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的动态发展中完善规则

2015-07-28 16:31郁玲玲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旗兜兜瓶盖

郁玲玲

规则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和行为冲突的社会性标准。《指南》中提出:“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要了解并遵守规则,游戏是最基本的手段。那么游戏的规则是不是由老师来包办制定呢,什么样的规则才是幼儿乐于遵守的?

本学期,我们中4班在中班年级组“变废为宝”的大主题背景下,开展了以瓶盖为材料的主题游戏活动,其中,瓶盖棋游戏“夺红旗”得到众多小朋友的青睐,我也在一段时间内对这个游戏进行了重点跟踪观察,以下呈现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游戏的动态完善过程的记录和分析。

“夺红旗”游戏玩法:两人各执一棋,以民间游戏“石头剪子布”决定谁走棋,先到红旗处为胜。规则是猜拳后胜者走一步,胜一局就能赢对方一个瓶盖。

案例一:增加裁判角色

观察:奔奔和兜兜玩夺红旗起了争执,两人来告状了,兜兜说奔奔出拳故意慢,奔奔说没有。由于没有看到真实情况,我就说,你们重来,我当你们的裁判,看看到底谁遵守规则,谁犯规了。有了我的监督,两人都规规矩矩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对他们说,我要看看别的小朋友去了,你们自己想办法请一个裁判。等我转了一圈回来,圆圆被他们请来当裁判了。

分析:幼儿规则意识增强了,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规规矩矩遵守规则的,竞争意识强的孩子想方设法要多赢一些,奔奔和兜兜就因为出拳时的亮拳先后问题起了争执,但老师又不能时时刻刻监督他们,因此引进裁判这个角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调整:在游戏总结的时候,我请兜兜和奔奔讲述他们今天玩夺红旗游戏的争执原因和解决办法,并让圆圆介绍怎么当裁判员,让幼儿了解增加裁判角色可以让游戏玩得更公平,更有趣味。同时幼儿也讨论了裁判的职责:认真观察双方出拳,有违反规则的要及时判罚,重新猜拳。

案例二:升级玩法规则

观察:邢于在给圆圆和玺欢当裁判,前两局邢于还认认真真当裁判,从第三局开始,邢于坐不住了,终于跑到别的地方去玩了。我问邢于,你怎么不当裁判了,邢于说,裁判不好玩,不能玩棋。

分析:裁判这个角色,有一定的权力,因而短时间内幼儿还是感兴趣的。但长时间只能看别人玩,自己玩不到游戏,新鲜劲一过,就没有吸引力了。

调整:游戏总结时,我把邢于的想法和大家说了:“邢于不想当裁判,想玩棋,怎么办?”我提示了一下:“能不能轮流当裁判?”小朋友热烈讨论后,新的玩法和规则出炉了:三人轮流当裁判,一局轮换一次,失败者当裁判。

收获:升级玩法和规则后,幼儿互动交流更有效,能力强的孩子当裁判时,会指导能力弱的孩子更好地玩猜拳游戏。能力弱的孩子当裁判时,能力强的孩子之间的比赛就是他们很好的学习机会。

案例三:更新记录方式

观察:今天的夺红旗游戏区域投放了新材料:小旗和写有数字的泡塑板。在游戏前我提醒了一句:赢一次可以拿一面小旗插在自己的记录板上。随着比赛的进行,插的小旗数量越来越多了,下棋的小朋友兴致盎然,很快也引来了围观,连不喜欢下棋的王彦杰也来看新鲜并也想下棋了。

分析:原来记录方式是用两色瓶盖记录,每人相同数目的瓶盖,输了得交一个瓶盖给对方,现在三人轮流玩游戏如果沿用这种方法(即三种颜色瓶盖),材料显得又多又乱,需要考虑新的记录方法。于是,我们提供小旗和写有数字的泡塑板,让幼儿尝试新的记录方法。

收获:插小旗的记录方式比原记录方式更直观,与游戏名称联系更紧密,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胜欲望。

案例四:细化游戏规则

观察:玺欢、江亿红和奔奔三人玩“夺红旗”游戏,我走到他们那儿时,看见奔奔已经插了好几面小旗了,就对玺欢和江亿红说:“你们俩加油哦,争取把奔奔打败。”过了一段时间,江亿红跑到我身边无奈地说:“我们都下不过奔奔,他太厉害了。”我走过去一看,可不是,所有的小旗都插在奔奔的记录板上。有这么厉害吗?猜拳的胜负概率对幼儿来说应该是相差不大的。我让他们继续玩,借机观察奔奔的出拳,果然有玄机:奔奔出拳时是虚握拳,对方出“剪刀”,他略略把手指稍收拢一些就成了“石头”;对方出“石头”,他就把手指稍稍伸出一些就成了“布”;对方出“布”时,他就把食指和中指略略伸出一些就成了“剪刀”。这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变化,对手没发现,裁判也没发现,比赛就出现了一边倒的胜利。

分析:奔奔是个聪明的孩子,也经常会有一些歪主意。原来的规则有漏洞:同时出拳,但并没有说手指伸直,而他正是抓住这样的漏洞,用投机取巧的“战术”让自己达到了胜利的目的。玺欢和江亿红也很聪明,但这样的歪点子是想不到的,当然玩不过这样的“战术”,没有意识到奔奔实际上是犯规的,更没有意识到结果的不公平。

调整:游戏总结时,我提出这个案例让幼儿讨论,这样的比赛结果公平吗?怎么办?讨论结果是对游戏规则进一步细化:同时出拳时,手指该伸直就伸得直直的,该握拳就握得紧紧的,否则裁判有权判罚重新猜拳。

对这个游戏的重点跟踪让我明白:幼儿的游戏活动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在活动中常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能需要不同的准则加以规范。所以,游戏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幼儿创设完善游戏规则的情境和空间,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亲自参与制定规则。蒙台梭利说过:“如果我们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全部的自由,叛逆便没有理由存在,那么它的消失也没什么稀奇的。”我们越尊重幼儿,给幼儿自由和机会,幼儿就越会给自己责任,并为这种责任去约束自己,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旗兜兜瓶盖
萌鸭寻亲记
瓶盖配对
设计巧妙的瓶盖
兜兜
兜兜
一只白狐
做兜兜
开瓶盖
左小旗分身记
瞌睡,远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