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午睡管理之我见

2015-07-28 16:51王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睡姿小班安静

王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午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让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午睡管理中,值得聚焦、分析与反思。

一、循序渐进、分层引导

小班幼儿特别是新生,在开学的几周时间里,其午睡管理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由于幼儿受环境的变化和情绪的影响,孩子们改变了平时的生活习性,有些孩子难以接受幼儿园的生活模式,这时教师不能一刀切,强制让孩子午睡。教师应循序渐进,顺着孩子的个体差异,适当做一些调整。一些不哭闹的孩子,老师可带领进入午睡室,引导幼儿入睡。一些不吵闹,但不想睡的孩子,可推迟午睡时间,允许这些孩子在老师的身边进行静坐、看图书、折纸等一些安静的活动,让周围安静的气氛改变孩子的神经系统,慢慢安静下来以后,孩子有了睡意,老师再帮助其入睡。对一些吵闹的孩子,允许他们暂时不午睡,在另一位老师的带领下,离开活动室开展其他有兴趣的活动。让这些孩子能亲近老师,喜欢上幼儿园,在老师正确的引导、教育下,自愿进行午睡。一般这些孩子在一周的时间里,在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后,也会自愿去午睡。

二、关注细节、尽心安排

幼儿园在午睡管理中,教师都能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睡前、睡中、睡后应达到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抓住睡前、睡中、睡后潜在的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充分提高幼儿睡眠的质量。

(一)以孩子为主体,做好“睡前”的充分准备

1.午饭后,组织幼儿进行散步、讲故事等安静活动,努力避免因为兴奋影响入睡,创造安静气氛。

2.帮助和指导幼儿睡前入厕,特别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要督促其入厕,由于是小班年龄,孩子的生活常规还没养成,自我意识较差,需要老师的督促和提醒。尽量避免午睡时解小便,这样会更好地让幼儿在午睡中受益。

3.拉好窗帘,准备好床铺,根据需要开关窗户,调节好室温、光线,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午睡室环境布置柔和、舒适,增强幼儿睡觉的欲望。

4.上床前,检查幼儿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纽扣、发夹、头绳、皮筋、围巾等),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5.播放优美、舒缓的轻音乐,切忌播放运动类音乐和活泼、欢快的旋律,避免兴奋。

6.组织幼儿轻轻进入午睡室,做到“四轻”要求:轻轻走、轻轻说、轻轻脱、轻轻放,养成幼儿共同维护良好午睡环境的自觉性。

7.多考虑午睡床位的安排,一般情况下,午睡好的孩子都能自觉入睡,老师的照顾相对较少,这样的孩子安排在一起午睡会比较放心。午睡习惯不好的幼儿,通常会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便于老师更好地管理。

(二)以安全为中心,加强“睡中”的巡视工作

幼儿入睡后,时间长、环境安静,一些老师在意识上有所松懈,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有的老师把这一时间段当做自己休闲的时刻,趁机也偷偷懒,自己也美美睡一觉。有的老师,在个别孩子还没有入睡后的情况下,只顾自己埋头备课,忽视了对孩子的管理和巡视。在幼儿午睡期间,老师要密切注视幼儿的举动,发现幼儿踢被子要赶快为其盖好;对个别入睡慢、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的幼儿,教师要用暗示的方法、悄悄话的形式或爱抚的肢体动作鼓励幼儿安静入睡,营造一种安谧的午睡环境,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高效的休息,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各项活动中去。对个别尿频幼儿要及时提醒,让其小便,尤其是当幼儿午餐喝水、汤较多时更应引起注意,防止幼儿尿床现象的发生。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应把巡视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在午睡巡视表格中,如情绪状况、身体状况、睡眠异常等,便于和家长进行交流、反馈,也为自己在午睡管理中积累知识和经验。

(三)以自主为目标,提升“睡后”的自理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为此,我们以自主为目标,积极挖掘幼儿午睡环节中蕴含的丰富学习与发展契机,以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在幼儿午睡环节,孩子午睡前后的穿衣、整理,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手指动作发展的需要,更为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对此,要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践行自我服务。对于小班幼儿,衣裤的正反面、前后面分辨不清楚,老师要逐一指导并帮助幼儿穿好衣服,可以用生动的儿歌,或讲故事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分辨能力。如:故事《衣服上的标记》,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幼儿了解穿衣裤时可以学会看衣服上的标记,如:衣服的前面有一只小熊,裤子的正面有一个皮球等,这样孩子穿反衣裤的比例就会大大下降。还有,特别是冬天,要帮助幼儿提高穿衣速度,防止感冒。鼓励和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衔接习惯、全力培养

(一)培养幼儿正确穿脱衣裤、鞋袜的习惯

小班幼儿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独立穿脱衣服、鞋子等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首先要让幼儿了解、明白穿脱的顺序,幼儿脱衣服时,要求从下到上,穿衣服时,要求从上到下,这样可以避免天冷时受凉,防止感冒。脱掉的鞋子,应正面朝上,一双鞋左右并齐,整齐地放置在固定位置,脱掉的衣裤,正面朝上,叠置好,这样就会井井有条。午睡管理井然有序,教师重视对幼儿进行穿脱习惯的培养,这样就会慢慢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穿脱习惯。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自身终身受益。

(二)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

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关系到幼儿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俯睡会压迫心跳,使血液循环受影响,蒙头睡则会使幼儿不能舒畅地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正确的睡姿很重要。教师要对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掌握正确的睡姿,午睡时还要予以提醒和纠正,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睡姿。当然,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老师在具体指导幼儿睡姿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与提升。

(三)培养幼儿安静入睡的习惯

在午睡中对于一些睡眠少、入睡慢的幼儿,教师除了与正常幼儿同样地采取放轻音乐、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尽快入睡外,还可以用暗示的方法、悄悄话的形式或爱抚的手段鼓励幼儿安静入睡。例如:教师可用手轻轻抚摸,拍一拍、抱一抱,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入午睡室,尽可能引导孩子不要说话,因为依据多年保教经验,孩子入睡前讲话,不但自己难以入睡,还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保教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时刻关注午睡环节,聚焦孩子在午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分析、总结,依据《指南》,挖掘午睡管理中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睡姿小班安静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楼上请安静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