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循证护理作用分析

2015-07-31 22:32李莉康焕珍张萍邹先美夏倩倩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恶心胃肠道循证

李莉 康焕珍 张萍 邹先美 夏倩倩

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循证护理作用分析

李莉 康焕珍 张萍 邹先美 夏倩倩

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疗中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循证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8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呕吐(0.76±5.81)次、恶心(1.07±6.62)次,采用循证护理组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组的患者(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是一种高效的临床护理决策方式。

乳腺癌;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融汇专业技能与临床经验,制订出最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1]。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临床上通常会实施化疗对疗效进行巩固,但化疗会引发一系列如恶心、呕吐等类似的胃肠道反应[2]。而这会严重影响治疗进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临床护理这一环节。本研究对循证护理用于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作用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接受化疗的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和正确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86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其分成

2组,即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

29~65岁,平均(43.4±10.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7~67岁,平均(45.2±9.8)岁。2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常规护理。给患者以常规发放有关治疗注意事项的教育说明,并加以讲解,生活上给予一般的关怀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

(1)确定循证问题。P:乳腺癌患者,I:化疗治疗,O: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护理。

(2)寻找证据。计算机检索CCRT、Cochrane图书馆以及CNKI原始文献数据库,检索范围包括所有的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不良反应护理的系统评价(SR)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内容为目前对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护理: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培训、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给药护理、饮食护理、不良反应护理。检索主题词:乳腺癌,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护理。

(3)评价证据。5篇文献均来自于CNKI原始文献数据库,方法学明确,真实性较高,证据分级为Ⅰ-b级,推荐级别为A。

(4)循证实践。将所获得的护理方法运用于观察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实践中。

①针对性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心理素质、体质、性格、社会以及家庭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于特殊人群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如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情绪(尤其在妊娠期呕吐严重)的患者化疗期间最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此类患者要特别注意其情绪的变化,并给予保持精神愉快的情绪引导;老年患者的胃肠括约肌松弛,胃排空的速度减慢,从而胃容量增加,胃内压上升,所以老年患者也是易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对于此类患者最好给予单独病房,防止互相干扰影响[3]。

②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首先应保持护理人员明确了解护理方案,比如化疗方法流程、化疗过程中所用药物的理化特性、适应证、毒副作用、药物的使用顺序、禁忌注意事项等;另外由于化疗的特殊性,会给易产生情绪的女性患者带来更多消极情绪表现。对于此种长久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应保持自身的心情状态,不受影响,因此应该多组织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来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4]。

③心理护理。介于女性更容易情绪化的特点,所以患得乳腺癌会比较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绝望、恐惧、悲观等消极情绪,严重者甚至会有轻生行为。悲观消极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化疗的治疗效果。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具备同情心以及责任心耐心,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精神安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讲解治疗的原理流程,使患者消除精神恐惧的心态,增强治疗痊愈的信心[5]。

④给药护理。患者给予静脉药物输注时,全程按照规范的无菌环境进行操作,行穿刺时,要选择较粗较直、弹性好的血管,并且尽量一次性成功,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针头处回血时,并不能立刻进行药物的输注,要确认输液器的通畅无漏方可开始。输注药物的剂量、浓度以及其他特殊规定(比如易变质药物要现用现配)的一定要规范按照要求进行。在药物配伍治疗时,严格按照先后的顺序,以免减弱药效和增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产生。化疗时间尽量安排在饭前,饭后或睡前3~4h(此段时间胃容物少,胃内压较低,呕吐、恶心发生率较低)。若预知会有呕吐发生,患者可在化疗前几个小时内禁食[6]。

⑤胃肠道不良反应护理。给予在化疗药物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期(25min左右1次)观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现象,并记录详细,对于症状异常严重者要及时向负责医师报告,遵照医嘱给予药物使用间隔以及药物剂量的调整。对于由于呕吐而产生电解质异常脱水现象的患者,要及时给予相关的液体补救以平衡水电解质浓度。

⑥化疗结束的护理。在化疗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不良现象,基本在化疗1个疗程之后便可结束。也有特殊患者会继续持续数日,对于此种,护理人员要跟踪随访进行心理护理,平复患者的情绪,增强其继续治疗的信心。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化疗1个疗程后的随访观察结果进行分组,显效: 没有呕吐恶心现象,1次以下恶心情况;有效:1次以下呕吐和1~2次恶心现象;无效:呕吐情况出现2次以上,恶心情况3次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定性资料,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对于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化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在呕吐次数和恶心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乳腺癌患者恶心呕吐出现次数比较(x±s,次)

3 讨论

恶心、呕吐作为化疗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会因为患者身体、心理状况以及疾病史和个人耐受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而在传统的护理过程中我们注重化疗期间的用药护理和相应的饮食护理,忽略了化疗前的各方面的准备及护理[7]。循证护理以解决临床频发的护理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套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护理问题,并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以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同时正确的应用现有结果,对护理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的理论和方法[8]。实质就是参考目前最好的护理成绩进行准确谨慎的研究,另外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个人意愿以及护理人员的业绩和职业素质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制定针对性系统的护理方案。因此将循证护理用于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选取本院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来预防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并对其效果做出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呕吐、恶心等肠胃不适现象发生次数统计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乳腺癌化疗中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治疗质量,使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有更多科学依据,并且促进了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高效的临床护理决策方式。

[1] 单红兰,张翠保,王东平,等.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J].肿瘤药学,2012,2(6):471-473.

[2] 赵丽琴.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及呕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105-106.

[3] 韩冬梅,陆浩杨.乳腺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J].山东医药,2011,51(50):21-22.

[4] 陆箴琦,胡雁.音乐放松训练对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05-408.

[5] 王君华,王景新.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201-204.

[6] 和晓美,盂宪青,程合瑞.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7):1022-1024.

[7] 刘华云,周莲清,谌永毅,等.心智觉知模式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5):11-13.

[8] 张梅,王呎方.自护教育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化疗期间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786-178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74

湖北 430064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全科医学 (李莉)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肿瘤科(康焕珍 张萍 邹先美 夏倩倩)

猜你喜欢
恶心胃肠道循证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