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瘤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分析

2015-07-31 22:32谢丽玲黄春荣杨少伟黄松带程红汤庆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非典型腺瘤典型

谢丽玲 黄春荣 杨少伟 黄松带 程红 汤庆

乳腺纤维腺瘤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分析

谢丽玲 黄春荣 杨少伟 黄松带 程红 汤庆

目的 通过对乳腺纤维腺瘤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的分析,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良性病灶(纤维腺瘤)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共128个病灶均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与病灶内及周围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即根据病灶内病理改变引起常规超声表现不同分成典型组和非典型组,比较2组间弹性成像面积比的差异。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弹性成像面积比为(1.0179±0.0903),典型组与非典型组间弹性成像面积比对乳腺纤维腺瘤诊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64±0.0886)VS(1.0231±0.0973)]。结论 病灶内病理变化对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结果无显著影响,而病灶周围组织病理变化引起周围组织硬度发生改变时可能会造成弹性成像面积比的误判。

乳腺纤维腺瘤;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在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方面的作用已得到临床重视和应用[1-4]。它是通过反映肿物的硬度来判断病灶的良恶性,有学者认为其成像有两种模式[5]:即徒手助力成像模式和剪切波声力成像模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并指出剪切波弹性成像模式避免了压迫式阻力成像中人为因素的干扰,结果更为客观。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对于乳腺纤维瘤的判断较具特异和准确;但是当纤维腺瘤内如发生囊性变、血供不足引起坏死、硬化、玻璃样变、退行性变等病理变化时,常规超声可呈非典型表现,其弹性成像亦可能出现与典型者不同的表现。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弹性成像面积比参数,并与病灶内及周围组织病理改变(超声表现分为典型和非典型者)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弹性成像面积比参数对于诊断典型和非典型纤维腺瘤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东莞市黄江医院行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女性患者106例,共128个病灶,病灶大小8~41mm、平均(17.0±6.0)mm;年龄17~47岁,平均(29.0±7.0)岁。1例误诊为恶性,1例因病灶太大无法测量获取满意弹性成像图,127个病灶根据常规超声表现分成典型组和非典型组,其中典型组97个,非典型组30个。

1.2 仪器和方法

1.2.1 仪器 使用西门子Acuson S2000[6],14L5探头,频率7~14MHz。

1.2.2 体位 被检者均采取平卧位,两上肢肘关节呈90°,自然放在头两侧。必要时可根据乳房病变情况侧卧位或坐位。

1.2.3 常规超声检查

1.2.3.1 双侧乳腺常规超声扫查 以乳头为中心,探头长轴与乳管长轴平行,从1~12点放射状顺或逆时钟向连续转动检查,显示整个乳房、乳腺内部结构、乳管系统长轴图像。然后探头长轴垂直乳管横切,显示乳管断面与间质的图像。

1.2.3.2 病灶常规超声检查 观察病灶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情况。根据常规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团块,形态规则,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可见侧方声影,后方回声正常或稍增强,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分为典型组,常规超声表现为病灶内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病灶内可见钙化灶及后方明显衰减者,符合以上1条或多条者分为非典型组[7-8]。

1.2.4 弹性成像 启动弹性成像模式,采用实时双幅模式分别显示弹性图与灰阶图。探头尽可能轻触肿块对应的体表皮肤,方向与皮肤保持垂直,肿块尽可能调至取样框中心位置(如肿块位置表浅,在皮肤表面涂一层较厚的耦合剂),取样框大小调整至肿块2倍左右(如肿块过大,选取肿块横断面或部分切面作为取样)。使用color2彩色显示方式:蓝色表示硬,红色表示软,控制仪器显示屏上的质控量化参数(QF)≥60,清楚显示肿块边界后按冻结按键,启动Area Ratio测量键,仪器自动测量病灶弹性图面积与二维灰阶图面积的比值(AR),以AR≥1.26诊断为恶性病灶,以AR<1.26诊断为良性病灶[4]。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6例128个乳腺纤维瘤病灶,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为良性病灶的为126个(见图1~3),1个误诊为恶性病灶,面积比为1.97,1个因病灶过大超出弹性成像取样范围而未能获取面积比,126个诊断为良性病灶的弹性成像面积比为(1.0179±0.0903)。典型组和非典型组的弹性成像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图1 典型组乳腺纤维腺瘤弹性成像面积比为0.94,诊断为良性病灶

