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看公示语翻译的误译现象
——以盘锦市三处旅游景点为例

2015-07-31 23:08王硕东北大学沈阳110819
名作欣赏 2015年15期
关键词:盘锦市旅游景点海滩

⊙王硕[东北大学,沈阳 110819]

从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看公示语翻译的误译现象
——以盘锦市三处旅游景点为例

⊙王硕[东北大学,沈阳 110819]

本文通过对盘锦市三处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进行实地调查,找出其误译现象,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根据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进行综合考虑给出参考译文,为改善城市英语公示语提出相应建议。

英语公示语 误译现象 生态翻译学 多维整合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一些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参观名胜古迹,感受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同时,英语公示语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然而,城市中大量的英语公示语存在误译现象,这不仅污染了城市的语言环境,也损害了城市的国际形象。因此,本文以改善城市英语公示语为目的,对盘锦市三处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三处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误译现象,主要表现为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中式英语痕迹严重,译文不规范等。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为指导,给出参考译文,为改善城市英语公示语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生态翻译学及其“多维整合”原则

“生态翻译学是利用生态理性特征、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学进行综观的生态翻译研究范式。”作为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它既是人文科学,又是自然科学。说它是上述两个学科是因为:“一个是以语言信息转换为‘己任’、以促进人类跨文化交流为‘天职’的翻译学;另一个是以人类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整体、平衡、动态、和谐的环境为宗旨的生态学。”这也是生态翻译学区别于其他翻译研究理论的“新”之所在,它能够指导大量的翻译实践,从而为翻译的实践与研究开拓广阔的视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有很多,其中“多维”转换,也就是“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中,语言维关注翻译文本的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翻译的语境效果,交际维关注翻译的人际意图。一个成功的译本要达到从语言维、文化维到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即从语言表达、语境效果到人际意图的转换。从逻辑角度来看,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交际的积淀,因而语言、文化、交际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最终实现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的“平衡”与“和谐”。根据上述理论,城市公示语的英译也遵循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译文应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达到从语言表达、语境效果到人际意图的平衡、和谐。

二、旅游景点英语公示语误译现象调查和研究——以盘锦市为例

1.盘锦市红海滩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误译

(1)对“红海滩”的误译在盘锦红海滩旅游景点的一处公示语翻译中,对“红海滩”(Red Beach)的翻译让人费解。首先用“Red”形容海滩的颜色很罕见,其次“Red”在英语中本身就有危险的、恐怖的、狂怒的意思,显然用来修饰海滩不合适。而把红海滩中的“海滩”翻译成“Beach”也是不恰当的。根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对“Beach”的解释,“an area of sand or small stones beside the sea or a lake”这与红海滩中的“海滩”完全是两个概念。

图1,来源:盘锦红海滩门票

事实上,盘锦红海滩并不是单纯英文翻译所指的“红色的海滩”或者“红色的沙滩”,它是一种湿地景观,由湿地中存活的一棵棵纤柔的碱蓬草在金秋时节子叶鲜红织就而成的。根据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将“红海滩”翻译为“The Wetland Scenery of Golden Autumn Red Sea-Blite”,从语言维角度来看,这样翻译保持了原文的真实语义;从文化维角度来看,翻译中的“Wetland”“Golden Autumn”“Red Sea-Blite”传达出语境效果,展现给外国读者一幅画面,即金秋时节长在湿地中的红色碱蓬草;从交际维的角度来看,这样既清晰地表明这是一种湿地景观又具体地指出湿地景观中的景物和参观的最佳时节。因此,根据“多维整合”原则进行综合考虑得出译文,有利于外国读者的正确理解。

(2)对“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儿童免票”和“70岁老人持老年证免票”的误译盘锦红海滩风景区票价公示板中的一段翻译。“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儿童免票”翻译成“Below 1.3 meter height(include 1.3)children free ticket”,将“70岁老人持老年证免票”译成“70 old folks free ticket in case of holding agedness certificate”。

