,但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也有差异。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面向全体幼儿,因材施教,对语言发展较好、较强的幼儿,教师应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幼儿,教师应积极鼓励其改正,不能挫伤其信心,应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在自由、尊重、宽容、平等的气氛中有区别地使语言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组织好教育活动。

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内,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语言的教育形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观察和诱导幼儿语言的规范、文明,使其习惯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促使语言健康发展。

3.真诚的感谢比礼貌用语更重要。

并不是说那些习惯于说“请”、“谢谢”和“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孩子,就一定拥有健康的语言。父母和老师经常严格要求孩子说这些话,而不知道孩子是否只把这些话当做仪式或习俗,学会主动说“请”、“谢谢”和“对不起”,并不能绝对帮助幼儿语言健康发展。所以,真正关心幼儿语言发展的家长或老师不会强求幼儿模仿礼貌用语,相反,他们自己会以身作则,示范礼貌行为,从而让幼儿亲身体会到这种相互尊重的氛围。

二、常见的幼儿错误用语表现及解决方法

(一)怎样纠正幼儿的言语粗秽

1.表现。

有些成人在孩子面前,不自觉地诅咒别人,如“这人真讨厌,车骑得飞快,早晚被汽车撞死。”幼儿未必完全明白成人的意思,但却简单地认为:让人讨厌的人就要被汽车撞死。有一天,他和同伴闹矛盾,他讨厌同伴的行为时,就会用存储在脑海中的这句话来回敬他的伙伴。成人听到出自孩子口中的这些诅咒,就会感到非常惊讶,殊不知,该责备的首先是成人自己。

2.解决方法。

要改掉幼儿身上不好的习惯,首先必须从成人自身做起,做孩子行为举止的镜子。幼儿的年龄小,识别能力差,而模仿能力却很强,即使家庭、学校环境注意了文明,幼儿仍可以在社会上、电视节目里听到并学到不雅的语言。这就要求成人注意幼儿接触的环境,同时即时做到“消毒”工作,晓之以理。

(二)怎样对待幼儿的言语鄙俗

1.表现。

幼儿与同伴一起往往会学到鄙俗的粗话,如“混蛋”、“王八蛋”、“放屁”等,越说越过火,尤以幼儿园为多。

当成人发现幼儿说话不当时,应即时纠正,不可以让他们习以为常,否则,将来要纠正就不易了。管教幼儿时应适时适当,把握机会。对待幼儿逾越规矩的行为,不表态,不痛不痒地说说而已,则会放纵幼儿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有的幼儿甚至将脏话挂在嘴边,此时成人应以冷静的态度说服他,严禁再犯。

2.解决方法。

良好的语言习惯应从小养成,所以成人应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促使幼儿言语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幼儿的语言美

语言美是精神文明和心灵美的重要标志,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幼儿拥有健康语言的表现。我们应怎样培养幼儿的语言美呢?

(一)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要教育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的用语。应注意指导幼儿对父母、教师和长辈称呼“您”;需要别人帮助时,要用商量的口气“请”;当幼儿妨碍别人或给别人添麻烦时,应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幼儿道歉致谢时,回答“没关系”、“不用谢”;幼儿离开家或回到家时,主动向父母长辈打招呼,如“爸爸再见”、“妈妈我回来了”等。成人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启发幼儿认识,如,家里来了客人主动问好;倾听人家说话、回答别人提问等时,做到口气谦和,语言文明。这犹如春风化雨,很容易使幼儿养成使用文明礼貌、健康的语言习惯。

(二)家庭成员间使用文明语言

家庭成员间要以身作则,互相也要使用文明用语。父母应对长辈称“您”,避免说“你爸爸”、“你妈妈”,可以说“咱爸”、“咱妈”,让人听起来更觉亲切和蔼。父母避免拿幼儿寻开心,如有的父母会教幼儿说“臭爸爸”、“坏妈妈”,这都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和污染,又如何让幼儿的语言健康呢?

成人对待幼儿应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和爱护,对幼儿出现的不正确语言,也不要用粗俗低级的语言训斥或者讽刺,而应用诙谐的语言耐心教导,既不对幼儿造成伤害,又让幼儿明白并改正。成人有了不足之处,也应给予幼儿指正的权利。尊重幼儿的意见,形成平等的关系,让幼儿在民主的环境中健康发展语言,这会使幼儿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和语言的美。

总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衣,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健康的说话环境。正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所以,让幼儿语言得到“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用语言语成人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成人不自在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关于冬天
网络用语“控”的流行及其修辞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