图2 不典型组乳腺纤维腺瘤(钙化型)弹性成像面积比0.92,诊断为良性病灶

图3 不典型组乳腺纤维腺瘤(形态欠规则并回声欠均匀型)弹性成像面积比0.73,诊断为良性病灶

表1 典型组和非典型组乳腺纤维腺瘤弹性成像面积比值

3 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青年妇女,约占乳腺肿瘤的10%,单发多见,与女性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常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肿瘤边界光滑,呈圆形,活动度大,质地坚韧。病理检查肿瘤常有完整包膜,腺泡成分较多者质地较软,纤维组织成分多者质地较硬。病程长者,纤维组织成分可以钙化。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病理改变多样化造成声像图表现多样化。典型的乳腺纤维瘤常规超声表现多为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可有侧方声影,后方正常或回声增强。但是肿块内如发生囊性变、血供不足引起坏死、硬化、玻璃样变、退行性变等病理变化时常规超声检查可表现为分叶状、不规则状、有角状突起,无明显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肿块内可出现条索状强光带及钙化回声[7-8]。本组常规超声表现为典型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灶为97个,非典型表现为30个,126个病灶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均为良性病灶,1病灶误诊为恶性病灶,2组间弹性成像的面积比值无明显差异。说明病灶内出现钙化、出血、机化等病理变化可能导致硬度发生相应的变化时,弹性成像面积比的诊断效果不受影响。

超声弹性成像其基本原理是运用探头直接加压或特殊的探头发射超声波,受压后的组织产生响应(位移),利用超声成像的方法结合数子信号处理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组织内部的响应情况进行评估,进而反映组织内部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属性的不同[9]。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病灶良恶性的可行性是基于乳腺良性病变,其生长较局限,而恶性病变,生长过程中会呈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易牵拉周围组织使其硬度增加,故在弹性图像中其范围会等于或大于二维图像范围,其检查比较的是同一深度的病灶和周围组织在一定的外力压迫下所产生的响应,间接反映了病灶生长倾向,即局限性生长或是浸润性生长的倾向,从而对病灶性质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对于良性病灶没有明显的边界,恶性病灶未出现浸润时用面积比可能会造成诊断错误[4]。本组成功获取弹性成像面积比的127个病灶,1病灶弹性成像面积比误诊为恶性病灶,弹性成像面积比为1.97。此病灶常规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型,双侧腋窝分别各见一肿大淋巴结,病理诊断为乳腺增生病伴纤维腺瘤,同时患者有疼痛病史。考虑该病例误诊的原因可能为病灶周围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周围组织增生引起或病灶本身炎性改变引起)导致硬度发生相应变化,周边组织硬度与病灶硬度相近或一致,造成弹性成像误判肿块的面积。但因此病例数较少,肿块周围组织硬度变化对弹性成像面积比的影响,仍需增加病例数,并与病理对照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病灶内的病理变化对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良性病灶的效能无显著影响,而病灶周围组织的硬度变化可能会造成弹性成像面积比的误判。

[1] Zhi H,Ou B,Luo BM,et a1.Comparison of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mammography,and 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solid breast lesions[J].J Ultrasound med,2007,26(6):807-815.

[2] Youk JH,Gweon HM,Son EJ,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for breast cancers:integration into BI-RADS classification with subcategories of category 4[J].Eur Radiol,2013,23(10):2695-2704.

[3] 范晓芳,丁勇俊,王卫理,等.乳腺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钼靶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O(10):1459-1462.

[4] 欧冰,罗葆明,杨海云,等,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2):120-122.

[5] Balleyguier C,Ciolovan L,Ammari S,et al.Breast elastography:the technical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J].Diagn Interv Imaging,2013,94(5):503-513.

[6] 张志伟,钱雪松.Acuson s2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RFI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125-126.

[7] 杨巍巍,袁长翮.50例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分析[J].安徽医学,2011,32(5):659-660.

[8] 周巧云.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声像图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3):168-169.

[9] 徐争,杨丽春.乳腺弹性成像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22):155-160.

Objective By analyzing area ratio in breast fibroadenoma ,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iagnosis in 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128 lesions were examined by SWE.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esions ,they Performance different in the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the patien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ypical group and atypical group),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WE area ratio .Results The area ratio of breast fibroadenoma was (1.0179±0.0903), th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WE area ratio of the two groups: (1.0164±0.0886) vs (1.0231±0.0973). Conclusion Th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esions did not affect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SWE area ratio , bu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issue around the lesion may lead to misdiagnosis.

Breast fibroadenoma;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rea ratio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04

广东 523750 东莞市黄江医院超声科 (谢丽玲 黄春荣 黄松带 程红) 东莞市黄江医院普外科 (杨少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汤庆)

猜你喜欢
非典型腺瘤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