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65例临床分析

2015-07-31 22:32伍小青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诱因肝肾肌酐

伍小青

肝肾综合征65例临床分析

伍小青

目的 观察肝肾综合征的诱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措施。方法 选取65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并进行随访调查,分析其原发疾病、生化指标以及死亡率等。结果 原发疾病大部分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者,85.90%患者伴有诱发因素,包括大量腹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等。28例Ⅰ型肝肾综合征,3例经药物治疗好转,25例死亡;37例Ⅱ型肝肾综合征,4例经药物治疗后好转,33例患者死亡;总死亡率为89.23%。Ⅰ型、Ⅱ型HRS患者Child -Pugh B、Child-Pugh C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型HR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88±0.57)d,Ⅱ型HR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18±0.61)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患者血肌酐水平为(139±71)μmol/L、总胆红素水平为(220±156)μmol/L,均明显低于I型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患者尿量水平为(780.±330)24h/mL,明显高于I型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肾综合征致死率很高,对严重肝病伴有大量腹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等肝肾综合征诱因的患者,应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提前发现、诊断,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肝肾综合征;临床分析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由于严重肝功能障碍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主要发生于肝硬化以及重型肝炎[1]。目前该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是内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总结65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并进行随访调查,分析其原发疾病、生化指标、死亡率以及预后措施等,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湖南省长沙市第八医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65例HRS患者的资料,排除肾前性氮质血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伴发慢性肾病。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5.2±1.6)岁。有严重肝病基础,排除原发性肾病、肾前性氮质血症、急性肾小管坏死等情况。

1.2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给予高维生素、高糖等合理饮食,改善肝功能;(2)病因治疗:消除导致肾功能不全的诱因,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禁用破坏肝肾的药物,防止感染;(3)对症治疗:HRS患者由于低蛋白血征,出现严重腹腔积液及水肿等症状,可使用利尿剂。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原发疾病、病因、诱因、生化指标、尿量以及胆红素等指标。

1.4 诊断标准 均符合2010年欧洲肝病学会指南推荐标准[2]。(1)肝硬化伴有腹腔积液;(2)CRE(肌酐)>133μmol/ L,未使用利尿剂2d、用白蛋白扩容CRE水平没有改变,>133μmol/L;(3)近期未使用肾毒性药物,无感染、休克等症状;(4)不存在器质性的肾损害,如尿蛋白>500mg/d、镜下血尿以及肾脏超声异常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原发疾病、病因以及诱因研究 在65例HRS中,乙型肝炎肝硬化43例,重症肝炎3例,丙肝肝硬化5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隐源性肝硬化2例。I型及Ⅱ型HRS的发生一般伴有诱因甚至多种诱因并存。见表1。

表1 各型HRS患者原发疾病、病因及诱因比较(n)

2.2 肝功能分级及预后研究 Ⅰ型及Ⅱ型HRS患者肝功能分级及预后结果见表2。Ⅰ型、Ⅱ型HRS 患者Child-Pugh B、Child-Pugh C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型HR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88±0.57)d,Ⅱ型HR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18±0.6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型HRS患者肝功能分级及预后研究

2.3 生化检测及尿量研究 Ⅰ型及Ⅱ型HRS患者血肌酐、血钠、尿量、总胆红素水平见表3。Ⅱ型患者血肌酐水平为(139±71)μmol/L、总胆红素水平为(220±156)μmol/L,均明显低于I型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Ⅱ型患者尿量水平为(780±330)24h/mL,明显高于I型患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HRS是重症肝病的严重并发症,目前该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治疗困难[3],因此临床上应增强对HRS的认识。HR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造成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4],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与下面几种原因有关:(1)血管活性物质改变如血管舒缩素原含量显著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升高;(2)循环血容量降低;(3)代谢产物的沉积;(4)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压升高。

HRS分为I型和Ⅱ型。I型:肝硬化患者突发急性进展性的肾功能衰竭,2周内血清肌酐倍增达221μmol/L以上,或肌酐清除率倍减达20mL/min以下;Ⅱ型:进展较为缓慢,未至1型标准者。研究表明[5],胆汁淤积是造成Ⅰ型肝肾综合征的隐性原因。因此,胆红素水平于HRS分型的关系应作为临床下一步工作研究的方向。

在临床中,一般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因素,治疗原发肝病及其并发症。应积极改善肝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等。针对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肾灌注不足,一般使用利尿剂,常规方法是排钾利尿剂速尿以及保钾利尿剂安体舒通联合应用。本研究中,肝硬化患者治疗措施主要为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为主[6]。Papafragkakis等[7]研究表明,特利加压素能够显著缓解HRS患者肾功能,但是生存率无明显提高。Venkat等[8]认为己酮可可碱能够降低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HRS发生率,将68例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分别服用泼尼松和己酮可可碱,结果发现,泼尼松组

6例患者发生HRS,而另一组则未发现HRS患者。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65例HRS中,乙型肝炎肝硬化43例,重症肝炎3例,丙肝肝硬化5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隐源性肝硬化2例;I型及Ⅱ型HRS的发生一般伴有诱因甚至多种诱因并存;Child-Pugh B级6例(9.23%),Child-Pugh C级60例;患者总死亡率为89.23%。28例Ⅰ型HRS,3例经药物治疗好转,2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6.88±0.57)d;37例Ⅱ型HRS,4例经药物治疗后好转,33例患者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18±0.61)d。

综上所述,HRS致死率很高,其关键点在于预防,避免强烈利尿、单纯大量放腹腔积液及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等。对严重肝病伴有大量腹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等HRS诱因的患者,应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提前发现与诊断,综合治疗为主,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1] 姜建国.慢性重症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3):4545-4546.

[2]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scites,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and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cirrhosis.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J].J Hepatol,2010,3(3):397-417.

[3] 陈胜鹏,何卫平,胡瑾华,等.肝肾综合征329例预后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0,23(2):87-89.

[4] 聂鑫,贺勇,李贵星,等.肝肾综合征与肝性脑病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475-478.

[5] 刘建茹,范钟麟,王学红.肝肾综合征的诱发因素、诊断及预防[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1):10-11.

[6] 徐小元,郑颖颖.肝肾综合征治疗新动向[J].中国肝脏病杂志,2011,19(30):167-168.

[7] Papafragkakis H,Martin P,Akalin E.Combined liver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J].Curr Opin Organ Transplant,2010,15(3):263-268. [8] Venkat D.Hepatorenal syndrome[J].South Med J,2010,103(7):654-661.

湖南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第八医院消化内科 (伍小青)

猜你喜欢
诱因肝肾肌酐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部位·+·症状· 让你准确判断头痛类型及诱因!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