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经系统化治疗出院后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5-07-31 22:32袁德青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系统化服药危险

高血压患者经系统化治疗出院后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袁德青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经系统化治疗出院后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经系统化治疗后相关控制病情的方法及病史、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因素,采用Logist回归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人群中与生活质量情况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有10个,其中年龄、血压、血糖、冠心病、吸烟、三酰甘油、不规律服药为危险因素(P<0.01);规律服药、社区护理、运动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经系统化治疗后的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生活中危险因素较多,应该给予严格的控制。

高血压;系统化治疗;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经系统化治疗后出院后,患者能否能够按照医师的医嘱按时服药治疗和控制血压病情,社区护理是否能够解决系统化治疗后维持患者病情或者继续治疗的手段。本研究主要围绕影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展开调查,为以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预后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共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男70例(58.3%),女50例(41.7%);年龄24~87岁,平均(57.5±12.1)岁,病程3~22年,平均(13.2±7.2)年;男性患者平均血压130.23/89.34mmHg,平均体重指数(BMI)28.01kg/m2,平均静息脉搏77.4次/min,每周运动量16.93h;有冠心病病史15例(12.50%),有高血脂病史

56例(46.67%),有血糖异常病史12例(10.00%),饮茶54例(45.00%),吸烟78例(65.00%),饮酒每天大于150g的

45例(37.50%),不规律服药15例(12.50%),规律服药21例(17.50%);女性患者平均收缩压129.98/84.34mmHg,BMI 128.01kg/m2,平均静息脉搏71.21次/min,每周运动量12.03h,女性有冠心病病史12例(10.00%),有高血脂病史15例(12.50%),血糖异常病史20例(16.68%),饮茶16例(13.33%),吸烟9例(7.50%),饮酒每天大于150g的8例(占6.67%),不规律服药8例(6.67%),规律服药45例(占

37.50 %)。

1.2 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及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病程、血压控制水平、治疗方式、社区护理、并发症等。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1)疾病: 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服药、控制等。(2)生理:主要包括躯体活动、生理功能,精力与活力等。(3)社会维度:主要包括角色活动、人际交往、家庭状况等。(4)心理:包括情绪、心理感受等。调查收集危险因素较多,为控制混杂因素,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时将生活质量高低情况作为应变量,社区调查表中相关信息作为自变量。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的筛选,其中自变量分为二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有关联的因素有10个,其中年龄、血压、血糖、冠心病、三酰甘油、吸烟、不规律服药为危险因素(P<0.01),规律服药、社区护理、运动为保护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04)

3 讨论

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2亿,而且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这一数字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1-3]。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4-6]。高血压病属于慢性疾病,目前关于高血压疾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在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3d血压值判断是否为高血压,以及排除继发性因素才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早期都是单药控制,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的药物种类不断增多,血压控制越来越差,并发症越来越多,病情也较为难控制,同时患者经过系统化治疗出院后,二次住院率越来越高,从而让患者不仅在生活上而且在经济上都受到较大的打击,对治疗过程也失去信心,慢慢产生一种观点“自己调整血压”,根据自己的血压调整药物剂量,这样不仅对血压的控制较差,并且加速患者并发症的出现,进而让患者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在社区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能够按时服药,不能够根据医师的叮嘱办事,大多数情况都是自己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或者饮食,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不能够节制烟酒等不良危险因素。因此应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三级管理与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控制,提高高危人群与健康人群的知晓率,从青少年期的教育开始抓起,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7-8]。

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高低的因素中,有关联的因素有10个,其中年龄、血压、血糖、冠心病、三酰甘油、吸烟、不规律服药为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患者年龄过大,血压控制较差、并发症较多,以及不能按时服药等因素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社区中,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预防主要抓住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血压监测以及指导按时服药,能够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下降,心理状态调整后对疾病的恢复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减少二次住院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规律服药、社区护理、运动为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对于高血压患者坚持运动以及规律服药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社区干预中对于高血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坚持运动以及按时服药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可提高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对于经系统化治疗后的高血压患者二次住院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较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再次住院,因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减轻患者住院率、经济负担,必须扩大社区的干预,针对主要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利英,卢淑芳,符翠怡.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影响[J].护理研究,2009,16(22):99.

[2] 周庆云,影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5(23):62-65.

[3] 苏竹君,张建忠.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初探[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10):463-465.

[4]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7.

[5] Coorperative Meta-analysis Group of China Obesity Task Force.Predictive value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to risk factors of related diseases in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J].Chin J Epidemiol,2002,23(1):5-10.

[6] 赵秀丽,陈捷,崔艳丽,等.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48-1152.

[7] 贾良珍.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与社区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4(4):487.

[8] 李泽林,江厚勤,丁长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与管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2):58-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30

广东 516400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医院(袁德青)

猜你喜欢
系统化服药危险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喝水也会有危险
服药先分阴阳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