图2,来源:盘锦红海滩风景区票价公示板

从盘锦红海滩风景区票价公示板这段翻译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明显的中式英语(Chinglish)的用法。译者完全没有考虑到语法、语意和语言的简洁度等方面的因素,造成译文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因此,根据“多维转换”原则,我们可将“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儿童免票”翻译为“Free for children under 1.3 meters high(including 1.3 meters high)”。“70岁老人持老年证免票”翻译为“Free for 70-year-old people with senior citizen identity cards”。从语言维角度来看,给出的参考译文符合英语语法和句型,语言简练;从文化维角度来看,这样的翻译符合英语公示语的语境表达;从交际维角度来看,易于西方读者理解。

(3)对“80元/人”的误译红海滩风景区价格公示中的一句,“80元/人”翻译为“80 yuan/people”。

图3,来源:盘锦红海滩风景区价格公示

这是一个典型的照着字面进行翻译的公示语误译现象,错误的原因在于完全没有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文化和交际方式,造成外国读者的错误的理解。汉语的意思是一个人80元,而目的语翻译成“people”似乎指很多人参观的价格为80元,即使从语言方面可以这样理解,但这种解释显然是不符合逻辑和常理的。因此,要将语言维转换为文化维和交际维,使其处于正确的语言环境中并且成功地被外国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其正确翻译为“80 yuan/person”。这样清楚明确地传达源语信息,同时也通过翻译进行成功地转换。

(4)对“收费单位”的误译在一处收费标准公示栏上把“收费单位”翻译成了“Operator”。实际上,“收费单位”是一种收费机构,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个人行为。译者完全曲解了“收费单位”的实际含义,让外国读者误以为是“经营者”。

图4,来源: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收费标准公示栏

由于存在各个行业的“收费单位”,如果简单地把其翻译为“Charging Unit”则过于笼统,没有具体指出是针对哪一个行业进行收费的单位。因此,将“收费单位”应翻译为“Charging Unit for Tourism”。从语言维角度来看,符合正确的英文表达习惯;从文化维角度来看,符合所处语境;从交际维角度来看,准确传达出源语信息所要表达的含义。

2.盘锦市辽河碑林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误译

(1)对“二门碑廊”的误译辽河碑林的一处英语公示语中将“二门碑廊”翻译为“Two Gallery”。从语法上来看,既然以数量词“Two”开头,说明是复数形式,而“Gallery”并没有使用复数形式,因此这是明显的语法错误。而且,“二门碑廊”是中国特有的碑林景观,其中“二门”指的并不是“两个门”而是指较大的院落等大门里面的一道门。“碑廊”指的是在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楼中收集的一些名家诗书作品而形成的文化长廊。

图5,来源:盘锦市辽河碑林公示牌

因此,综合考虑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因素,“碑廊”可翻译为“Stone Tablet Gallery”。而“二门”的翻译更应该体现出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应进行详细说明,这样更加符合文化维的转换。“二门”可翻译为“The Second gate leading to the main court”,综合两者,“二门碑廊”可译为“Stone Tablet Gallery with the Second Gate Leading to the Main Court”,这样符合“多维转换”原则,不仅语言表达清晰明确,而且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2)对“中国第一碑林”的误译一处公示牌中将“中国第一碑林”翻译为“China first,mr”,这样的翻译既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又是不规范的译文,完全是译者的胡乱翻译,令外国读者不禁费解。

图6,来源:盘锦市辽河碑林公示牌

“中国第一碑林”汉语中的“第一”指的是最好的,最负盛名的。而译文中的“First”指的是第一个、最早的,译文完全扭曲了原文的含义。根据“多维转换”的原则,为了使语言表达准确、语境使用恰当、便于外国读者的理解,应将其翻译为“The Best/Foremost Forest of Steles in China”,这样达到了原文和译文的平衡和谐,译文完全遵照了原文的意思。

(3)对“书法艺术馆”的误译辽河碑林的公示牌把“书法艺术馆”翻译成“the calligraphy art museum”,其中“书法艺术”误译为“calligraphy art”。而汉语中,书法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并不是和艺术相并列的名词,艺术中包含书法这种艺术。

图7,来源:盘锦市辽河碑林公示牌

因此,从“多维整合”原则来看,保持语义上的平衡对等,有效地传播源语文化以便更好地交流。因此,“书法艺术”应翻译为“Art of Calligraphy”,整句翻译为“Museum of Art of Calligraphy”。(1)对“猛兽区”的误译在盘锦市公园公示栏中发现“猛兽区”被误译成“the area of prey beast”,造成误译的主要原因是语法结构的不合理和搭配错误,“prey

