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疗效观察

2015-07-31 22:32蔡仕辉倪东升罗宏斌钟义梁洁红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磁性螺杆菌

蔡仕辉 倪东升 罗宏斌 钟义 梁洁红

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疗效观察

蔡仕辉 倪东升 罗宏斌 钟义 梁洁红

目的 观察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220例,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治愈25例(22.72%),显效25例(22.72%),有效30例(27.27%),无效30例(27.27%),总有效率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46例(41.81%),显效32例(29.09%),有效30例(27.27%),无效2例(1.81%),总有效率98.1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2%)明显低于对照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减少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胃炎; 超声波磁性理疗法;临床疗效

胃炎一般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引发胃炎的原因有很多,且引发慢性胃炎的原因一直不非常清楚,其中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感染被认为是最常见的[1]。越来越多的医生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幽门螺杆菌胃炎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单纯的药物治疗方法逐渐被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所替代,成为幽门螺杆菌胃炎的首选治疗方法[2]。为了提高幽门螺杆菌胃炎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探讨研究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临床疗效,特选取220例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在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220例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其中观察组男63例,女47例,年龄19~92岁,平均(41.7±14.1)岁;胃炎轻度者25例,中度者30例,重度者55例,病程1~10年,平均(3.2±2.8)年。对照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18~90岁,平均(42.7±14.1)岁;胃炎轻度者26例,中度者32例和重度者52例;病程4~9年,平均(4.2±3.8)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3]凡经胃镜检查仅有胃炎,而上消化道的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对患者实施胃窦粘膜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相关性胃炎感染者,检查试剂采用福建三强生化有限公司的快速尿素酶试剂。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单纯常规药物缓解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腹痛,采用治疗周期为14d的三联抗菌疗法,患者每天2次20mg口服奥美拉唑、1.0g阿莫西林和0.4g甲硝唑。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用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对患者早晚各1次超声理疗腹部结合药物疗法,即在口服和对照组一样药物的基础上,每天早晚各1次超声理疗,治疗周期也为14d。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可以再服用其他抗生素和抗溃疡药。14d结束后对2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炎症状有明显好转,肠道异型增生症状消失;显效: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炎症状有所好转,肠道异型增生症状消失或是减轻2个级度以上;有效:胃镜检查患者的肠道胃炎范围缩小一半以上,肠道异型增生症状减轻1个级度;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为由任何改变或是发生恶化。同时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2%)明显低于对照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组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黏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幽门螺杆菌为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直接刺激免疫细胞,引起黏膜炎症或直接刺激上皮的细胞因子[5]。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的关键在于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般治疗有两个办法:一种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阻断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另一种铋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但在基层医院受药品种类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有些方案难以实施[6]。本治疗中采用的是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能够较强地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传统三联治疗方法能有效治愈幽门螺旋杆菌胃炎患者,但因为抗生素作用易产生更多并发不良反应。而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对患者早晚各1次超声理疗腹部结合药物疗法可明显较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提高药物作用[7]。由于单纯的药物治疗方法给患者带较多的治疗后不良反应而逐渐被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所替代。超声波磁性理疗机原理是该机能将血液内和血管壁上的致病自由基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分离成离子,离子经肾胜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因此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在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后,一部分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药物杀灭,而另一部分则通过早晚各一次的超声腹部理疗将其分离成离子形式并且排出体外,极大程度地杀灭或排除了致病自由基-幽门螺旋杆菌。因此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了患者治疗后并发出现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的总有效率(98.18%)明显高于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72.73%)(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2%)明显低于对照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声波磁性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1] 李新建.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7-9.

[2] 李勋,金仁仙,尹花春.延边地区感染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与胃癌的相关疾病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1-2.

[3] 幸军,冯青青,李春安,等.胃镜下射频联合中西药物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5):404-405,408.

[4] 吕萍.“三联疗法”结合杀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44例[J].河南中医,2012,32(1):79-80.

[5] 唐建林.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5):498-499.

[6] 楼凯平.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4):98-99.

[7] 黄四海,雍艳艳.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的诊断与治疗[J].畅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74-1175.

[8] 龙海华,梁秀兰,刘振鹏,等.新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8):2207-22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67

广东 510170 (蔡仕辉 倪东升 罗宏斌 钟义 梁洁红)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磁性螺杆菌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可见光响应的ZnO/ZnFe2O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磁性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自制磁性螺丝刀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