3.盘锦市动物园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误译

beast”是动宾结构形式的词组,而将“prey”放在“of”后面明显是英语语法上的错误,但即使改为“preying beast”,虽然在语法和搭配上没有错误,语义上却指“捕食野兽”显然与公示牌中的“猛兽区”所表达的含义不相符合。

图8,来源:盘锦市动物园公示栏

因此,译者应遵循“多维整合”原则,既要符合语义和语境,又要让外国读者清晰地了解公示栏中的含义。“猛兽”在英语中翻译为“ferocious animals”,所以,综合整句话考虑,“猛兽区”的恰当译法为“The Area of Ferocious Animals”。

(2)对“狮虎山观赏区”的误译动物园中有一处景区为“狮虎山观赏区”,其英文翻译为“Lion’s tiger’s viewing area on mountain”,误译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含义错误。译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为“在山上的狮虎观赏区”,而原文的含义是此观赏区叫“狮虎山”,原文和译文含义大相径庭,完全误解了原文真实的含义;其二,语法错误。其中“Lion’s tiger’s”两个名词所有格之间必须用连词“and”进行连接才符合正确的英语语法。

图9,来源:盘锦市动物园公示栏

因此,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综合来看,既要保持语义的准确性并达到语境效果,又要传递出中国特有的文化景区特色,还要让外国读者清晰易懂。“狮虎山”作为一处观赏区并不是只有狮子和老虎的景区,它是一处提供参观猛禽的场所,里面不仅有各类狮子和老虎,还有其他世界级的珍稀动物,如果只把其翻译为“Lions and Tigers Mountain”,就缩小了此景区的参观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给外国游客的参观带来诸多不便。再比如,将其翻译为“Shihu Mountain”则会让人误以为是一个山的名称。所以,对于这样中国特有的动物景区可直接采用音译的办法,翻译为“Shihushan”,后面可以稍加解释为“An area of lions,tigers and other rare animals”。所以,此公示语可英译为“The Viewing Area of Shihushan(An area of lions,tigers and other rare animals)”。

(3)对“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的误译盘锦动物园公示栏中的最后一句“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翻译为“Welcome the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visit and guidance”。这句话有明显的中式英语痕迹。在汉语中,像这样的欢迎词表达都比较正式和委婉,比如“各界人士”“光临指导”,而在公示语英译中,要达到“语言维”中语言表达的简练。如果将“各界人士”翻译为“all walks of life”,将“光临指导”字对字翻译为“visit and guidance”则显得冗杂、累赘,也不符合英语公示语的特点。

图10,来源:盘锦市动物园公示栏

根据“多维转换”原则,在语言维中要力求语言的简练,在文化维中注重源语和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不同,导致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在交际维中,要清楚地让外国读者正确理解。因此,直接可将“各界人士”翻译为“people”,将“光临指导”翻译为“visit”,整句翻译为“We welcome all to come visit us”。这样翻译表达简洁,内容清晰易懂,同时符合英语公示语的特点。

三、总结

英语公示语与城市的语言环境、城市的国际形象密切相关。通过对盘锦市三处旅游景点英语公示语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三处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译现象,这严重污染了城市的语言环境,也不利于城市的国际形象。在对盘锦市三处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误译现象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应遵循生态翻译学“多维整合”原则,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位转换”进而得出正确恰当的译文。除此之外,本文也将针对改善城市英语公示语提出两点有效的建议。其一,应加强规范城市公示语的管理。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统一的管理,公示语的制作部门从翻译人员的聘请到公示牌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有专业人员负责,以免出现较大的翻译错误,损害城市的国际形象;其二,提高翻译人员的翻译质量。英语公示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译员的翻译质量,因此,翻译人员应了解公示语的特点、功能等,提高自身的语言功底和职业素养。只有从管理的规范统一和译者的能力素养两方面入手,才能保障城市英语公示语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城市国际形象的提升。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58.

[3]杨全红.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6):43.

[4]曾景婷.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87.

作者:王硕,东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示语翻译。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城市公示语翻译规范研究。项目编号:2014ISIktziwx-18

猜你喜欢
盘锦市旅游景点海滩
多彩海滩
海滩芭蕾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美人鱼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海滩上的字
Theshiningblackpearl
创业直达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